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中国道家思想史上,《淮南子》是一部"总覈万略,错综百氏""雄长千古"的"绝代奇书",为历代学者、文士所欣赏与称誉。《淮南子》的成书是以西汉淮南王刘安为领袖的"淮南学派"精心撰著的历史产物,是他们"论道""悟道""修道"的思想智慧结晶。与先秦时期《老子》、《庄子》相比,《淮南子》既有前者的哲思之魅,又有后者的文学之美,可谓是兼得二者之长而别具自身的汉代道家特色。  相似文献   

2.
刘安与董仲舒──略论他们政治上的分歧王德裕我在《(淮南子)哲学思想述评》(载《重庆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一文中曾经指出,刘安与董仲舒在哲学思想上存在重大分歧。董仲舒构筑了一个神学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而刘安所建立的则是一个具有朴素唯物的自然主...  相似文献   

3.
《宋子》十八篇班注"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是在对《宋子》十八篇的成书情况及其学术上的特点进行说明,"孙卿道宋子"所说是《宋子》十八篇是以"孙卿道宋子"的形式而展开,"其言黄老意"所说则是《宋子》十八篇的学术特点,"其言"与《宋子》十八篇之内容实二而为一;弄清…"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的含义等,对于讨论班固注"孙卿道宋子,其言黄老意"之用意、《宋子》十八篇何以著录于小说家、《宋子》十八篇对于学术史研究的意义等均具价值。  相似文献   

4.
老子“以奇用兵”与企业制胜谋略葛荣晋"以奇用兵"(《老子》第五十七章》),是道家谋略思想的重要内容。所谓"以奇用兵",即在瞬息万变的战争中,采用"奇术"("绝招")制胜敌人。道家提出的"以奇用兵"之策,为中国历代兵家所推崇与发挥,诸如"三十六计","...  相似文献   

5.
“无为”思想的发展──从《老子》到《淮南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为”思想的发展──从《老子》到《淮南子》[新加坡]刘笑敢著陈静译无为是道家的一个重要概念,然而在中国古代哲学家那里,含义却各不相同。在译成英文时,无为可以译为"Inaction"或"Absenseofbehavior",但通常译成"Non-act...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智永不仅是一位佛门高僧,而且是一位杰出的书法艺术大师。著名的《真草千字文》即是智永书法艺术的灿灿精品。智永,名法极,王羲之第七代孙(羲之第五子徽子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人称”永禅师”、“永师”,”永僧”。具体生卒年月失考。  相似文献   

7.
宋玉《九辩》以及汉初拟骚作品提供的屈原、楚辞作品的信息,可以弥补先秦文献记载的缺失.印证《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可以认识楚辞在战国、文、景、武帝不同时代的流传的篇目,结合《淮南子》书中有关楚辞诗句的化用和刘安作《离骚传》,招致宾客著书的学术文化背景,可以推论楚辞由单篇流传形式,发展到刘安辑集《楚辞》成为第一个传本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8.
“寿麻之国”今何在胡远鹏在千古"奇书"《山海经》中,曾提到一个名叫"寿麻"的国家。《大荒西经》有云:"有寿麻之国。……寿麻立正无景,疾呼无响。爱有大暑,不可以往。"这"寿麻之国"是今何处,数十年来,一直众说纷坛。"寿麻",郭沫若在《驳实庵字说》认为指...  相似文献   

9.
關於《詩》的性質,《淮南子》繼承道家思想認爲其是先王遺迹而已,與真正的至道相去甚遠。關於《詩》的功用,《淮南子》一面認爲《詩》是儒生謀取名利的憑借,另一面認爲《詩》可以作爲聖人實施教化的依據,這是其思想駁雜兼有儒道的表現。《淮南子》的引《詩》説理,既可證儒亦可證道,體現出思想的融合。《淮南子》的用《詩》,是在儒道思想競争和共存的背景下的用《詩》,在漢代《詩經》學史上具有獨特價值。  相似文献   

10.
舜的出生地在马渚茅冥家舜的出生地只有孟子说的最真切。他在《离娄下》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他似乎认为历山只能算是舜耕渔之地而不是出生之地。然则要弄清楚这几个地名可太困难了。鸣条曾见于《殷本纪》汤代桀处和《吕览》《尸子》《淮南...  相似文献   

11.
正《淮南子》一书充满着辩证思维色彩,它既继承了老子两两相对的理论学说,又将其延伸于实际事物中。《淮南子》在继承《老子》一书的基础上,充分阐释了自己"阴阳合和"的观点,并用辩证理论阐释事物之间的关系,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在《老子》一书中,对辩证理论的阐述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而在《淮南子》中,对阴阳相对理论的表述是"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  相似文献   

12.
易经是一部奇书。从形式到内涵,它都具有两重性,正是它的奇处。  相似文献   

13.
高旭 《华夏文化》2021,(4):63-64
在《淮南子》学史上,韩国和日本一样,是亚洲地区中国之外最重要、也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整体而言,韩国学界的《淮南子》研究要逊色于日本,其产生的具有国际影响的学者及论著较少,但韩国学者对《淮南子》思想文化内涵的学术认识深度值得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或可称之为"异国知音".  相似文献   

14.
访台归来话《红楼》吴新雷台湾中央大学在1993年10月主办"癸酉金秋两岸红学交流会",邀请了大陆的五位学者,有上海作家协会魏绍昌,上海交通大学艺术系戴敦邦,上海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孙逊和古籍整理研究所孙菊园先生。对方认知南京大学是他的母校,又知我在南大...  相似文献   

15.
九州的起源     
金宇飞 《寻根》2011,(6):21-25
九州之名,古已有之。 最早提及九州的古籍当属《尚书·禹贡》。此外,《周礼》《逸周书》《吕氏春秋》《尔雅》,以及汉以后的《淮南子》《河图》《河图括地象》等文献中皆提到九州。但各文献之九州并不相同,这就是九州众说纷纭的渊源了,也最终引发了近代对九州的质疑。  相似文献   

16.
甘肃泾川与西王母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泾川县西王母文化的遗存,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文献记载记载西王母神话传说最多的古籍,主要有成书于战国、又经秦汉人增删的《山海经》,汉代淮南王刘安及其门下士所撰的《淮南子》,晋武帝太康年间汲人从魏襄王墓中发掘出的《穆天子传》,六朝人借班固之名而撰写的《汉武故事》和《汉武帝内传》。另外,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魏晋南北朝时借东方朔之名所撰写的《神异经》和《十洲记》,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和干宝的《搜神记》中亦涉及到了。至于汉魏乐府、唐代诗歌等作品中将西王母神话传说作为古史加以联想、…  相似文献   

17.
郑屹 《华夏文化》2013,(2):25-26
一、崔氏之郡望《隋代墓志铭汇考》收录一方名为《元英暨妻崔麝香志》的墓志,志文载:"君讳英,字洪儁,河南洛阳人,魏昭成六世孙也。……妻崔氏,父令珍,青州刺史第二女,字麝香,年十三归于元氏。"此志镌于开皇五年,自开皇三年始,隋文帝已停废州郡中正官品评人物之权,  相似文献   

18.
“为己”和“慎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钱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提倡"为己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流氓     
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唐朝的钉梢》,他所根据的“钉梢”事实,是张泌的一首《浣溪沙》词:“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轻,慢辶回娇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张泌,字子澄,淮南人,随南唐后主李煜归宋。严格地说,他应该是五代...  相似文献   

20.
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兼论定居中原之蒙古族的来源冒舒一如皋冒氏在我国早期的谱牒学名著《元和姓纂》和通行的《百家姓》中并无著录。直到明嘉靖时凌迪知的《万姓通谱》和万历年间夏树芳的《奇姓通》两书问世,才开始出现冒氏,列为“奇姓”之一。冒氏始祖致中(东林),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