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基金管理业务的模式,指出了在当前抑制商业银行信贷增长的前提下,国外商业银行基金管理业务的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基金管理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婷婷 《科教文汇》2007,(2X):162-162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的自由化以及银行业务多样化时代的来临: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开展货币市场基金业务必然性和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将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金融的自由化以及银行业务多样化时代的来临.本文在分析商业银行开展货币市场基金业务必然性和优势的基础上,对其将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正逐步成为商业银行长远发展的重点业务。深入探究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前景,提出可操作性的管理方法和发展模式,对商业银行加快个人理财业务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晓红  王瑞春 《今日科苑》2009,(20):111-111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重点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与国外商业银行同类业务的差距,并针对此差距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浅析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主要介绍了互联网金融四种主要模式,并且分析了四种模式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然后提出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修订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出发,分别从表外业务风险计量方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以及表外业务信息披露三个方面,讨论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监管的研究现状,借此对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风险监管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秀娟  刘桂清 《现代情报》2005,25(11):174-175
为适应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内资商业银行应从数据集中入手,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作用,运用IT技术,对银行当时的业务模式、营销模式和管理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和整合,打造基于数据资源银行集中、客户信息银行集中、管理信息银行集中、业务流程银行集中、授权管理银行集中的现代商业银行管理平台,使银行成本管理、业务管理。风险管理能力迈上全新台阶,最终实现利用数据信息情报提高内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风险控制水平事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命脉。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授信风险控制正处于探索阶段,在业务经营中,存在着偏重业务扩张、盲目追求发展速度、忽视风险控制、粗放经营等造成银行资金巨额损失的现象,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与国外先进授信管理存在明显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授信工作机制,有效防范和控制授信风。  相似文献   

10.
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负债业务的管理还有待加强,本文从存款负债和借款负债两个方面对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加入WTO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加快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利用全面开放前的这段时间更快更好地发展零售业务。  相似文献   

12.
关于建设“流程银行”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程银行”比“部门银行”有更大的优势,“流程银行”是一种全新管理模式。现在,在外资银行的巨大压力下,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转型是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改革的主导方向。恒丰银行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家自主品牌银行,建立“流程银行”成为通向一流银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效率与治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玉罡  孙振东  刘静攀 《软科学》2011,25(6):92-96,102
从不完全合同理论以及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分析了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效率和治理的影响,并以28家国内银行1995~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整体来看,战略投资者提高了国内商业银行的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但不同类型的银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影响是不同的。对于股份制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能显著提高其效率和治理水平;但对于国有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带来的提升作用有限。另外,对于还未上市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更关注其治理水平的提高,而对于已经上市的银行,境外战略投资者则更关注其盈利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用因子分析法考察中国商业银行效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谭中明  陶羽 《预测》2002,21(2):51-53
效率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加入WTO之后,中外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将集中表现为效率的竞争。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0家商业银行及两家外资银行的效率状况进行了考察,并探讨了提高我国银行业效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根据银行组织治理的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治理制度变革的理论模型,探讨银行股权国际化与治理制度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控股股东与非控股大股东之间的有效制衡关系是实现银行治理效率的有效安排;只要外资股权的制度质量高,并且股权投资者的持股比例超过一定的域值,就可以实现国内商业银行治理机制的创新演化。为确保银行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探索中国特色的银行业公司治理模式,监管层可以增加外国股权投资者的制度质量评估,适当提高持股比例、延长持股年限,促使战略投资者与国内银行形成长期的战略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6.
工作特征不仅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内在动机,而且也会影响到组织的效能和整体竞争力。通过对179名商业银行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员工工作特征的均值较低,其中以技能多样性和任务完整性两个维度最低,工作特征的部分维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因此有必要增加工作本身给员工带来的满足,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为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周辉 《未来与发展》2012,35(8):95-97
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以及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变革营销模式,即由企业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客观必然选择。文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业银行实现营销模式变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迈克尔·波特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法为主线,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特别是保险业、证券业的发展,使商业银行面临的替代品不断增多;而随着银行业逐渐地对外开放,外资银行的不断进入使我国银行业面临更大的挑战;另外,银行监管当局和客户通过供给能力和议价能力也会影响银行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开放,我国银行为了打破传统利息业务的束缚开始进行不断的产品创新,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采用固定效应下的GLS法,运用2003—2008年我国1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外资银行的进入促进了我国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并且效果显著。另外,我国银行的产品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程度、国有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比、不良贷款率和员工薪酬呈正相关,与银行规模呈负相关,与净息差的关系则表现为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个人客户的信用关系和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在全面考察并构建个人信用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测算,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个人信用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便于商业银行更好的开展个人业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