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郭茂育 《兰台世界》2012,(14):24-25
本文从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的现状、石刻拓片文献数字化的必要性以及石刻拓片数字化保护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石刻拓片数字化问题,以期对这方面的研究和具体实施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石刻拓片以其独有的特点保存了大量极具版本价值、文献价值及艺术价值的石刻史料。文章主要从国家图书馆石刻拓片的藏品特点、数字化建设与实施等方面来说明国家图书馆石刻拓片数字化的工作进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石刻拓片数字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立功能齐备的高品质的石刻拓片数据库,必须通过书目控制时石刻文献内容信息作深层次的揭示.释读石刻文献,进而形成准确的释文,是深入分析其内容、提取相关信息的前提.传统金石目录通过题跋和录文两种体例,点面结合地对石刻文献进行考释,其中的录文体例,更是揭示石刻文献内容信息的基础.从金石目录对石刻文献内容的考释中寻求借鉴,论文就释文的方位、行款和阙疑等石刻拓片书目控制中的释文的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建立功能齐备的高品质的石刻拓片数据库,必须通过书目控制对石刻文献内容信息作深层次的揭示.释读石刻文献,进而形成准确的释文,是深入分析其内容、提取相关信息的前提.传统金石目录通过题跋和录文两种体例,点面结合地对石刻文献进行考释,其中的录文体例,更是揭示石刻文献内容信息的基础.从金石目录时石刻文献内容的考释中寻求借鉴,文章就释文的方位、行款和阙疑等石刻拓片书目控制中的释文的规范化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牛红广 《山西档案》2015,(2):143-145
石刻文献指以石头为介质镌刻书写的,供阅读识别的语言文字资料,也包括石质材料的雕刻、画像等非文字信息。石刻文献的载体类型包括不同形制与功用的石刻原件,也蕴含艺术风格多样的石刻拓片和拓本。石刻文献的文献属性体现为历史文物性和学术资料性。  相似文献   

6.
张靖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3):143-147
石刻拓片书目控制是石刻拓片数字化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深度揭示负载于石刻拓片之上的信息。传统金石目录学作为中国金石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其近千年的深厚积累,为石刻拓片书目控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论借鉴价值。而后者则通过规范化的信息揭示和组织,将金石目录中所反映的石刻文献信息全面而直观地提供给用户使用。两者的结合实现了传统学术与现代理论的相互补益。  相似文献   

7.
<正>9月30日上午,"隆阳区碑铭石刻拓片展"在保山历史名人堂多功能厅开展,36幅石刻拓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各时期丰富的雕刻技艺,让大家感受到保山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拓片是将碑文石刻、青铜器等文物的形状及其上面的文字、图案拓下来的纸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图案清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少数民族石刻文献数量庞大,内容丰富,但缺乏系统整理研究.少数民族石刻文献具有不同于其它载体文献的独特之处,并且对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宗教、科技等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民间石刻作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献载体,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在悠久历史条件影响下,山西省有丰富的民间石刻,但很多散佚无考,即使是侥幸保存下来的,也面临损毁的境地.山西省图书馆通过征集民间石刻拓片的方式,在保护民间石刻及保护传统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地方石刻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石刻是记载某一地区的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土人情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实际,是地方文献资源的实物证据,应列入地方文献的收集范围。笔者通过工作实践并结合杭州石刻现状,论述了运用转拓技术及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石刻载体的转换并编制地方石刻目录的重要性,以拓宽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1.
罗昌繁 《图书馆》2021,(2):108-113
目前的石刻文献研究主要体现在史料的比勘验照、查漏补缺意义上。实际上,石刻具有多维面相,兼有物质载体与文献内容的双重意义,其研究角度亦可多元。已有的石刻研究,主要存在重文字轻图像、重碑志轻题识、重作者轻书者石工拓工、重静态石本轻动态立石与流通、重出土石本轻传世纸本、重汉字轻非汉字、轻石刻主体研究等偏向。有关石刻研究,除了传统的语言文字学与历史文化视角,还可在文本学、物质文化、空间文化、视觉文化、阅读史等视角进行拓新考察。要拓新多元研究视角,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培养研究人员的石刻主体研究观念,将石刻从作为史料的“身份定位”与传世文献之“附庸”的角色里解放出来,单独予以主体性观照。另外,在当今学科体制下,对石刻进行学科意义层面的提升,有利于石刻文献研究朝多元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石为载体的文献形式是人类最古老的文献形式之一。古埃及早在第四王朝时(约公元前2613~前2494年)即有方尖碑。公元前18世纪由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的《汉穆拉比法典》,也是用楔形文字将282条有关诉讼手续、财产权、损害赔偿、租佃关系、债权债务、...  相似文献   

13.
范腾端是在国立北平图书馆金石部工作最久的馆员,其擅篆隶,有邓石如之风,一生以碑刻、墓志拓片编目为主要工作.关于他的生平资料非常少见,其所编之目录,亦多属集体作品.由其所编的4种金石目录《国子监碑目》《馆藏李唐墓志目》《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碑目墓志类》《国立北平图书馆藏云南碑目初编》在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西北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有于右任先生捐赠的拓片,这些拓片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资料价值,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5.
中文拓片资源库的建设与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文拓片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古籍数字图书馆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介绍和论述国家图书馆中文拓片资源库的建设目标、关键组成部分和相关应用服务。该资源库是在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的指导下,利用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技术建设的,它包括元数据、对象数据和应用系统三部分。目前,已完成拓片元数据制作16000余种,影像数据21000余幅,资源库已有一定的规模。  相似文献   

16.
谈石刻文献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刻文献整理中的题名确定、文字辨识、刻立年代考订、拓本考证等工作,均非常重要。完成这些工作,除要有一定的学识和经验外,还要借助相关的工具书去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涛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3):108-146
基于CALIS“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专题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实践,针对拓片文献在现代图书馆收藏与利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拓片著录规范与数字化整合技术、拓片数据库平台选用与拓片元数据的组织和标引、拓片文献信息的网络发布与维护逐一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介绍,概括性地总结出一套解决方案,以期为图书馆拓片文献的开发利用提供系统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建设广州文化“首善之区”,重点在于提升广州的文化软实力。本文指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进而实现广州文化“首善之区”的建设目标。本文还提出了广州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要完善社区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广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统筹广州城乡公共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路。  相似文献   

19.
张守卫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3):133-114
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藏书家、目录学家,也是一位成就突出的版本目录学者,特别是他对于善本的认识,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形成超越前人和同时代人的善本观。他重精校本,崇古本、旧本、稀见本,求足本、完本,嗜金石拓本、朱墨本,尊官本,讲究版本形式与工艺的精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