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位鲁平 《世界发明》2007,(10):21-23
人物名片:范立,资深室内设计师,曾主持设计四川省朱德纪念馆、河南省艺术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会堂、北京昌平生态园景观、园林等项目。作品曾获2003"欧神诺杯"中国首届手绘效果图大赛专业组银奖、纽约世贸大厦重建方案——王开方先生入围作品图纸绘制等。  相似文献   

2.
主要针对"80后"学生设计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课堂教学环节,从分析作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扩展到透过作品关注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3.
麻红英 《科学生活》2007,(10):80-83
作为"中西文化年"交流项目之一的"300%西班牙设计展"将亮相北京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展览包括西班牙最知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的300件作品:  相似文献   

4.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精神,结合我园特色,组织幼儿开展阅读及绘本剧表演。绘本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运用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手段的艺术表现形式,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达、创作、表演。  相似文献   

5.
功能是在设计中考虑人的行为的具体体现。任何有使用需求的设计行为,像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都有别于纯粹的艺术,设计作品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也首先要符合功能的要求。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建筑的功能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人物简介:马永强,国家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1969年生于宜兴紫砂发源地潜洛村,1988年师从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陈洪平学习紫砂设计制作。2013年参加清华大学陶瓷艺术高级研修班。其紫砂技法全面,基本功底扎实,擅长提炼传统作品,而又不失个人风格,即"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其作品造型简朴内秀,和谐统一,构思寓意深远,  相似文献   

7.
何莹  孙斐 《今日科苑》2007,(16):183-183
室内设计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室内设计专业的重要设置。作为现代环境艺术的组成部分,室内设计主要是由室内环境艺术意境、室内环境艺术中界、室内环境艺术气氛和室内环境非艺术表现部分等组成,它是在近代社会人们的"环境意识"的觉醒和"环境设计"概念的崛起中逐渐独立出来的。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汀是19世纪著名的英国女作家,由于她敢于在作品艺术上进行大胆的创新,所以在世界文学史上以创作风格独特著称,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被称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和"散文中的莎士比亚"。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爱玛》等都被人们所熟知,其中《爱玛》一书就巧妙的运用了妥协艺术,来不动声色地批判当时的社会风貌。因此今天笔者将对简·奥斯汀所作的《爱玛》一书中的妥协艺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2)
随着数字影像技术跟艺术微喷技术的发展,利用这些技术进行艺术品复制已经非常成熟。各大艺术博物馆均有采用这种技术制作的展品展出,同时艺术品市场上也有不少带艺术家本人授权签名的艺术复制品在流通,而利用这些技术,不少摄影作品也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和展示效果。但是,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进行艺术创作,而不单单是复制现有艺术品的行为,在艺术圈却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大多数人认为这是一种"作弊"行为,违背了绘画作品应该由艺术家的手"绘制"出来的原则。本文则试图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来论证这些技术应用于绘画艺术创作,完全是符合绘画艺术的发展规律的,并不会因此而降低绘画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邹丽霞 《大众科技》2008,(9):108-109
任何缺乏创造性的室内设计作品,都是设计才艺平庸的表现,强调“个性”是室内设计作品艺术生命的要求,也是室内设计文化的重要表现方面。  相似文献   

11.
水利枢纽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溢洪道、放水闸、渠首冲砂闸启闭室等是最能集中体现造型艺术的水工建筑物。它们给予设计者进行艺术造型较为广阔的空间。因此,设计者应充分地利用这一空间,设计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人本主义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它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和自我实现,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认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曾经设计过天安门观礼台、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天文馆等建筑的建筑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也提倡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他指出:"设计要以人为本,任何建筑,都是为人类服务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当代建筑师设计建筑作品的基本思想和出发点。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作品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已经在很多作品的设计中体现了出来,这使得人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以人为本"的思想。下面我将从人的情感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图书馆设计、医院设计和住宅设计这四个方面阐述建筑设计中是怎样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的。  相似文献   

13.
吕皓 《科学生活》2007,(7):84-87
2007年5月1日,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当代艺术馆开始展出"美国艺术三百年:适应与革新",这是迄今来华规模最大、第一次全面反映美国艺术发展的大型展览。展览作品来自欧美数十家博物馆和收藏机构,汇集了美国艺术史上诸多重要艺术家的近160件代表作品,时间跨度自18世纪初北美殖民时期至今,分为六个历史时期,系统勾画了美国艺术300年的发展轨迹,全面展示了300年间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作品为我们呈现出一部从发现、成长到实验等波澜壮阔的美国艺术史,也为我们提供了从美国艺术自身的文化逻辑及其与世界艺术的关系角度进一步认识美国艺术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潘溯源 《科技风》2015,(3):251+258
虚拟现实艺术是通过计算机及相关互动、数字技术作用于受众的感官,从而使其沉浸在数字化虚拟环境中产生亲临对应真实或想象环境感觉的一种数字艺术形式。虚拟现实艺术中视觉和听觉是受众接受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为了使虚拟现实作品拥有更好的听觉效果,结合设计学的声音景观设计方式,从正设计、负设计和零设计的角度,对虚拟现实艺术作品的声景设计和回放环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水利枢纽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溢洪道、放水闸、渠首冲砂闸启闭室等是最能集中体现造型艺术的水工建筑物.它们给予设计者进行艺术造型较为广阔的空间.因此,设计者应充分地利用这一空间,设计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7,(17)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在我国艺术领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变得日趋广泛了,在艺术领域中计算机技术充分发挥出了自身的应用优势。对于现代艺术设计来说,它需要将色彩设计、视觉效果等提高,应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该问题,还能确保设计出的作品更具形象性和艺术性。因此,在艺术领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本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17.
设计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设计与美术不同,因为设计既要符合审美性又要具有实用性、替人设想、以人为本,设计是一种需要而不仅仅是装饰、装璜,平面设计中,设计师更要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以创作出更多让人欣赏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将其操作的技术性与作品的艺术性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生动的情境导入,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模拟逼真的实验过程,呈现不可视的自然现象,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和评价方法以及异地、异时的合作交流。从数字媒体艺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形式论述了数字媒体艺术与教学方法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书法,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其深入人心的程度可谓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与之媲美的。书圣王羲之的名字,可能比画圣吴道子的名字要响亮得多。然而,在历来的书画市场中,它却始终处于位高价卑的尴尬处境。相比较而言,中国画好像总是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撩拨着收藏者和投资者的出手欲,甚至就连"不起眼"的印章艺术——虽然收藏者十有八九不解其堂奥,却因其系田黄、鸡血、封门青等"质地"因素,在一定的市场角逐中竟也与国画作品平分秋色。  相似文献   

20.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历史悠久,素有"电影之父"的美称。中国皮影艺术的造型风格是其灵魂的重要外在体现。而观看方式的选择决定了"样式"。本文从观看方式的角度入手,对皮影造型艺术中的抽象表现形式,包括场景设计、人物造型、装饰纹样以及色彩等进行了分析,剖析了皮影造型的艺术特征和艺术成就。目的是希望能更好地总结其造型规律,了解中国民间工艺,更好地进行自我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