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价值所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领悟到教学的魅力和价值。具体说来可以从四个重要方面切入,即技能训练“生活化”,逻辑思维训练“生活化”,应用题训练“生活化”,日常生活“数学化”,促使学生充分享受数学学习的欢乐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原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实施“生活数学”教育,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生活化”,在数学思维训练中感受“生活化”,在应用数学中走进“生活化”,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松英 《课外阅读》2011,(8):180-180
只有把教学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才能使数学教育焕发出勃勃的生机,才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故本文提出教师应注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实际教学中应如何注重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生活化”教学,使课堂教学更精彩。  相似文献   

4.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数学生活化”问题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肯定。《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际,应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所谓数学教学“生活化”,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融进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作为教师,要找准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积极性,体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6.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一味追求数学化”。课堂教学只是抽象地研究数学,单纯地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严重脱离生活实际,致使学生感到数学枯燥难学。新课程实施以来,为了改变上述弊端,数学教学又一味地追求起“生活化”来。教师在实际教学时把联系生活作为唯一的方法,课堂教学变成了单纯地研究学生的实际生活,而过分淡化数学知识的研究,缺少了一定的数学思考与分析,没能把生活现象上升到数学的高度。我们应该看到,生活是感性的、具体的,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片面追求数学的“生活化”,会削弱“数学化”,而过于注重数学的“生活化”,又会使学…  相似文献   

8.
新修订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为此,我们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注重实践第一,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黄素娥 《教师》2019,(16):55-56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是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内容,它在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各个领域都存在,题型千变万化、题目数量极大,学生难以掌握。文章从教材提供的“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来阐述如何为学生建构解题模式,以“解决问题”解题思维的不同从归类建模、几何直观分析、化繁为易等方面阐述“解决问题”如何有效为学生建构解题的模式并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相似文献   

10.
数学源于生活 ,原本是有生命的。但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 ,数学被当做完全客观的知识来传递 ,当做机械的技能来训练 ,逐渐远离生活而失去其本质上应有的生命活力。学生的头脑中可能储存着大量的数学知识 ,却无法在实际情境中加以运用。如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教学 ,学生在反复的“类化”训练中 ,习得枯燥的数学知识和机械的解题技能 ,但难以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迁移到真实的生活情境中 ,来解决生活中现实的数学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进行了“生活化教学”的尝试 ,试图通过计算内容与实际生活的有机结合 ,将学生的数学学习置于…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笔者认为,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让学生生活实际始终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挖掘生活与数学的连接点,创设趣味性的有效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来同化数学新知,促使学生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中主动构建知识,梳理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技能。而实际小学数学教学中,单纯的数学知识的讲解和技能训练是枯燥无味的,如何将原本枯燥无趣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实现“联系生活实际.让数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道出了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应注重“生活化”教学,强调数学抽象(即生活问题的数学化)和数学应用(即数学问题的生活化)这两者的辩证结合,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一、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时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内容,同时用获得的活动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萍 《学子》2014,(9):56-56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推行,小学数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做到生活与教学的结合,摒弃以往生硬的教学模式。只有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7.
一、学习内容“生活化”新课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之一是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所谓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数学课堂学习感受到数学其实是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之上的,学习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的体验,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加…  相似文献   

18.
要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教师必须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关注学生当前生活需要,确定有意义、有价值的沟通点;创设典型的开放的生活情境,把握数学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舞台上享受具体、丰富的数学训练,发展数学智慧,内化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9.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解决实际问题是老师学生心中“永远的痛”。对于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大多还是采取先讲例题,然后训练。训练也是学生先做题,之后教师再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忽视语言教学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教学中的作用。基于以上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原因,从读题、审题、解题、编题几个环节入手从语文教学中汲取数学营养,让学生的思维,让数学课程的“触须”向外延伸,倡导打破学科“壁垒”,努力促进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却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不利。在新课改的殷殷召唤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也就应运而生了。我们认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不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硬生生地渗透生活数学的思想,而是新课标、新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具体、灵活的应用,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基于此,我们联系教学实践,探索出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