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马太效应”是科学家罗伯特·默特提出的。在“马太福音”第25章中有这样两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同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对一些体育基础比较好、运动水平比较高、有一定专长的“尖子生”倍加青睐,可以获得优裕的学习条件;而体育基础差、素质差、技术不过关、体育课常常不合格的“差生”则往往受到冷待、歧视等。这是马太效应在体育教学中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正> 《学校体育》一九八九年第一期、第二期相继刊出了陈钢同志“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不妥”和“再谈怎样认识体育教学中的主客体关系”两文。读后颇受教益,现就两文的一些观点谈淡我个人的不同看法,以求教于陈钢同志。体育教学的本质与学为主体陈文认为“教师和学生同样是‘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括动的人’,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认识主体。”并进一步指出“教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进行认识和实践,发挥主体积极性作用。”一句话,就是认为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相互依存的认识主体。我们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呢? 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认识活动,从一般认识过程来讲就是  相似文献   

3.
现在我国所有学校都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大力推行国家教育部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但就笔者所见,在某些学校里推行的方式有些脱离实际,如一味地追求快乐教学,忽视运动项目的技术的掌握,教学一放了之……高校体育教学如何改?怎么改?这值得探讨。1.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模式改革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教学是一个系统的教育过程,本文试图以新课标理念为基础,借鉴哲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在“教”与“学”的两类系统之下分别划为不同的“三个阶段”。并以师生在体育教学各项活动过程的交往为视角,在“教”与“学”各自的“三个阶段”之下又划分成若干个层面。从而,构成体育教学分类、分段、分层“三分法”的一个完整系统,以利于我们研究和分析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敏华 《浙江体育科学》2003,25(2):37-38,43
从“要不要教”、“怎么教”、“要不要考试”几方面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一些设想,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现象(俗称“肚子痛”),这些现象有的是在运动的过程中。有的是在运动结束后出现的。如何处理此类问题对体育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一些有关形成腹痛的常识性知识,以便在出现此类问题时能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预防不应该的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 体育教学目的、任务的讨论,不单是一个理论问题,它关系到学校体育的实施方向。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是培养人才的大问题,因此应该辩个明白。我同意体育教学任务有主次之分,并具有阶段性的论述。但我认为,阶段的划分,主要应依据数学对象的不同情况而定,不能一刀切。就中学而言,有的体育基础好些(一般指“三基”的掌握程度),比如有些城市的先进学校。有的就较差,特别是农村边远地区的学校。对体育基础较好的学校,为了促进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发展,以及运动成绩的提高,就应该以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计是体育教师对一堂课教学过程的全部构思和设想,是组织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中各项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和保证。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制订切实有效的课时计划一直为广大体育教师所思考。面对当前体育教学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四问”。  相似文献   

9.
<正>一、精心安排教学过程,做到运筹帷幄备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材特点、目标的落实、个体差异,以及场地器材情况,把握体育三维目标,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对教学过程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课的密度和运动量,使分组教学符合学生实际。怎么分组?分几组?为什么这样分组?哪种分组效果更好?组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我国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类型包括初始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等,然而形成性教学评价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怎么能够更加合理,科学的在当前教学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形成性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形成性教学评价的概念、功能和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如何使形成性教学评价在体育教学中得以运用,希望能为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运动对学生进行体育理论、体育技能的教育过程,是实现现行体育目的、任务的手段之一。体育教学主要是体现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其中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的主要方面,是体现教学效果的必然结果。既然体育教学取决于学生的“学”,那么就存在着一个学习动机与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现代体育教学认为: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法、教师教法的研究,以学生的学法来促进教师教法的改进。就是要摒弃"教师怎么教、要求学生就怎么学"的主观教法。"教师应怎样教,学生应怎样学"是建立在依据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  相似文献   

13.
于素梅 《体育教学》2011,31(2):41-43
本文作者于素梅,博士,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博士后。著有《体育学法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等著作20余部,发表于《体育教学》等杂志的论文60余篇。2011年,本文作者着眼于讨论“体育教案”和“课堂教学”两部分的内容,从细节入手,探讨体育教案与教学的规范化问题,如何看待教案的三段式?教案的核心要素如何取舍?体育课堂如何进行安全提示?作者一一展开,并深入浅出的阐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在我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高教体育教学如何与中国高等教育同步,使“全民健身”、“终身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到落实;如何使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停留在理论上,而付诸实践;尤其是把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衔接”,这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理解与运用合作学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求诊问题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大力提倡“合作学习”,这肯定是有重要意义的。但许多体育教师都不太清楚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和形式是怎样的?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合作学习?最近,我们在一些体育教学观摩课中看到,做课教师总是让学生相互看看练习,相互提提意见,或是让学生停止练习,凑成一堆说说话,这是不是也叫合作学习?请“体育教改门诊”的专家给讲一下。浙江一体育教师专家解惑您提出的关于合作学习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意义何在?二是,合作学习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三是,在体育教学中如…  相似文献   

16.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简述体育教学目标研究体育教学目标的目的,为了给体育教学确定一个确切、清晰、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标准。旨在改革从前对“目的任务”描述的不确定性因素太多,教学质量不易检查的状况和改变体育教学评价、管理的困境。这也是研究体育教学的起点和归宿。现就什么是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作用、体育教学目标的分类、体育教学目标编制原则和方法等有关问题简单地谈谈看法。1.什么是体育教学目标要想给教学目标下个定义,首先要搞清楚何为“教学”,何为“目标”,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按照教学理论的一般解释,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过程。或者说:“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  相似文献   

17.
教学过程在一年级新生初入学阶段,一般总是要学习一套小学生广播操。一次在学习刚结束时,有一位学生向我提出:“王老师,学这操真没劲!”回想起自己孩提时,何尝不是同样的感受。我反思“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不适合呢?如何使学生改变这样的感受呢?于是,我在另一个班教学前,对学生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居然有大部分学生对此有同感。我把这个问题留给了全体学生,学生则纷纷议论。有的说:“我们干脆别学吧。”有的说:“不学怎么可以,这可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呵,看来孩子们知道的还不少呢!有的学生干脆出主意:“对!我们可以边玩边学呀,这样就不会觉…  相似文献   

18.
落单不落伍     
牛超 《体育师友》2012,35(4):43-43
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进行分组活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分组形式常产生“落单”的学生,这些学生因为没有练习的伙伴或活动的小组而无事可做。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经常性“落单”,每到分组练习活动时他就当起了观众,叫他活动.他就会说:多我一人,或者说:没有人和我练习。这种现象引起了我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浅谈基层体育教学改革中必须纠正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体育教学也在不断改进,但在改进过程中,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认识和理解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本质,是目前基层体育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改革别忘本”“万丈高楼从地起”,任何改革都是从基本、基础开始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就是教学能力提高的基本,是教学改革发展的根本。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搭配,教学语言,教学组织能力等。体育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在教学内容的搭配上有一定的灵活性,但必须符合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20.
听过很多次课,每次都像是赴宴——好课就像是一桌丰盛的酒席,既有大鱼大肉,也有蔬菜,这样的酒席才是有嚼头的,有味道的。体育课也是如此,课中百味俱全,才是好酒席,才是好课;缺少味道的体育课,叫人如何开胃?所以好课得有好味,一堂好的体育课得有好味道。首先要有“体育味”。一堂好的体育课,首先得有“体育味”。体育味越浓,课就越好。体育课最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是体育起源生活,大千世界到处都是体育素材。所以体育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教的问题。体育课的最大悲哀是体育味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体育评比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