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耿蕊 《当代传播》2008,(3):112-114
2006年,被誉为沪上电视传媒收视黑马的《心灵花园》横空出世,备受瞩目。《心灵花园》是一档讲述现代都市人真实的情感故事,解决都市人情感困惑的心理类访谈节目。新版的《心灵花园》在2005年原有的周播每集23分钟的基础上扩充至日播每集48分钟,以讲故事为主体,通过访谈、纪实、再现等多种电视手段呈现,在讲故事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惠雨燕 《视听界》2013,(2):100-101
近年来,情感访谈类节目风靡全国,如江苏卫视的《人间》、贵州卫视的《人生》、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等,女性是主要观众。其特点:谈话主题平民化、私密化,通常是普通人讲述自己遭遇的情感危机、心理困惑、家庭和婚姻矛盾等,期望借助电视这个媒介平台解决个人面临的现实危机、生活困惑;节目现场通常有主持人、讲述嘉宾、专家(心理、法律)、当事人等多方介入,主持人及专家参与现场调解,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电视访谈节目,从内容上可以粗略地分为社会话题类和个体情感类.后者一般不包括纵观艺术家人生轨迹和艺术创作历程的《艺术人生》等栏目,而是特指以婚恋、家庭纠纷为题材的访谈栏目,如北京电视台的《谁在说》和《生活广角》、云南卫视的《真爱无敌》、青海卫视的《下一站是幸福》、东方卫视的《幸福魔方》、贵州卫视的《人生》等栏目.至于浙江卫视的《"涛"出心里话》与央视的《心理空间》等心理咨询栏目,尽管有情感的铺垫与当事人自我事件的描述,但此类谈话节目更侧重于专家对嘉宾心理特质、思维机制的经纬分析,是倾向于通过嘉宾的倾诉而帮助其整理混乱的心绪,增进心理健康.因此,此类访谈节目不是以感情脉理为目标的,突出的是"理性分析".所以,本文未将心理访谈节目划归为情感类谈话节目的范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情感类节目在各级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北京电视台的<真情互动>、江苏卫视的<人间>、贵州卫视的<人生>等.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情感类节目的兴起是社会转型期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而作为这类"特殊电视产品"的生产者--节目编导的心理状况及心理调适,也应该引起当事人及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的大型日播栏目"心理访谈"是一档心理健康栏目.电视访谈节目最突出的特点是改变过去制度化的传播格局,使大众传播更具人性化特征①.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就是服务大众心理的电视访谈节目,节目中主持人的现场控制力,是主持人处理好场上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心理访谈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悄然升温。继中央电视台开办了我国第一档以现场个案访谈为电视表现形式的心理栏目《心理访谈》后,上海、哈尔滨、深圳、广州等电视台也陆续开办了《心灵花园》、《心理时间》、《守望心灵》、《夜话》等栏目。心理访谈节目以其对现代人心理状态的关注、独特的节目定位和人文关怀的节  相似文献   

7.
由于电视访谈节目具有制作成本低、周期短、选题便捷等优势,自从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推出<东方直播室>至今,电视谈话节目跃然风行于电视荧屏,全国各级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各种各样的电视访谈类节目:对新闻人物与新闻事件进行追问的<高端访问>、<新闻会客厅>,成功者成就展示及成功因素归因的<艺术人生>、<名人面对面>、<对话>,对普通人特定经历以及情感问询的<讲述>、<超级访问>、<天下女人>,以人的经历为主线来回顾历史的<冷暖人生>等.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法制频道的主打栏目《心理访谈》,是为了缓解人们在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和心理压力而开办的。该栏目以其独特的定位和专业的心理分析,受到了观众的认可,自开播以来收视率持续升高,现已成为该频道收视率仅次于电视剧的栏目。以心理视角解读,实现个体和谐《心理访谈》和以往的一些只是针对心理现象泛泛而谈的电视心理节目不同,不仅仅针对“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的人”,而且提倡从心理学的视角解决生活中与大众关系非常密切的一些日常生活难题,比如家庭矛盾、子女教育、上下级关系、婚姻、社会交往等等方面的压力或者迷茫,对于这些十…  相似文献   

9.
在所有电视栏目中电视访谈栏目是最能发挥人际传播与人际交流优势的栏目,其最大看点是主持人与嘉宾话语的交流与碰撞.本文通过凤凰卫视中文台<名人面对面>的节目实例,分析该栏目主持人许戈辉独特的访谈方式、采访枝巧与主持风格.  相似文献   

10.
胡丹萍 《新闻世界》2011,(10):93-94
央视《心理访谈》是我国第一档现场个案访谈的心理栏目,是在我国转型期社会心理困境重重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通过对各种情感境况、心理问题的记录、揭示和疏导,发挥了其心理疗治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心理健康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学领域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被应用到广播电视节目中,在谈及婚姻情感,家庭教育,杜会现象的时候,邀请心理学家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是种流行做法,也有的电视媒体干脆把心理咨询的模式搬进节目,比如CCTV-12的<心理访谈>,效果就很不错.  相似文献   

12.
肖岚 《中国传媒科技》2014,(12):127-127
在我国电视媒介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电视节目的类型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沟通,人们也更愿意相互表达和展露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作为社会群体情感宣泄的窗口,我国心理情感类电视访谈节目应运而生,非常活跃。这体现了我国电视在发展过程中,正追随着社会文明前进的脚步,开始注意人们对幸福和健康的更高追求。而心理健康,这项早前容易被忽略的人类健康的重要指标,也在节目中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不可避免地,情感类访谈节目也会出现一些困惑与问题。本文就对我国情感类电视访谈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而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期增强我国这类节目的可看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凤凰非常道>运作策略分析 1.准确的栏目定位 对于一档全新的网络访谈类节目来说,其定位和其他网络访谈类节目以及电视访谈类节目一样面临着一个痛苦的选择--游走在精英文化的高端人士和大众化的普通观众之间.  相似文献   

14.
电视心理访谈类节目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一种新的电视谈话节目形态——心理访谈类节目热播于荧屏。如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北京电视台的《生活广角》与《谁在说》、上海电视台的《心灵花园》、重庆卫视的《情感龙门阵》以及湖南卫视的《真情》  相似文献   

15.
电视心理类谈话节目一般没有就个案展开讨论,而是就一个公共话题进行讨论。以后,随着受众关注度的提高,这类节目逐渐多了起来,话题也逐渐集中在私人情感、个人心理等方面。近两年,以央视的《心理访谈》栏目为代表,这类节目渐成火爆之势,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拟从心理访谈类节目独特的节目形态入手,对该类节目的传播策略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角度为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鲁豫主持的一档谈话节目<说出你的故事--鲁豫有约>,当期的嘉宾是白岩松.出于对<新闻周刊>及白岩松的喜爱,我这个很少看情感类访谈节目的人也破天荒地静下心来聆听了一个内蒙汉子的电视情节.  相似文献   

17.
"于热闹处安静听",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为老牌栏目<世纪大讲堂>的2010年新书<中国的困惑>所做的序名.简简单单七个字,却真真切切概括了这个坚守了十年的栏目的内涵和意义.十年前,在完全没有可借鉴范本参照的情况下,一群有着强烈媒体责任感的电视人,开始了学术与电视融合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作为电视访谈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宾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不仅以“意见领袖”的身份对观众施加影响,并且,其清感的真实流露也对观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能极大满足观众情感交流的心理需要。因此,在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注重对嘉宾情感的有效触发,对于提升节目品味、吸引观众眼球、提高节目视听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10,(6):70-70
许戈辉(1968年11月30日-),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主持人. 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业余主持人大赛,获第一名.早在学生时代她就涉足电视,1991到1995年间,在中央电视台主持过多种类型的固定栏目以及大型专题节目和晚会,包括<十二演播室>、<正大综艺>、<东西南北中>和春节联欢晚会、国庆晚会等等.1996年3月她在众人的一片不解中离开央视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主持访谈节目<名人面对面>至今.  相似文献   

20.
电视民生新闻的开始,以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的开播为标志,之后在全国各地形成燎原之势.在温州,第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温州零距离>2003年初开播,之后相继涌现<百晓讲新闻>、<闲事婆和事佬>等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