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梳理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建构,探讨普通高中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实施,寻绎普通高中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的展开。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发展。为普通高中课外阳光体育活动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频度不稳定,随意性较大,锻炼时间明显不足;活动项目选择切合实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并兼顾价值取向;课外体育活动参与形式、活动项目、场所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性别特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呈现多层次;体育意识差和学校体育设施不足是影响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万年县部分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为万年县提高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质量,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和走访相关专家等方法,对湖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现有的课外体育活动内容及其组织形式进行调查,分析了普通高校体育专业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及其组织形式对体育专业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影响,就实施体育专业课外体育活动的创新,丰富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怎样促进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体育专业课外体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为构建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长法 《体育博览》2011,(7X):201-201
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与推广,课外体育活动已经逐渐得到重视并广泛应用于高中课堂。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成形式,也是学生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笔者对本市五所高中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高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促进课外体育活动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黄河科技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等四所具有代表性的民办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原因、项目、活动时间、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认清了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找出存在影响非体育学院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问题,并为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引导与指导,促进本校学生课外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李龙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7):639-641
以大体育课程观为视角,通过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衔接问题的分析,指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体育课程内容不丰富、体育活动管理不规范、体育锻炼空间受限制等问题制约了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衔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引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衔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曹俊香  卫国立 《精武》2012,(24):55-56
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课一起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个人体育爱好的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在中学课外体育的发展上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研究中、日、美三国学校课外体育的发展现状,并对比分析了中、日、美三国课外体育活动体制上、组织形式上、活动内容上及课外体育活动作用上的差异。目的在于探讨中、日、美三国中学课外体育的开展情况。  相似文献   

9.
吉安市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吉安市重点中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主要结论:吉安市重点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形式多样,其中课间体育活动和班级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较为理想,学生参与率较高.但是课外体育活动项目较集中,分布不均衡,有些项目(网球、游泳等)几乎空白,而且项目选择存在男女差异;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较高,但是参与活动的时间相对不足;绝大多数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但有多种因素影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其中客观因素主要是升学压力和场地问题,主观因素主要是缺乏合适的活动伙伴.  相似文献   

10.
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00,自引:6,他引:194  
研究旨在系统了解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研究表明,我国约有86%的学生能够不同程度地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但强度和时间明显不足;14%的学生从来不参加任何课外体育活动。我国77%的学生对体育活动抱有兴趣,健身、调节心理与娱乐是我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比值取向,场地器材短缺和学习负担过重等外在客观条件是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建议通过认真贯彻并不断完善有关法规制度等措施,改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明显不足的状况,改善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测量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宿迁市中小学学生体力活动要素——早操情况、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并且对这些体力活动要素的现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宿迁市中小学学校体育中体力活动因素开展的并不均衡,尤其体育与健康课和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对滞后,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中体力活动因素的重视,加大对学校场地器材的投入及增强体育教师的素质,以此增加学生体力活动量,增强学生的体质。  相似文献   

12.
探索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实施俱乐部制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和创新能力。乒乓球俱乐部课内外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应合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因人而异,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多角度的考核机制,结合课内联赛、多形式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论支撑,从心理学、社会生态学、价值论和系统学4个学科的视角,分别探讨了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影响,对学生体育参与环境的作用,对体育实践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影响,对学生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影响。分析认为,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有着广泛的理论支撑,可以作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数理统计分析,对宣城市部分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宣城市小学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内容、指导和组织单调;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学生主动参与性不高;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不协调;体育经费不足,设备器材严重缺乏;体育老师数量严重缺编,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滞后;体育场地狭小,有被侵占得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树立以“创新教育”为思想指导,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为核心目标,以“体育俱乐部”为活动形式,以“多元性”为评价模式,以“自主管理”为制度保障的高校体育教育模式,是改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目的指向,也是真正摆脱以往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弱势地位和现实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空间广阔、方法灵活,具有较强的亲和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湘潭市四所高校普通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分析得知高校的部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深化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和数量统计法,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结果显示:课外体育俱乐部作为一种新的课外体育锻炼形式,深受大学生的喜欢,是促进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并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能力、个性塑造上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在实施中,应加强对课外俱乐部的管理,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善体育设施,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加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和意义的宣传工作,促进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济南市的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且来源途径单一,体育场地设施严重匮乏,专职体育教师短缺,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状况较差。诸多原因严重影响济南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开展,通过分析总结出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为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为更好地贯彻特殊教育方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融入性别视角的大学女生阳光体育推广策略进行了效验。结果表明,将社会性别学理论和阳光体育运动理念融合的指导思想可成为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理论依据,融合跨学科理论来指导"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是推广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有效途径。建议在完善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过程中,加强与管理层的沟通,拓宽宣传渠道,加强教师团队和体育课程建设以及跨学科研究和跨校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对甘肃省地方体育运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校园文化内涵理解不全面;对所在学校校情校史的了解程度不深;学校物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学校校园文化活动开展最多的是体育比赛,学生对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的满意度不高;学生对于学校或者社团举办的活动所持态度各异;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影响相对较大。为进一步加强地方体育运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