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思维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逐渐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师要给予帮助,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能够体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教学目标及任务,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本文浅析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并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进行探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设计,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拓展初中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2.
课前预习是各学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预习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学生的学习质量。对此,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课前预习指导策略,合理设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所在,而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指导学生采用适合的预习方法,重视预习的信息反馈。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4.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所在,而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指导学生采用适合的预习方法,重视预习的信息反馈。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习惯能够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而作为学生.接触教材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在课堂上。有的教师讲课.把学生对课文的起点看做是零.根本就看不出有课前预习: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安排检查预习的环节.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这样做都不能发挥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应有的作用。以下是我个人在课前预习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注重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的层次化;注重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7.
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进行一些探索.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预习就是要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做学习的主人.俗话说:"笨鸟先飞."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先飞,再放飞课堂.预习这个先飞的过程,不仅能让学生了解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三段四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将较复杂多变的语文教学过程分解成清晰简单的"三段四步"。"三段"指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合作探究和课后的拓展延伸;"四步"指课堂学习的亮点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归纳提升。一、课前预习1.制定预习方案教师认真解读新课内容,并确定三维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课前预习方案,明确预习的基本内容,并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以此了解学生对新课内容  相似文献   

9.
徐霞 《教师》2010,(27)
预习新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环节.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不进行课前预习或预习不得法,会导致课堂学习的无目标性和过于疲劳现状,使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挫伤.教师要重视预习,认真设计英语教学的预习案,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0.
正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从教师一方面来说,体现在教师在课堂的关注点上。不同的课堂关注点体现了教师不同的课程观与学生观。"三反馈两拓展"主体性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在于以导学案作为课堂实施教学活动的主要平台,通过预习反馈、问题探究反馈、问题探究拓展、课堂练习反馈、课堂练习拓展五个环节实施教学,使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焕发课堂生命活力。一、问题提出及表象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  相似文献   

11.
徐霞 《教师》2010,(30):100-100
预习新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必备环节,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不进行课前预习或预习不得法,会导致课堂学习的无目标性和过于疲劳现状,使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挫伤。教师要重视预习.认真设计英语教学的预习案,让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2.
有效的课前预习往往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注重对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优选策略,有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并且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其中,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水平。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积极完成预习的任务,从而在课堂学习中有更多高效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数学课堂,其实这就是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是在新课改下构建"学生主动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一、转变思想,重视预习1.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预习是学生自主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教师还应让学生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预习这一环节抓起是切实可行的。预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课前预习,势必导致课堂容量太小,时间利用率太低,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仅靠教师课堂上的讲练是不够的。下面是我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如何培养具有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以及"课前预习、课堂反馈"的教学模式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科学指导。教师应对低年级数学预习作业的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提高预习作业的有效性和课堂反馈的针对性,让教学走在发展之前,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导学案重在引导学生能有效预习没有预习的课堂,课堂难以高效。只有课前的充分预习,师生教与学进度才会统一。首先,老师要精心设计好每一课时的学案。一份完整的学案内容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教师精点、课堂检测、拓展延伸、学习反思等环节。学生通过提前预习后能明确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对每一节课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课前预习有方向,课后复习有准绳,自主学习高效率。将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8.
课前预习是小学语文课程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既能事先掌握课程的大致内容,也能找出课程中的难点,带着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能集中精力倾听教师的讲解,并跟随教师的引导进行自主思考、探究,进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为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技能,教师应善于培养学生"质疑、善思"的学习意识,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就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施方法进行一些探索.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经之路.预习就是要学生由被动学习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做学习的主人.俗话说:"笨鸟先飞."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预习中先飞,再放飞课堂.  相似文献   

20.
<正>新课程背景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放在首要位置,说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我们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重在培养学生的课前预习能力。学生有了预习能力,才能进一步形成自学能力,而有了自学能力,就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三者是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一脉相承的。因此,培养学生预习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意义和地位。要转变学生思想意识,就要从过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