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因其包含大量的意象而著称。月亮意象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唐诗经常使用它们去表达诗人的感受和情感,这些意象对于诗歌的理解至关重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于唐诗中月亮意象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语法、句法和语义的层面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其对于诗歌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唐代诗歌中的月亮意象表达了诗人孤独失意、离别相思等诸多情感,展现了晶莹澄静的审美意境,展示了横绝宏大的宇宙意识,具有极为丰富复杂的审美意蕴.文章从唐诗中的"月亮"入手,分析了意象超时空的审美价值,指出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唐诗是中华文化繁荣时代的精品,唐诗意象具有象征性、暗示性、衬托性、组合性、通感性等特点,揭示唐诗的这些特点,对于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操和诗歌的精髓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丰富,蕴涵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月作为一种自然景物,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从而负载"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月亮的意象在唐诗中大量存在。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有341篇写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与此同时,唐诗中涉及到月的诗作数不胜数,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相似文献   

5.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从根本上说是关于意象的理论.意象是通过语言产生联想反应在头脑中的图像.诗歌是语言的精华,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因此,不防从帕尔默的文化语言学意象理论出发,探讨其对于唐诗翻译意象再造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6.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鼎盛期,亦是诗歌意象表达的成熟期。目前,唐诗意象研究成果突出,既有对唐诗整体意象的镜像解读,又有对单个意象的具体剖析;既有对诗人主体意象的挖掘,又不乏同类意象之间的比较研究。然唐诗意象研究仍然存在两个问题——缺乏一个完整的唐诗意象体系,使得意象研究流于形式,另外,对其意象发展的承继性研究亦远远不够。  相似文献   

7.
郭沫若的《女神》中有许多关于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太阳意象体现了一种“壮美”,接近西方诗歌风格,是诗人对中国传统诗歌美学的突破;月亮意象则体现出诗人对于传统诗歌“静关”的继承性。《女神》之中“太阳”与“月亮”同辉,“壮美”与“静美”同在,这跟郭沫若重视“诗意诗情诗性”,不斤斤计较诗歌形式的诗学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8.
唐代诗歌中,笛声吹尽了文人的心曲,并在不断地演绎中被赋予关塞思乡、伤时感怀、念友怀情、田园清趣等丰富的情感内涵。笛声又与月亮、梅花等意象组合在一起,成为唐诗中深具味外之味的审美意象。  相似文献   

9.
李商隐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极为动人,她见证了诗人凄美的爱情和坎坷的一生。义山诗的月亮意象能够独具魅力,其原因在于诗人不同凡俗的体悟与见解、意象组合的动人魅力和独特细腻的笔法与奇幻色彩。透过这一意象,我们可以更深切地感受到义山诗歌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王筱 《文教资料》2012,(31):36-38
帕尔默文化语言学是在博厄斯语言学、人类文化语义学、人类语言文化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意象作为其研究的重点。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唐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耐人寻味的意境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本文分析了帕尔默文化语言学对唐诗意象翻译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英国小说家和诗人,也是色情描写的先驱。他的作品多以女人、爱和性为主题。在其诗歌中,太阳和月亮的意象尤为常见。文章首先分析了其运用月亮等自然意象的原因——热爱自然,然后分析其诗歌中太阳和月亮的象征意义,揭示劳伦斯的生活经历和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诗歌中,月亮作为一个典型物象与人生世事紧密结合,其精神核心就是天人合一思想。研究月亮意象与天人合一思想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学的精神,充分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蕴,都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符青平 《甘肃教育》2011,(12):80-80
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学遗产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园地里的奇葩。诗美鉴赏方兴未艾,其佳作也引人注目。诗之美主要表现在诗情美、意象美、意境美这三个方面,而意象组合则是诗歌构思最基本的任务,它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诗歌的优劣成败。下面笔者就唐诗中常见的意象组合方式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鸿雁传书"是极具神化色彩的诗歌意象,文章对"鸿雁传书"意象的产生及演变进行了梳理(因唐诗是诗歌发展的极盛,研究截止到唐),并就其成为诗歌意象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5.
月亮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本文瞩目这一意象,探讨了古代诗人怎样赋予月亮超越时空的人格力量,从月亮来体悟现实社会与自我人生,使诗歌中的月亮意象深富人的情感和艺术魅力,蕴含了丰厚的哲理和悠远的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16.
唐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文体,其语言精炼、情绪内涵大多利用意象来体现,因此意象的翻译成为唐诗翻译最关键的一部分。本文将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如何准确翻译诗歌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17.
意象在中国诗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文学上,意象被认为是中国唐诗的精华,而唐诗的美也正是通过种种的文化意象才得以体现出来的。因此,在唐诗英译中要特别注意文化意象的传达。本文介绍了唐诗英译中文化意象传达所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使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月亮意象深受诗人们青睐,在英汉古典诗歌中占据重要地位。中西方咏月诗和一些含有月亮意象的诗行不胜枚举。通过对几首英汉古典咏月诗中月亮意象的解析,以求能更好地欣赏咏月诗歌,解释诗人们的恋月情结,以及中西方诗人在自然观上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承载了独特历史文化意蕴的意象,唐诗中的“斑竹“典型地反映了诗歌对神话历史典故所进行的诗性审美的重构过程。文章试图从斑竹意象入手,分析斑竹意象在唐诗中的不同类型,剖析其与湘妃神话典故的解构与重塑关系,进而揭示这种重构在文学艺术和文化历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登高类诗歌是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登高意象是体验登高类诗歌意境的前提条件。文章从六个方面剖析了唐诗登高意象,这些意象一方面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心理历程,另一方面体现了他们的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