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之前,对这门学科的认识并非一片空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的说法,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成立的。人们将正式学习相关知识之前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称之为"前概念"。这些前概念有些是和科学概念相吻合的,有的却是和科学概念背道而驰的,有些甚至是错误的,而那些错误的前概念恰恰是最难改变。教师教学的起点,就是要了解学生具有怎样的  相似文献   

2.
赵远昭 《新疆教育》2012,(13):50-50
物理前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所获得的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认识和概念。有些物理前概念是正确的或近似正确的。这对物理的学习是有一定的促进和加强作用。而大多数物理前概念是非常错误甚至和科学的物理概念是完全相反的。这些错误前概念是长年积累形成的,具有普遍性、顽固性、隐蔽性,并且随着物理教学的进行,新的错误又会不断地形成和发展。在教学中只有发现并纠正错误的前概念,才能在学生的大脑中确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相似文献   

3.
麦慧怡 《教育导刊》2010,(10):93-95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中学生在接受物理新知识之前,往往已形成了某些前概念。其中,有些前概念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有的是明确的,有些是模糊的,  相似文献   

4.
沈宁 《新课程研究》2008,(4):124-125
前科学概念又称日常概念、生活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概念。这种概念常有片面性和错误,但也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思维中一些潜在的、原型的想法。科学课只要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前科学概念,善加利用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以教科版四年级的科学教材“点亮小电珠”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巧妙利用学生的前科学概念,重新建构科学课,组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  相似文献   

5.
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之前,通常都会在日常生活和先前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前概念”——与新概念相关的认识。有些前概念是对新概念的不完整或不全面理解,有些前概念是对新概念的错误理解,有些前概念是与新概念相近的正确的旧概念;此外,学生的前概念中很可能缺少对一些相关概念的认识。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前概念对数学概念学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轻负高效”地展开教学。以《体积和容积》一课为例来说明。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先前的学习中已形成了大量的知识经验,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会起促进作用;有些则是错误的,对科学概念的建构会起干扰作用.对学生错误的前概念,有不少教师了解甚少,也不想  相似文献   

7.
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前,头脑中存在着前科学概念和错误概念,这些概念有很强的顽固性。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的错误概念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由科学概念所代替,而必须依靠学生自己通过概念转变学习,实现由错误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促进学生前科学概念和错误概念转变的概念转变学习有三步教学策略:揭示学生的前科学概念,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前提;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契机和动力;鼓励认知顺应,这是实现概念转变学习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陈彦芬 《化学教学》2004,(12):26-28
所谓前科学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所形成的概念。研究表明,学生在接受科学教育前,对各种自然现象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念,这些前科学概念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这些观念中,有些是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观念,有些则与公认的科学概念完全相悖,研究者也把后者叫做错误概念。这些研究已成为西方科学教学中较为盛行的概念转变学习理论的认知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兼任三年级科学课的教学,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挑战。有时上课前我会有些紧张,生怕教学中出现错误,所以,在课前我总会想尽办法去准备实验材料,充分地理好每一次上课的教学思路。我希望我的科学课堂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掌握不同的观察方法,提高他  相似文献   

10.
学生在学习正确科学概念之前,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错误前概念,这是在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过程中,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等因素形成的。这些错误的观念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并且随着科学教学的进行,新的错误还会形成和发展。错误的前概念对于正确概念的学习造成了很大阻碍和负面作用,如何促进学生错误前概念的转变,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由于受生活经验的影响,会形成很多与物理现象相对应的物理前概念。这些"物理前概念"中有些与科学概念是一致的,可以定义为正向前概念,正向的前概念会促进科学概念的学习;另一些则与科学概念相违背,可以定义为错误前概念,这些错误前概念会影响正确概念的建立,影响物理学习的效果。错误的物理前概念形成原因各不相同,有的需要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有的要通过设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前概念是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感知的现象,通过长期的经验积累而形成的对事物的非本质的认识。这些认识往往是初浅的、不完善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但它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在科学课上,教师就要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为建立科学概念收集丰富的事实。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前概念在不断经历检验和拓展,向新的科学概念转化。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获得了足够的事实材料,感性认识不断丰富,有了全面的事实就为抽象出科  相似文献   

13.
生物学中有大量概念,有些紧密联系而又明显不同,有些与学生已有的前科学概念不一致,甚至相违背,有些仅是名称相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理清这些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纠正他们已建立的错误概念。  相似文献   

14.
王月贞 《考试周刊》2013,(26):140-141
前概念一般是指学生在学习某科学概念之前由长期的日常经验形成的对事物、现象的看法和观念。而中学生考虑问题容易产生表面性,且往往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本质,所以易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前概念对物理概念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论概念改变的教学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概念教学一直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科学概念。然而学生在学习概念前已经对一些概念有了朴素的理解,这种理解往往与概念的科学含义并不一致,于是概念教学的重点就变成了改变学生原有的错误概念,即概念改变。在中小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有些错误概念难于改变。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错误概念不仅仅涉及学生对某一概念本身的理解,更多地涉及学生对支撑该概念的物理系统的理解。因此,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支撑学生错误概念的知识系统,才能有效地改变错误概念。  相似文献   

16.
在物理教学中有一种既常见又麻烦的情况,就是学生存在“前概念”。所谓前概念是指学生在系统学习物理知识之前所具有的观点或看法。中学生的前概念是以感性为基础的.所以形成的前概念常常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前概念会干扰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妨碍科学概念的建立。降低物理教学的效率。因此物理教师要研究前概念。消除前概念对物理教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孟拥军 《教学月刊》2006,(11):31-33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物理学习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由于有些错误观念是长年积累形成的,具有极大的广泛性、顽固性、隐蔽性。并且,随着物理教学的进行,新的错误又会不断地形成和发展。所以如何纠正错误观念以实现物理教学  相似文献   

18.
胡旭波 《科学课》2009,(9):52-54
学生科学概念的发展不仅是对科学知识和科学课中概念的理解和储备,更应是修正、拓展自己观念的过程。从这一层面上理解,科学课的教学,就是改变学生的初始概念(前概念),构建科学概念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张永霞 《成才之路》2010,(29):57-57
前概念是学生在接触科学知识前。对现实生活现象所形成的经验型概念。在物理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前概念,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否则正确概念难以形成。那么怎样克服前概念的消极影响呢?  相似文献   

20.
学生在学习地理概念之前,通过日常生活的各种渠道和自身的实践,对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在接受正规的科学教育之前形成的概念一般称之为前科学概念或前概念。这些前概念中有些是对客观世界的朴素观念,更多的则是与科学概念相悖的相异构想,或称错误概念[1]。在地理教学中,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相异构想。例如,学生认为太阳光最强时,气温最高,因此一天中正午12时气温最高;降水就等于降雨;北京时间是指北京的地方时,等等。研究发现[2],学生头脑中的相异构想不但会妨碍新知识的理解,而且会导致学生产生新的错误概念。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