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洞经古乐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是宗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宗教文化用音乐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洞经古乐除在大理地区较为普及流行外,据音乐专家专门调查,洞经古乐也广泛流行于云南各地.除边境一带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外,有一百多个县(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曾有过洞经音乐的组织和活动,甚至在与云南接壤的一些地方,也可寻见洞经音乐的踪迹.如四川的会理,贵州的兴义、安顺,缅甸北部城市密支那、瓦城,泰国清迈等华侨较为集中的地方.洞经古乐社团在当地往往少则二三个,多达五六个.有些县市,凡人口较集中的乡村、集镇,必定有其组织活动,全县乐社可达二三十个之多.据不完全统计,大理地区有三百多支洞经古乐演奏队伍,其中以大理市、巍山县、祥云县居多.  相似文献   

2.
走进大理,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节日还是平常日子,只要有心,你会常常听到一阵阵古意斑斓的音乐,从一座座古朴典雅的白族本主庙、文昌宫,甚至是白族庭院、节日舞台上飘然而来.那音乐时而庄严,时而静肃,时而激越,时而飘逸,时而柔婉,时而轻曼,时而悠扬,时而舒缓.渐渐地,你的心灵深处一种飘飘欲仙的超脱感,神秘感,净化感便油然而生.那感觉仿佛就象置身于遥远的古代,沐浴在唐风宋雨之中,让人久久回不过神来.这种音乐其实就是具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仍在大理盛传的、被音乐界称为"世纪末元音"、"广陵绝响"的中华民族音乐瑰宝--大理洞经古乐.……  相似文献   

3.
白族洞经音乐流传于大理、剑川、洱源、鹤庆一带,它是在吟诵&;lt;文昌大洞仙经&;gt;过程中,吟诵经文与演奏音乐交错进行,民间俗称“谈经“.   洞经是道教的名词,指的是道教的经典.真正意义上的道经出现在东汉末年,其中较有影响的有&;lt;太平经&;gt;、&;lt;周易参同契&;gt;等.后世教徒为了便于学习和保存,将历来的道经汇编成一部大的丛书,统称&;lt;道藏经&;gt;,简称&;lt;道藏&;gt;.   ……  相似文献   

4.
地处滇西北的丽江纳西古乐驰名中外,令人欣喜的是滇中南的通海县河西也有洞经音乐。通海县河西洞经音乐常常出现于节日喜庆、悼念祭祀等活动中。它稍然成为通海县一大群众化构成。它曾到玉溪等地展演,省、市电视台先后播出介绍,港台等地录音传播。笔亲历的一次祭祀活动,其中就有一场洞经音乐会。当地人称这样的洞经音乐会为“弹洞经”。  相似文献   

5.
洞经音乐是云南独有的以民俗祭祀为主要内容的音乐。2001年10月27日昆明洞经音乐团70人乘飞机抵达北京,参加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使云南古老的民族洞经音乐第一次登上了国际音乐大舞台,使彩云之南的这一中华民族音乐瑰宝得到了展现。团员中就有通海女子洞经“妙善学”礼乐社八位高龄小脚老人,她们应昆明洞经音乐团邀请共同赴京演出,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很大反响。  相似文献   

6.
洱海之恋     
百川 《大理文化》2011,(10):54-55
风花雪月,浪漫大理;苍洱山水,人文大理;洱海之恋,自在大理。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这是我看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后发自内心的感叹。大理"洱海之恋"大型激光音乐喷泉,在建党90周年期间建成开放,为大理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又是浪漫大理、人文大理、自在大理的  相似文献   

7.
起源于古蜀人祭祀音乐,发祥于四川青城山的道教音乐,唐朝就开始流行,南宋时期在四川梓潼七曲山用于演唱《文昌大洞仙经》而得名的中国"洞经古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也是中国民间音乐文化遗产之一。对中国传统音乐和地方戏曲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卷叶吹为玉笛声 以树叶作为吹奏乐器是大理苗族群众的民间音乐形式之一,也是大理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相似文献   

9.
正大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白族自治州,也是一个民族民间歌舞的海洋。盛行于大理白族地区的白族大本曲就是一种用汉文记录白族语言的原生态民间唱本。听说今年63岁的段凤清是一个大半辈子都沉迷于白族大本曲传承的宾川县民族民间音乐艺人,于是,在2016年深秋的一个下午,我如约来到大理州宾川县鸡足山镇上沧浪村委会的杂石棚村,采访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民间音乐艺人段凤清。  相似文献   

10.
大理洱源西山,是一个山高谷深、地广人稀的贫瘠山区,其几乎与世隔绝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西山的人民一直把歌舞当做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和精神食粮.这里的对歌“西山调”、舞蹈“里格高”、歌舞音乐“打歌”等古老歌舞音乐不仅具有纯粹的文学底蕴和艺术研究价值,同时也是一种真实生活方式升华的演绎.  相似文献   

11.
黄富 《滇中文化》2005,(2):11-14
玉溪是古滇化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久远的化历史和丰厚的化底蕴,吸纳和汇聚着中原汉化、西北游牧民族化和东南沿海化。先后出土的江川李家山“铜葫芦笙”、“牛虎铜案”和元江甘庄、新平漠沙铜鼓、羊角编钟等.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玉溪化艺术活动的见证。境内曾一度兴盛并广泛流传着洞经音乐、  相似文献   

12.
纳西族世代聚居于云南西北部玉龙雪山地区,其纳西古乐在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中独具特色:古老的乐曲、古老的乐器房寿的老艺人。成立于19肥年的丽江大研古乐会就是集此特色的民间音乐团体。丽江洞经音乐源于纳西族木氏土司16世纪从明朝内地引进的道教科仪音乐,经纳西族乐工世代传习,以古老乐器和工尺乐谱为媒介,不仅保留了我国唐宋以来的部分道教音乐、儒家雅乐、诗词曲牌和民间小调,而且融入了纳西族的淳朴情感和音乐风韵,成为民族音乐文化交流的结晶。丽江大研古乐会继承了这一音乐传统,长年坚持演出,并培训新人,其演奏不仅广受中外…  相似文献   

13.
李静 《大理文化》2009,(3):45-46
近年来随着大理旅游的不断升温,到大理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游客们除了观赏优美的自然风光,更要领略大理的民族文化.旅游与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只有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提升大理的旅游品位.自然资源是造物主留下的,而民族文化是可以发掘、发扬的.文化是提升大理旅游品位的点睛之笔,正所谓"文化大理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14.
由大理州委宣传部主管,大理州文联主办的《大理文化》创办至今已35年.读了2014年全年的《大理文化》,感觉是神游了一遍大理的文学、文化海洋. 大理是一块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土地,我国唐代所建的南诏国,宋代所建的大理国国都都设在大理.大理是曾经的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已享有“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文化古都”的美誉.大理是一块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融的土地,因此,植根于这样一方沃土的《大理文化》,其历史民族文化气息十分浓郁.  相似文献   

15.
凡论及什么是大理文化,就常听慨叹:大理文化内容太丰富,很难概括,几句话说不清楚.至于形象怎么树,品牌怎么打,更是各执一端,莫衷一是. 一、大理文化的内涵与概念 笔者认为,大理文化的内涵应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灿烂兴盛的民族文化、辈出精粹且不可胜数的名人文化等,均在得天独厚的苍山洱海为中心的大理大地上诞生演绎.大理的一切,均是"德化精神"使然,"大礼大治"致理"的"王道文化"所至.  相似文献   

16.
陈美兰 《大理文化》2022,(3):94-103
1982年,我考入大理师范,学校全称为大理白族自治州师范学校.大理师范于1905年建校,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和合格的中专学历师资人才,促进了大理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学有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我有缘在大理师范学习、生活两年.于我而言,那两年是我远离家乡独立生活的开始,也是我储备知识,接受教化...  相似文献   

17.
从地下考古证明,大理白族,迄今已有5000年的文明史.从细奴罗初创(唐)南诏国到1 382年明军袭破大理总管,700年间大理曾一直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杨圭臬 《大理文化》2012,(10):74-76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古城.到大理古城,首先经过的是文献楼,门楼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这是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5年)云南提督偏图深感此地人文兴盛,报请清政府颁发的.  相似文献   

19.
大理的脉络     
王峥嵘 《大理文化》2021,(3):96-112
三十年前,大理在绝大多数人想象中还是偏远的蛮荒之地,是密林和毒虫的自由天堂.但随着考古工作的进行,云南和大理本地的考古工作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大理的历史认知已经逐渐有了定论,脉络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大理这个名称 大理是地名,也是国名,从历史上说,国名出现在前,地名出现在后,也就是说,当大理成为地名的时候,国已经不在了.而且,可以确定的是,作为国名的时候,地域广阔,而当它成为地名时,所涵盖的面积已经不大.  相似文献   

20.
新春伊始,读读古人咏春的妙语诗句,看看化馆新春书画展览,再欣赏一场歌舞晚会,听听洞经古乐演奏,节日化生活何等多彩,何等惬意。通海洞经古乐演奏曲牌丰富多彩,吹打乐曲震天动地、热烈欢腾,唱经婉转悦耳,如鸾凤和鸣,清风习习,特别是那丝竹管弦,幽雅动听,一曲一味,令人悠然神往,如醉如痴。激之余也不免想到一些遗憾,思考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