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国庆 《红领巾》2005,(5):81-83
采取单纯的宏观方式对大学生成才进行评价,往往容易导致实际工作中的“大锅烩“的方法,结果使成才评价成为纸上谈兵.大学生宏观成才评价的实现必须通过微观的路径,必须根据宏观标准,结合不同层次和不同阶段的大学生实际特点和实际要求,分层次、分阶段确定符合大学生成才实际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具体标准,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进行评价,使学生成才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和改进工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政策对象的大学生群体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认同度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实际运行,因此,大学生群体对相关就业政策是否有效的主观体验和认识也应该成为评价大学生就业政策实效的一个重要参数.调查显示,不同院校的毕业生 对“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劳动力市场”和“相关配套政策”实效的感知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可见,大学生群体在不同高校间已经形成内部的分层,从而也形成了不同的就业政策需求.不同学科的毕业生除了在“完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实效感知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拓宽就业渠道”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实效感知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每个人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学生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所以,学生群体在同样的环境中自身的发展因其个体差异也存在不同的成长差异。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差生的存在是客观事实。那么,面对差生我们怎么办?是“嫌差爱优”,不屑一顾?是不闻不问,打人冷宫?还是千方百计劝其退学?……这些都不是,教育的目的是把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  相似文献   

4.
个体生命是一个具有自然性、精神性、社会性、价值性的“物体”,把握个体生命的存在方式应从物理哲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存在的长度、宽度、强度、温度和澄度。以此为基础有助于理解大学生生命自我敞现的维度:大学阶段是人的生命生成、生命成长、生命发展、生命成熟、生命超越的重要阶段。认识大学生生命自我敞现的维度,有助于改进大学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发展是大学生以发展任务为目标导向的个体内在的、渐进式的成长过程,既应立足于大学阶段的发展任务,又须指向毕业后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此外,大学生发展过程通常又是由外在的发展干预占主导地位到大学生能够自觉发展的动态过程,而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将主要经历大学生发展干预和“要我发展”、自我发展意识形成和“我要发展”、主动参与发展实践和“我在发展”、发展能力形成和“我能发展”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当下的大学生评价往往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性趋势,忽视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不利于人才培养和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大学生成长评价分层模式是根据大学生素质状况区分不同层次,分别确定不同的成长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大学生评价体系。大学生成长评价分层模式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特殊群体”是相对于“一般大学生群体”而言,在思维方式、社会认知、心理需求、个性表现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一定共同特征大学生个体的总称。这些大学生特殊群体大多存在一定的心理偏差,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群体。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切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关注和帮助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三个“一”的新方法,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大学生群体的分类研究中.“弱势群体”是研究最多的,其实在大学生群体中除了传统的“弱势群体”需要重点关注外,因“学业阶段”和“成长环境”不同而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也需要重点关注。从这个角度来讲,大学生中的重点人群指因为自身、家庭、社会、学校等原因引发思想、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异化而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学校及其教育者给予重点关注和帮扶的学生群体。  相似文献   

9.
树立良好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形象,必须从大学生的个体形象塑造做起.当代大学生个体形象是由多个层次、诸多因素构成的,良好的个体形象是大学生群体社会形象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不同个体在不同阶段的语言使用范畴和话语内容,分析英语教学的不同个体、个体的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群体的不同阶段所进行的不同语言教学内容,使英语教学更加符合学习者的实际,达到教和学的有效结合,从而摆脱本本教学和学习者实际语言能力及现实语言内容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人是什么"的人的本质问题,无论就认识对象还是认识价值而言都是一个合法问题,必须由也一定可以由形而上学思维来加以解决。传统阶段的形而上学思维是死界形而上学思维,把"人是什么"回答成了"人是什么物",从而人的根本性、独特性、高级性被"遗忘"了,也造成了理论研究的逻辑错误。同样以形而上学思维为工具,从人是生界存在者、人作为"生命实体个别"具有内在性和自身生成性的逻辑出发点出发,可以得出人的存在由低到高具有个体特殊、个体一般、群体一般、人类一般、生命一般、自然一般等六个本质层次。"人是什么"的哲学问题需要由六个不同层次的语句来整体表述:人是难以确定不同环境下不同意识性的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意识个体;人是特定完整独立的人的个体;人是由众多特定独立个体人组成的特定独立的人的群体;人是人的类———人类;人是生命中的一种生命;人是自然中的一种自然物。自然由生界与死界两界组成,根据认识对象的不同,理论思维应当以生看生、以死看死,这样的形而上学思维不但可以解决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问题,而且可以解决对自然本质认识这一世界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参与社会实践,并通过大学校园文化这一特有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逐渐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这是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文化的冲突,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处于个体成长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往往感到难以适从,以致出现了“问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成长评价的动因论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视角引入大学生成长评价概念之后,我们首先必须考察评价者和评价对象的合目的性,找到评价的动因。沿着“人的需要”的思维逻辑,评价的客观动因是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特点和需要;循着评价的发展轨迹,评价的主观动因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大学的基本功能及教育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张春 《华章》2012,(36)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必须把“人”作为出发点与归宿.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既有一般大学生共性的思想特点、成长规律,又有其特殊性.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教育者、教育主体方面和受教育者、教育客体两方面的不足,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人学思想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人学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深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观念创新和方法出新不够.  相似文献   

15.
名师成长的道路,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都会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将基地学员的培训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教学的个体和群体实施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切实提高,第二层次是学员具有高站位、新理念、意识前瞻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第三层次是学员能成为富有个性、具有研究能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11,(3):54-54
名师成长的道路,需要长期的积累,也都会经历多个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将基地学员的培训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育教学的个体和群体实施能力及研究能力的切实提高,第二层次是学员具有高站位、新理念、意识前瞻的综合分析和研究能力,第三层次是学员能成为富有个性、具有研究能  相似文献   

17.
教育杂记     
张来春 《师道》2002,(10):24-25
教师的划分人们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作了五花八门的分类。福勒(Fuller)和布郎(Brown)根据教师所关心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分成三个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景阶段和关注学生阶段,并对每一阶段关注的问题及其需要做了具体分析。同时声称,事实上,有些教师从来就没有进入到第三阶段。这是对个体教师成长阶段的划分,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对群体教师的分类。在网上看到一篇《教师五层次》,里面谈到作为一种职业,或是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凡是泛称为“从事教学活动的人”都可被名之为教师。但在实际上,同是被泛称或自…  相似文献   

18.
基于Timmons模型的中国大学生创业过程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采用创业行为的过程观点,将大学生创业看做一个随着时间展开并经历若干紧密联系的不同阶段的过程,然后从个体、群体、学校和社会等四个层次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因素.最后,利用Timmons模型,围绕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商机、资源、团队等三项核心要素的整合互动,把创业不同阶段、影响创业过程的各种因素和创业内核综合在一起分析,从动态上对其中的机理进行分析,从而在Timmons模型的基础上得到大学生创业过程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从“急嫁族”现象看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不婚族”、“闪婚族”、“恐婚族”之后,“急嫁族”群体渐趋庞大,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当前高校新兴的“急嫁族”现象的背后,是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着问题。本文针对问题及成因,结合女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实际,探讨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以网络中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报道为研究材料,考察了面对群体负面信息,群体认同与社会评价对群体情绪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社会评价只影响低群体认同个体的群体内疚强度。具体而言,正性能力评价和负性道德评价对低群体认同个体的群体内疚具有促进作用;高群体认同个体的群体愤怒始终高于低群体认同个体。结果表明,高群体认同个体的群体内疚不易受社会评价的影响;而低群体认同个体在受到负性道德评价和正性能力评价时,群体内疚体验更强烈;群体愤怒只受群体认同强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