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头城记     
邵燕祥 《快乐阅读》2012,(20):127-128
九月中的天气,薄云掩日,就像深秋了。沿着公路北行,经过塞德·拉比兹城,开阔的田野上,一方方颜色深浅不同的黄熟的玉米地等待着收割。青纱帐就要撤去。单衣凉透,风是从远天悄悄刮来的。平原上不见人影。路边稀稀落落星散着人家,看那整齐  相似文献   

2.
好友孙伏园在概括鲁迅当年告诉他喜欢《孔乙己》的意见时说:"《孔乙己》作者的主要用意,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这应当成为我们解读《孔乙己》的一把钥匙。孔乙己的确算是一个苦人,不论是就其生活的物质层面而言还是从其精神世界来讲。而"一般社会对于孔乙己的凉薄"则表现为孔乙己周  相似文献   

3.
九月飞歌     
伴着生命的旋律,踏着青春的节拍,追着理想的脚步……我们,走进了九月。九月的校园,洋溢着春天的气息,蕴含着夏天的热情。校园的九月,一叶叶轻舟正在扬起远航的风帆,一只只雏鸟正在磨炼奋起的翅膀。九月是一首美妙的诗,每一位诗人,都求索着未来的韵脚。九月是一支美妙的歌,每一个音符,都迸发着热烈的追求。九月是一幅神奇的画,每一种色彩,都闪烁着渴望的底蕴。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薄校长姓“薄”,却很“厚”。而我却说: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薄”,所以一直追求着“厚”。自然质朴、平静和谐,是一种充满审美情趣的人生态度,也是我永远的教育追求。24年的教育生涯,我从浮躁走向稳重,从浅薄走向充实,不断丰盈着单薄的灵魂,储备着丰厚的能量,在薄与厚之间,进行着永不停息的上下求索。  相似文献   

5.
<正>坐在空调房里,喝着冷饮,也难感受到一丝凉意时,不妨去唐诗宋词里走一遭,体验一下古人的那种长廊幽径、庭院深深、花木葱茏、微风绕屋、凉意拂人的夏天。那样,你就心静自然凉了。"何以消暑热,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相似文献   

6.
窗外     
自然,把一方山水镶嵌在窗外,山柔情, 水妩媚,绿是沁绿的,凉是浅凉的,在眉峰上横亘,在手腕里温润,在心窝里波光潋滟,招惹着人。钱钟书说,著据赏春一事来看,窗子打通了人和大自然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  相似文献   

7.
【单元教学设想】走进本单元小说天地,一组组人物画廊铸就了一道道别样的风景。社会的凉薄、国民的麻木、众人的哄笑,令人窒息,更感悲凉;蒲篱苇舍、瓜田绿柳、水气花香浸润着朴实淳厚的乡情乡韵;个性化的语言昭示着灵魂的卑微丑恶;广袤的荒原、孤独艰辛的跋涉、悲壮的场面,展示  相似文献   

8.
秋之搁浅     
花逝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九月的天凉了,菊香撩起久封的思念,秋,迟迟地到来,使诸花再没有在喧嚣的风雨中醒来。清晨推开天窗,迎进一夜悲凉。加重的使命感使一片片青涩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曾说过:“《孔乙己》是在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一般社会到底是怎样凉薄苦人的”这里暂且不议.我只是试着谈一谈对苦人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0.
刘婧 《大学生》2020,(3):12-12
疫情打乱了人们的春节计划,过年前几天,朋友圈里都是晚辈劝说父母取消今年走亲访友但是被骂人情薄凉的。而在除夕夜的时候,姥姥家里的群中,长辈们经过再三考虑,决定今年取消走亲访友。年夜饭的家庭大聚会取消了,但是红包和祝福不会缺席。晚辈们在群聊里开启了视频聊天,屏幕里都是一张张带着微笑的脸庞,我们互相说着新年快乐,说着许多祝福的话语。  相似文献   

11.
<正>初写文章,喜欢积攒形容词。好像脑子里装了几个形容词,自己就可以像暴发户一样偶尔嘚瑟,最起码,出来写几段文字时心里不慌张。形容词可以帮我们撑面子、撑场子。有几个文友,早几年,直言自己喜欢哪几个形容词,自然,写文章时,会不时端出那几个鲜艳的形容词来待客。我从前也热爱形容词,喜欢用"薄凉"之类,一用再用,现在回头看,总有些羞赧。  相似文献   

12.
鲁迅先生著名小说《孔乙己》,一方面表现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下层知识分子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衷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至毁灭的悲剧;更多的一方面则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相似文献   

13.
收获九月     
九月来了,燕子从北方飞往南方,衔着缕缕秋阳,沐浴着田野的芬芳。九月的脚步铿锵有力,坚定而从容。九月的原野举起欢迎的酒杯,斟满醇香的美酒,憧憬着新的丰收。九月  相似文献   

14.
镜头一:“家常课” 教师微笑着提问,学生一兴奋就争着发言,吵成一团。因担心“经典的练习”没落实,教师板起面孔,课堂又“凉”了下去。节节课如此“潮起潮落”,凉——热——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爱的礼物     
又是九月,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师恩难忘,这是每个人在九月里最动情的心音。九月,每个人都在心底默默地感恩;九月,每一声祝福都饱含真诚和热情……  相似文献   

16.
心静自然凉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盛夏炙热之中向何处取凉,我的消暑途径是从心静中求凉。此谓心静消烦暑,心静自然凉。白居易有诗《消暑》云:"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  相似文献   

17.
因为我出生在九月,所以偏爱九月,偏爱开着木樨的九月。看九月的《文苑·经典美文》,看到花如掌灯的《思雁》,一遍遍地看了好多次,突然想写封信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教学同本地农业活动相结合,我们把教材中与本地区自然条件有关的教学内容机动灵活进行调整,及早准备,保证教学活动及时有效地进行。如《种大蒜》一课》,教材编排在第二册第一课进行教学,而我们当地种大蒜的时间在每年八、九月份,我就将这一课调整到九月份教。这种机动灵活把握教材的方法,不仅真正发挥了农村自然优势,而且切实使自然教学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9.
郑磊 《考试周刊》2011,(91):38-39
在中学语文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戏言:“学生上课有三怕:作文、古文、周作人。”这说明在白话文的教学中,鲁迅的文章是出了名的“难啃的骨头”。我们当然不能因为学生怕学就避重就轻,而应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准切入点,顺势而为,沿着文理来分析思考,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孔乙己》是鲁迅众多小说中最受他本人认可的一篇,作者写出了“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下笔从容不迫,  相似文献   

20.
正天气凉了。是从一缕风开始凉的,是从一滴露开始凉的。太阳渐渐南移。正午的时候,太阳从南边的窗口探进屋内来,在一盆绿萝上逗留。绿萝不解风情,它不分季节地径自绿着。桂花的香气在深处,在一个幽深的庭院里,或是在一排粗壮高大的银杏树后面。自然的生命,各以各的本事存活。譬如这桂花,容貌实在算不得出色,细密密的,碎粉似的,极易被人忽略。它许是知道自己的平淡,于是蓄了劲儿地另辟路径,把一颗心都染香了,让你想不记住它都难。银杏的叶,偏偏像花朵。一树的叶,远远观去,像开了一树金黄的花,把半角天空都染得金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