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亲去世已经八年了,每当想起父亲,就会想起他下象棋的情景。我的老家在陇东农村,那里最常见的娱乐方式就是下象棋。从我记事起,农闲时节,父亲的几个棋友就经常来我家下棋,他们一边下还一边敲击着俘虏的棋子,怡然自得。我在旁边观战,但不明就里。村里棋风很盛,有几个棋摊,每天都围着好多人,父亲也常常去棋摊下棋,有时吃饭的时候到了,母亲就让我去叫父亲,这时父亲必定要把一盘棋下完才走。我当时觉得下棋很神气,也想学,但父亲从来不敢我,他说小孩子不要学这些,好好学习功课。直到上忉中,我发现班匕不少㈣学都会下棋,便决心要学会。于是就去找我的一个堂侄学棋,他虽然比我小几岁,但还是不肯被我,我就给他摆好棋子,他这才跟我下,一开始,我总是输,但一周以届,我就赢了他,当时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2.
标准棋迷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当父亲下完棋回到家,不仅脸上刻有“阴晴表”,而且爱唠叨的他会把一盘他认为重要的棋,一步关键性的棋等等一些事情,讲给我和母亲听。母亲是家庭妇女,不懂棋道,所以总是不等父亲的高谈阔论讲完,就横来一着“将军”:“难道赢一盘棋比吃一盘红烧肉还乐意吗?看看你这样子,输一盘棋比割自己身上一块肉还难过呢!”对于母亲的冷嘲热讽,父亲只当没听见,依旧我行我素,  相似文献   

3.
引言: 我父亲棋下得好,小时候很多人到我家里去找他下棋,乒乓球台旁边的棋盘就成了我学棋的课堂。 高考那年,没有考上大学的我觉得没有颜面去见亲友,那时就想过靠下棋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相似文献   

4.
超越自我     
姐姐不和我下棋了,我怎么办?亏得这时父亲决定放弃姐姐这个学生而教我了。父亲总是坐在沙发上,把棋具往小桌子上一放,让我坐在小帆布凳上。一次下棋前,我仰起头望着爸爸:“爸爸,你坐大沙发,我坐小帆布凳,这样不公平。”  相似文献   

5.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 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有个叫王嘉良的棋坛高手,他是街上棋摊人们常念叨的人。下棋的人爱夸口,特别是街上棋摊的人更爱“斗嘴”,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总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 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和棋友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 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身影。我在报上看到过他的对弈照片,细高的个,瘦削的脸,一双极有神的眼睛……。然而真正与他谋面那还是在1980年的秋天,我  相似文献   

6.
永远的遗憾     
父亲酷爱象棋,每天除了在卧室里品茶、吸烟、看电视外,就是去找那些和他一样退休在家的老同事下棋了。父亲从来不和我下棋,也许是性情耿直的我经常惹他生气的缘故吧。他也从来不和我哥哥下棋,这就有点让我匪  相似文献   

7.
吾当雁行     
已经有一年多没有上网下棋了,总觉得自己不适合网上对弈,再者说,那毕竟是一种消费。当然,实话实说,也不怕您笑话,最重要的原因是:水平有限,打不上去了! 一年前的一段不太长的时间里,经常上联众下棋,用过好几个乱七八糟的名字,往往是觉得不该输的棋输了,影响了胜率,便换一个名字重来。后来,我的一个关系很铁  相似文献   

8.
大捷之后     
谢赫的父亲谢颐城: “要努力,你从事的是毕生的事业,重要的是要有一种求道的精神。” 曹大元: “只要他能赢,我们围甲这边输了也值。我是从小看着谢赫长大的,外国媒体报道李昌镐一天研究棋的时间是8小时,但我看到的是他每天研究棋的时间还不止8小时。他现在住中国棋院里,由于平时研究棋太专注,连在棋院里走路也经常撞到人。当别人都知道他在想棋时,也就原谅了他的这种‘莽撞’。总之,我是接到了很多棋手向我的  相似文献   

9.
棋迷俱乐部     
棋逢吴穹 喜欢下围棋的人在棋盘上往往不大谦虚。棋赢了,自然是自己棋艺高明的缘故;棋输了,则是由于不小心下错了棋。若是棋力相近者,那就更加互不服气了。比如说,我对吴穹就是这种心态。当然,想必他对我也是如此。 和吴穹下棋,局后我是不大愿意复盘的。主要在于我总是“棋艺高明”的时候少,而“下错棋”的时候多,复盘起来未免有些无趣;二则由于他太会“讲”棋了,一复盘,边摆棋边论道,其神态举止活象那位常在央视纹枰论道节目中讲棋的华以刚先生,一副诲人不倦的样子。除偶尔作自我检讨之外,嘴里说的尽是人家的不是:这一手…  相似文献   

10.
金庸版象棋     
一个人,经常出没于东边,所以被称为东邪;他呢?由于下棋杀着毒辣,又喜欢在西面行走,所以都叫他西毒。本来这二人是井水不犯河水,可为了看一看谁棋下得更好,所以有了下面的这一战。  相似文献   

11.
十几年前,我在一所小学任教,该校有位体育教师退休后在传达室留用,他年龄已近古稀,但身体却特棒,酷爱下象棋。不过他下棋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不和比他水平高的棋手下,而且最讲究那种“落棋无悔”的规则,只可惜那是对别人而不对自己,因而倒退四五步的情况时有发生,于是圈内人士便送给他一个绰号,叫做“常能赢”。遗憾的是,由于他的这种“一国两制”的作法,所以愿意陪他下棋的人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2.
下彩棋     
一天,我跟一位雅号“硬硬”的棋友在棋摊开始了拉锯战。“硬硬”的名字叫杨君,他下棋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嘴硬,一个是棋硬。嘴硬是指他一旦输棋后,总会找到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  相似文献   

13.
我爱下棋,从小就爱下棋.刚学会下棋不久,我就知道棋坛有个叫王嘉良的高手,他是街里棋摊上的人常常念叨的人.下棋人爱夸口,有时遇到绝杀的棋,得意的一方或许会说一句:"这棋就是王嘉良来了也没救!"说真的,王嘉良就是我心目中的纹枰圣手了.多少年来,我追逐着王嘉良的足迹,注视着他在全国大赛中的成绩.我在报纸上看过他对弈的照片.瘦削的脸,一双眼睛却极有神.真正和他谋面是1980年的秋天,我为中国新闻社组写一篇他的访问记.当我到省体工队棋类训练室时,我面前的王  相似文献   

14.
棋迷俱乐部     
重逢 文/龚碧石 高顺高考落榜了,他准备先好好 玩一个月,然后再去工作。这几年父 母为他付出了不少,他不愿意再补习 下去了。 高顺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下象 棋,恰好高顺的邻居老郑也是一位象 棋高手。一开始高顺与老郑下,老郑 总是让他一个车,但随着高顺棋艺水 平的提高,渐渐地可与老郑分先对弈 了,尽管还是胜少负多,但要知道在 这个县城中能赢老郑的恐怕也超不 过三四个人。 这天,高顺发现老郑又购买了一 套象棋丛书,心里顿时痒痒起来,不 过高顺知道老郑为人虽然豪爽,但是 棋谱却从不借人。想到这儿,高顺对 老郑说:"下棋全凭实战,不信咱俩下 几盘。" 老郑道:"下棋只有理论联系实 战才能有所长进,不信的话,咱们下 十盘,只要你能赢一盘,这套丛书我 就双手奉送。"  相似文献   

15.
第十八袋烟:棋校来,康大哥,坐,经常读你的文章,但我觉得你不把这个棋校写进去,这文章就多少有点缺憾了。我是棋校学生曾帅鸣的父亲,我叫曾光,现在锦州电力学校任团委书记。我也会玩象棋,但玩得不好,因为我以前对象棋根本不感兴趣。我认为和钢琴、书法、美术等才艺项目相比,象棋就是引车卖水之流在街头打发时间的玩艺,难登大雅之堂。虽然我儿子喜欢下棋,可我从不支持他,硬逼他去学弹琴、画画,尽管他现在琴弹得没有调,画画得没有形。  相似文献   

16.
古人下围棋     
庄子:下围棋的时候,我总是在想:下了子又怎样呢?总会被吃掉的;围了地又怎样呢?棋下完了也就成了一场空;赢了棋又怎样呢?终有一次会输的……于是,我输了。孔子:下棋是需要思考的,比如我,考虑的就是:当别人在下我所要下的一步棋时,对于我,我愿意吗?如果我不愿意,那么别人当然也就  相似文献   

17.
1964年全国个人赛黑龙江队的成绩不理想,棋队要 做一些调整,王永盛等人年龄偏大,棋又没有什么太大的 发展,但他在这次比赛中战和了 杨官,觉得自己的实力还可 以。我对他说:“一盘棋的胜负很 偶然,虽然你与杨官下和了, 但他要比你好一先棋以上,你俩 要是下十盘棋,你最少输他三 盘。”王永盛不信:“十盘棋多赢 三盘!不可能,谁也不能。”我说: “杨官那盘棋是太想赢你了, 要是平常下十盘,我看三盘还得 多。你要是不信咱们两个下,我要是十盘棋不多赢三盘不算我赢。”队里的人都不信我能赢,就提议我们两个比一下,输了的请…  相似文献   

18.
诘棋新作31     
孙志刚 《围棋天地》2013,(12):86-87
围棋一家人 爸爸老了,我们却举家在外。他只能在网上指导孙子下棋,却不知出手轻重,让8子把5岁的孙子杀个大败,哭着说再也不愿和爷爷下棋了。为了给儿子壮胆,我撑足了棋份,反让爸爸8子,竟然取胜。儿子实在搞不懂,为什么他赢不了不厉害的爷爷却能赢厉害的爸爸。  相似文献   

19.
[母亲做“傻”事成瘾] 小时候,母亲经常对我说“做人不要太精明,要傻一点才好”.当时因为年纪小,对于这句话的深意,一直没有搞懂.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始终认为人当然是越精明越好,谁愿意当个别人眼中的“傻子”呢? 前不久,母亲来城里帮我带小孩.还没走进家门,在上楼的过程中她的提问就开始了:“怎么邻居家的门前都有个垃圾袋呀?为什么不拿去扔掉?”我连忙给她解释:“大家不愿意为了一袋垃圾专门跑一趟,都是先放在门口,等到下楼时再带下去扔掉,这样省事.”母亲听后“哦”了一声,便没再说话.  相似文献   

20.
轻松地带     
含笑认负甲:最近经过研究《棋艺》,我有个重大发现。乙:重大发现?甲:我发现,别的体育项目输了都很悲伤,象棋比赛输了反而高兴。乙:不可能吧,输了怎么会高兴呢?甲:这书上有,你看,每当对局结束,总是这样评注:红方形成绝杀,黑方“含笑认负”。输得紧凑棋迷老高,生性诙谐,爱开玩笑,别人下棋时,经常在旁加以评论,这个臭棋篓子,那个漏着大王,惟有自己才是高手。有人不服气,偷偷将老高输棋的对局摆出来,让他评论。老高仔细一看,认出是自己以前下过的棋。沉思良久,说道:“此局棋虽然赢得不是多么漂亮,但输得却十分紧凑。默哀象棋比赛结束了,棋手老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