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社区图书馆评估中的具体问题,以和平区社区图书馆建设为例,以点带面,分析社区图书馆存在的动因,找出社区图书馆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天津市华苑小区周边十几家社区图书馆的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社区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经费来源有限、馆舍面积狭小、藏书较少和数字信息资源比例较小等一系列问题。在参考我国基层图书馆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天津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虚拟社区图书馆、利用现有的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市—区县—街道统筹管理的社区图书馆、利用社会资本尤其是海内外基金项目合作建立社区图书馆等多种模式,以期实现天津市社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沈阳市社区图书馆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深入研究了其建设模式和发展对象,以之为科学建设沈阳市社区图书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各省市在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都遇到了制约社区图书馆发展的问题。要突破发展的瓶颈,就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入手,规划社区图书馆建设;结合城市开发改造,配套建设社区图书馆;拓宽筹资渠道,多种形式筹集资金;整合社会文化资源,共建社区图书馆;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均衡发展社区图书馆;建立完善的总分馆制管理体系,保证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对社区图书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城市社区图书馆。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其城市化程度相比严重滞后,其建设的理论指导明显弱于实践操作。把义乌作为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研究的参照物,通过对义乌15年来城市化水平曲线和社区图书馆建设曲线的研究,客观准确地反映城市化与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内在联系,对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图书馆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效筠 《兰台世界》2012,(23):43-44
社区图书馆是社区进行文化教育和信息交流的场所,因而是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要借鉴国外社区图书馆建设的经验,正确把握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趋势,促进社区图书馆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级公共图书馆创建社区图书馆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辉  张素杰 《河北科技图苑》2009,22(2):21-23,88
对区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创建社区图书馆进行了探讨。创建社区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建设和发展社区图书馆必须切合本地实际,可尝试灵活多种的办馆模式,要重视和切实做好对社区图书馆的宣传推广工作,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和了解社区图书馆。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区文化日益被重视,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成为了许多城市构建社区文化的有效载体。建设社区图书馆不仅可以改善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及发展不均,而且还可以为我国建设“人人阅读”的社会提供有力条件。通过对沈阳市铁西区已建成的社区图书馆(室)进行走访调查,全面了解目前铁西区社区图书馆(室)的发展现状,分析现有社区图书馆(室)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为沈阳市完善社区图书馆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社区图书馆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阐述了社区图书馆的作用,并对我国社区图书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社区图书馆的发展极不平衡.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认识,社区图书馆应开拓服务功能,加强管理和人员培训.改变目前单一靠政府投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论文分析了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出现的新形势、新特点和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包括加快公共图书馆立法,尽快出台《中国社区乡镇图书馆建设标准》;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走多途径、多元化的办馆之路;提倡建设特色社区图书馆。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基层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论证我国基层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总结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特点,继而构建我国基层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包括业务工作标准、服务标准、基础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建设标准等,最后强调基层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的构建机制.  相似文献   

12.
"十三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法制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总分馆建设深入推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不断创新,全民阅读服务蓬勃开展,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促进事业转型发展。在全球图书馆事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在不断拓展的跨界融合趋势下,图书馆的主动谋划和作为尚显不足;在信息技术的加速迭代下,图书馆业态的创新发展已迫在眉睫;营销意识缺乏、手段单一,使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受到较大局限;多元文化体验需求日益旺盛,对图书馆的传统空间设计理念带来冲击;数字文明时代,图书馆的资源采集与保存体系亟待被赋予新的内涵;体制机制改革中仍存在某些错位与不到位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的发展活力。全国图书馆界正在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资源建设、服务创新、新技术应用、转型发展、跨界融合、营销推广、管理运行机制等多方面主动谋划,用前瞻思维引领更加长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了解我国图书馆界对数字资源的保护现状,笔者以我国公共图书馆为例,采用抽样的方法,对国家图书馆、全国31个省级公共图书馆(不含港澳台地区)及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网站关于数字资源过量下载方面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查,发现在实际调查的38家公共图书馆网站中仅有5家设有相关规定,这种情况是由图书馆、数据库商、用户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因此,应在法律法规制定、行政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对以上不足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图书馆发展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当前金字塔型的公共图书馆体制存在若干问题与弊端。结合现实国情和国际先进经验,应采取一系列体制改革措施,包括在各地区设立国家图书馆的贮藏中心,省级图书馆的公众服务职能剥离到市级图书馆,与国家图书馆一起组建政府图书馆系统;公共图书馆则由市级图书馆辐射社区图书馆和县级图书馆辐射农村图书馆的网络构成。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广西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提出城市(包括旧城区、新城区)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方法,认为旧城区社区图书馆建设应以整合社区内原有的单位图书馆为主,政府投资新建(社区范围内无图书馆的)为辅,新建社区则可与物业管理部门共同建立社区图书馆,并鼓励兴办私立社区图书馆。  相似文献   

16.
"文化强市"与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州建设"文化强市"的要求,针对近年来广州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新特点,提出广州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应注意建立和健全图书馆地方法规,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大力推行人才发展战略,搞好公共图书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图书馆统一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方便市民利用.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是否合法的问题进行法理分析,指明了高校图书馆与读者的法律关系及各自的权利义务,论证了高校图书馆“罚款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通过分析,以法学理论为依据,根据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践,建议将目前通行于各高校的图书馆罚款制度进行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18.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外新一轮关于图书馆消亡的讨论,结合笔者的微博调查,从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阐述图书馆,特别是研究图书馆面对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主张以理性的思维看待图书馆的生存问题,客观地认知环境的变化,直面图书馆转型变革的挑战,积极地树立自身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职业的危机感,前瞻性地洞察发展趋势,能动地增强适变能力。提出必须通过确立融入数字化战略、嵌入教学科研过程、提供移动服务、创新学科服务,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发展战略,重新确立图书馆的职业特征,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置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构建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与管理机制,重构适应数字环境的新型图书馆范式。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儿童图书馆标准由全国性和地方性标准构成,分布在公共图书馆和学校图书馆标准中。全国性标准主要由全国性公共图书馆协会制定,地方性标准由省和地区的图书馆协会、政府部门或两者协商制定。加拿大儿童图书馆标准的特点是:全国标准对地方标准具有引领作用,各地数量不等,标准与法律法规相辅相成,学校图书馆标准要求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其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多出台地方标准,及时更新标准,重视基层图书馆标准的制定,重视标准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at developing a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model that would support students’ learning.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three phases: 1)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quirements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service of instructors; 2)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ttitudes of librarians, libraries’ administrators, and university’s administrators toward the roles of library and policy concepts relating to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that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and 3)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model for students’ learning support. A mixed research method was applied compris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Data was collected using in-dept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s. The findings have led to a proposal of a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model that supports student learning, which is comprised of five components: 1) management policy and system; 2) learning resources; 3) learning support services; 4) learning environments; and 5) the competency and roles of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It can be stated that studies into Thai university library implementation, strategic plans, and self-assessment reports under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showed that even though libraries have updated resources and services following changing situations in policies, technologies, and users’ needs, there is no clear indicator that Thai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any strategy for acquiring roles to support students’ learning with practical outcomes. Through reliable research work, this study into a model for university library management would result in a means of developing university libraries that truly supports university student learn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instructors, library administrators, and libraria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