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些伟大的击球,就像费德勒的正手击球,虽然看起来有些与众不同,但在技术上是合理的击球,桑托罗的双手切削球亦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1费德勒是正手侧旋球打法的典范大家在观看今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的电视转播时,也许见到过这样的镜头,当球大角度地弹出场外,费德勒奔跑追到位后,将球从网柱外侧以低于球网的轨迹回到对方场内,此球为有效击球。费德勒的这种击球可以成为正手侧旋球的样本,相信大家通过练习也可以掌握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3.
费德勒转体接发从图中费德勒的击球动作看,我们会认为他将回给对方一个直线深球,但他击出的却是较浅的反斜线球。通常,职业球员发球都会带有旋转,球落地反弹较高,所以当球上升接近最高点时,接发球者应在离球最近的高点位置由上至下击球(图9~12)。如果在回转身体  相似文献   

4.
金路  陈功 《网球》2011,(10):108-109
1费德勒依靠上一拍球得到的优势,迅速将站位前移,缩短对手到位的时间。他采用接近于中间式站位,侧身引拍。从这幅图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费德勒身体与球之间的距离——非持拍手臂伸直后手能抓到球的位置(据本人观察,如果采用开放式站位,费德勒的击球点会离身体更远一点)。但是似乎同样可以看清楚的击球高度,其实我们并不能在此时看清,因为我们并不知道现在球离他还有多远。  相似文献   

5.
费德勒和莎拉波娃在2004年大放异彩,两人的基本技术已趋完美。像他们这样登上巅峰的球员都是"忠实地遵 守着技术根本",比如击球时他们从来都是很好地做到了"提早引拍、尽早地移动到来球位置,一边移动身体重 心一边向击球方向挥出球拍"。在这里,我们结合运动生物力学来更深入地进行分析,从这两名优秀选手身上得 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观察当今职业网坛,顶级球员们击球的引拍距离都很短,但击出的球却威力强大。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费德勒和海宁的正手抽击。  相似文献   

7.
《网球》2010,(4):81-81
有不少选手在刚刚开始学球的时候,会刻意模仿费德勒的正手击球动作。在击球瞬间持拍手臂完全伸直。但业余选手毕竟不是天王,这样的手臂形态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耸肩或是颈部僵硬。大多数情况下,专家们还是会建议正手击球时小臂与大臂保持120度左右的角度为宜。  相似文献   

8.
职业球员拥有出色的发球速度,力量和落点,更不乏因为这"一招鲜"而扬名立万的大牌巨星,他们拥有如此完美发球的秘诀究竟在哪里?费德勒发球技术中最优秀的一点在于稳定的节奏并且把发同样的抛球和击球时机,不同的发球效果球当作常规击球方式之一来对待。他的发球直接得分非常多但绝非一味强调力量。抛球位置的固定充分说明了费德勒发球节奏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金路  陈功 《网球》2012,(8):108-113
在之前的《网球》杂志中,我们早已将费德勒的常规击球技术分析了很多遍,但通过以下几组费德勒非常规击球的图片,更能够看出他无与伦比的网球造诣和运动天赋。  相似文献   

10.
林哲生 《网球天地》2009,(10):94-97
击球时间早和快速的脚步移动,是费德勒的两大利器,因而他能够创造出多变的击球选择。而他也常利用击球组合,例如削球给对方反手位,待对方回球稍高,立刻闪身用正手攻击,或是利用大角度正手击球制造出机会球。费德勒在球场上的站位,也是尽量取得平衡,并且不让对手占据良好的位置。所有这些战术的实现,都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撑。下面,在欣赏费德勒精湛球技的同时,简要地解析他的击球技术,也许某些技巧会令我们茅塞顿开。  相似文献   

11.
深泽 《网球天地》2013,(8):136-136
业余球友平时经常提醒自己要注意“盯球”,当球速很快时,球拍和球撞击的瞬间,你是看不清楚的。这个时候,你还需要盯球吗?峰瑞告诉大家,理论上说,击球者的眼睛应该自始至终不离开球,但有两种情况除外。一就是球拍和球撞击的瞬间,这时,更多凭借的是感觉,而不是靠眼睛去盯球,再说看也看不清楚。二是球被击出去的瞬间,眼睛还停留在击球位置上,并没有立即随球而动,费德勒在这方面的示范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网球》2007,(8)
在网球史上,最伟大的正手清单里,费德勒那支,可以排近前三。拥有最先进的生物力学加速链,费德勒仰仗无与伦比的拍头速度,打造了一支击球意图隐蔽、击球线路诡异,且击球速度致命的恐怖正手。在费德勒的武器库里,正手,无疑是其中最耀眼,也是他摧城拔寨最不可或缺的急先锋。短短四年,已是第11次捧起大满贯冠军奖杯的费德勒,继续着用他那支优雅而又恐怖的正手扫荡着男子网坛。  相似文献   

13.
十三世纪,瑞士传奇爱国志士威廉.退尔擅于使用弓箭,是一位神射手。他用仅有的一次机会射中放在他幼子头顶上的苹果,挽救了自己的性命。而在七个世纪之后,瑞士网球天王罗杰.费德勒用一个网球重现了他的壮举。在一条仅在YouTube上播放的吉列剃须刀广告片中,同样沉着的费德勒穿着运动服,用发球技术将球打中了放在工作人员头顶的罐头。我们知道,了不起的费德勒对各项击球技术都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可怕的准确性仅仅是他伟大发球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这里汇集了世界超级球星各种击球瞬间照片,从中可以发现网坛大师们击球位置、击球时拍面角度、球与拍接触点都与书本上击球动作的技术要求有不同,有的甚至与技术要点相差很远。然而,他们所击出球的线路、落点却异常准确,有的球看上去像要出界,却神奇地落在界内。 击球虽然是瞬间的事,却是极重要和关键的。如果你想掌握好这一瞬间技术,请别着急,先了解击球的科学原理,再来一一解密。  相似文献   

15.
帕特·卡什:无论比赛中的比分如何,费德勒的发球动作都一样 费德勒的击球几乎都是如此,我认为,他的发球很独特,拥有完美的技术。费德勒的最强大之处在于技术的稳定性,无论比赛中的比分如何,他的发球动作都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网球》2012,(1):20-20
侧身正手攻是职业选手的必备杀技。费德勒、索德林都对这项技术得心应手。侧身正手攻能够发挥正手击球力量大的优势,同时让击球具有更强的隐蔽性,常常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蚕冀蒌薰薹蓁垂蒌一发球正手击球反手击球充分地利用肩部及腰腿部的力量,使整个身体像弹簧一样。以半开放式分腿站立的姿势开始击球,使对手难以判断击球的方向。塞雷娜·威廉姆斯的反手击球同她的正手击球一样,可以以开放式分腿站立的姿势向不同的方向击球。世界顶尖高手技术赏析@何阳  相似文献   

18.
对于广大网球爱好者来说,他们之所以疯狂地享受网球,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击球时的那种快感,然而,击球的一些常见错误动作却会令这种快感大打折扣,也让球技出现种种“伤痕”。参看费德勒的全面击球技术,会让你有所感悟。  相似文献   

19.
百科     
《网球》2013,(6):16-16
胯下击球(betwwen-the-legs shot)胯下击球可分为面对球与背对球两种方式。面对球胯下击球常见于球员想突然改变击球节奏,或者球员身体躲闪不及时等情形。背对球胯下击球往往出现在球员来到网前后被对方挑后场,回追后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转身引拍,只能背对着球进行回球。历史上,维拉斯是胯下击球的始创者,法国球星诺阿将这项非常规  相似文献   

20.
应读者的要求,本刊将连续分几期刊载技术较为复杂的截击球动作图解。刊载的顺序为:中等高度的截击球、高截击球、低截击球和反弹球。中等高度的截击球截击时后摆拍的动作要小,将球拍置于身前,移动动作要简单。享曼需要注意的是享曼在1图中的拍形,他的向后摆拍动作就做到此图中的位置。从2、3图中可以看出,柔和地握拍就习以击出近网截击球。莫亚打截击球与打反弹球一样,不能仅用手臂发力,而要利用双手以及身体去协助击球。在正手击球时,可像莫亚那样,不握拍的左手在击球时也向前。这样可以有助于保持拍面稳定。此向后伸以保持与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