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童谣     
这些琅琅上口的童谣选自"北京新童谣征集活动精华本"《新童谣小学版》,是由北京地区的同学们编写创作的。我手写我心,健康新童谣,你也想来试试吗?  相似文献   

2.
今年“六一”前,北京市在全市1600所小学、1430所幼儿园,包括边远山区、来京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开展赠送《新童谣》图书活动;精选10至20首《新童谣》制作MTV,每天在电视上播出,并在公交移动电视上插播新童谣。中央8号文件下发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各有关单位创新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统计,北京市共向全国征集新童谣近两万首,编辑出版了幼儿和小学生版的《新童谣》,免费发放给全市80万小学生。此外,北京市还举一反三,面向全国征集校园原创歌曲2128首,面向全国征集了614件优秀剧本,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更好的优质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3.
优秀童谣征集活动开始了,欢迎参加!具体事宜如下:一、主办单位本次优秀童谣征集活动,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文明办、河南省文联主办,河南教育报刊社承办。《小学生学习报》、《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和《教育时报》将开辟专栏,择优刊发参赛作品。本次活动不收任何费用。二、征集对象优秀童谣征集面向社会各界人  相似文献   

4.
“五颗星,照天空,天安门,在正中,齿轮麦穗红绸绕,看见国徽挺起胸!”这首活泼明快的童谣,是北京市向社会征集的近2万首童谣中的一首。借鉴北京市宣师一附小等学校的经验,2004年6月2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联合发起了征集新童谣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市1600所小学及1430所幼儿园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这项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征集新童谣19436首。经过精心筛选、编辑、加工、润色,有400多首优秀作品被选进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童谣》一书,这些健康向上、童趣盎然的新童谣已经响亮地传遍了北京市的校园。为此,中央领导对北京市采用新童谣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正>2007年8月4日,东方少年杂志社组织部分小作家协会会员参加了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华童谣"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推广北京编辑出版《新童谣》经验,号召各地结合实际推广普及新童谣,创新更多的品德教育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通知指出,童谣和儿童诗歌具有简洁明快、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童趣盎然的特点,内容健康的新童谣和儿童诗歌对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美好情感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2004年暑假以来,在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过程中,北京市组织广大中小学生、教师、家长开展新童谣的编创、征集和推广普及活动,适应中小…  相似文献   

7.
[作家连线] 刘畅,本名刘永泉,河北保定人.儿童文学作家、著名儿歌作家和诗人.系中国音乐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 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画报》《中国校园文学》《娃娃画报》《幼儿文学》等百余家报刊发表以儿歌为主的各类儿童文学作品、理论辅导和点评文章千余篇(首).曾获中宣部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童谣奖、 河北新童谣奖、湖北省优秀童谣奖、2010年十大网络民谣奖、2010年十大精彩民谣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8.
近期CCTV的《央视论坛》、 《焦点访谈》和《共同关注》栏目分别以"小童谣里大文章", "新童谣,热校园"和"当童谣再次唱响的时候"为题,报道了童谣这种最易被孩子接受的教育方式。一时间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童谣热潮。 何谓童谣?古人曰:"童,童子。徒歌曰谣。"童谣是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  相似文献   

9.
东方少年杂志社和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市西城区作家协会、中国残疾人作家联谊会联合举办的“首届未成年残疾人儿童文学网络文学征文”的获奖作品集《和自己下棋》已经出版。该书收入了全部获奖作品42篇。这些作品全部由残疾孩子写作,其中不乏感人之作。本书的书名选自小作者王晓杰的作品《和自己下棋》,小作者由下棋联想到如何看待人生、面对生活,对人颇有启发。  相似文献   

10.
本刊2001年第一、二期合刊刊发了《新校园童谣31则》以后,引起了很多读者朋友的关注和争议。童谣是非常重要的儿童文化现象,值得每一位父母与教师关注。究竟该怎样看待孩子们口口相传的童谣?譬如,孩子唱一些对大人或学校不满的童谣,是否属于“不健康”?爱唱一些语言不美的童谣的孩子,是否容易变坏?孩子为何那么热心于童谣?父母与教师怎样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童谣?为了全面深刻地认识这一“新童谣现象”,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辟新专栏“童谣大家谈”,欢迎读者朋友踊跃来稿,或谈谈您对童谣的看法,或推荐优秀的童谣。 主持人/孙宏艳  相似文献   

11.
“五颗星,照天空,天安门,在正中,齿轮麦穗红绸绕,看见国徽挺起胸!”这首活泼明快的童谣,是北京市向社会征集的近2万首童谣中的一首。借鉴北京市宣师一附小等学校的经验,2004年6月24日,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团市委联合发起了征集新童谣活动。此次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市1600所小学及1430所幼儿园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了这项活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就征集新童谣19436首。经过精心筛选、编辑、加工、润色,有400多首优秀作品被选进了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新童谣》一书,这些健康向上、童趣盎然的新童谣已经响亮地传遍了北京市的校园。为此,中央领导对北京市采用新童谣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教育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灰色童谣”一度在中小学流传,让老师和家长们颇为忧虑。北京市宣师一附小从2003年夏天开始,就发起了用健康童谣代替“灰色童谣”活动,率先开设了每周一节的《北京童谣》校本课程,并编写了教材。在课堂上,老师教给学生更多优秀的、积极向上的、风趣幽默的健康童谣,并指导学生在吟唱中学习童谣的写法,鼓励他们自己创作充满儿童情趣、反映校园生活、富于时代气息、弘扬高尚情操的现代童谣。在“我与童谣”系列活动中,老师们充分挖掘童谣诵、唱、写、画、演、编、用等特点,使这门课程与学校的其他工作结合,让童谣丰富的内容、简短的文字、精练的语言、活泼的形式成为大人与儿童沟通的媒介,成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本期刊中刊我们推出《新童谣在这里唱响》,旨在通过介绍北京市宣师一附小“健康童谣进校园,唱响师生共同发展的主旋律”的经验,使“童谣”这一德育新途径引起更多的人们关注,并期待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站     
■全国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定于2005年5月至9月面向全国中小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分为三大系列:一是举办“全国新童谣、儿童诗歌、儿童歌曲的征集评选活动”;二是举办“全国少年儿童校园动漫、动画、DV作品征集评选活动”;三是举办“全国少年儿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的征集评选活动”。获奖作品在全国推广,并于年底举办大型颁奖晚会。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少年文艺》创刊30周年,《少年文艺》编辑部于2006年12月22日上午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会议室举行了作家与编辑座谈会。应邀出席的作家有:黄蓓佳、梅子涵、金曾豪、周锐、郝月梅、祁智、饶雪漫、陶亦然、李萍、张晓玲等;出席的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有:章文焙、王泳波:作为嘉宾参加会议的有:奚莲君、顾宪谟、颜煦之、龚慧瑛、薛屹峰、郁敬湘、陈文瑛等;《少年文艺》编辑部全体成员也出席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少年文艺》主编沈飚主持。  相似文献   

14.
小星星俱乐部作文俱乐部会员征集启事同学们:想优先发表习作吗?想和大作家进行亲密接触吗?想使你的课余生活过得快乐而有意义吗?星星姐姐给你一条好建议:快快加入小星星俱乐部或作文俱乐部两个大家庭,成为其中一员吧!获得《小星星》杂志社提供的会徽的精美的会员礼品。会员照片有机会刊登在《小星星》杂志或《小星星》网站上。会员可以优先发表优秀习作,并有机会成为“作文之星”(刊登照片、个人简介和优秀作品)。会员有机会参加《小星星》杂志社举办的各类活动,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见面会,星星姐姐见面会,各类“小星星杯”有奖比赛等。会员…  相似文献   

15.
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是一家成立有20年的出版社,被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良好出版社”称号。2002年,出版新书380种,内容涉及思想品德修养、少儿文学、知识百科及低幼读物等。为了让中小学生度过一个丰富而有意义的寒假,特举办“2003年寒假阅读快乐有奖征文”活动。征文对象:凡在寒假期间,中小学生阅读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推荐的以下任一种图书(当地新华书店有售),撰  相似文献   

16.
2001年第1-2期合刊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发表了《新校园童谣31则》,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近几年对校园童谣的关注有增无减,其观点也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童谣是孩子们自己编的,不可能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也许有些就是孩子们觉得好玩而已,也许有些是孩子消极情绪的发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孩子们可以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释和放松。自我防御机制有时可能是消极的,但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摆脱心理紧张的办法。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新童谣在学生中早就开始流传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但和成年人相比,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只能采取这种调侃的方式排遣和宣泄心中的烦恼。同时,新童谣也给学校、父母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压力,应该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儿童诗人们也要多为儿童创作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的积极、健康的童谣。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第1-2期合刊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发表了《新校园童谣31则》,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近几年对校园童谣的关注有增无减,其观点也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童谣是孩子们自己编的,不可能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也许有些就是孩子们觉得好玩而已,也许有些是孩子消极情绪的发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孩子们可以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释和放松。自我防御机制有时可能是消极的,但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摆脱心理紧张的办法。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新童谣在学生中早就开始流传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但和成年人相比,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只能采取这种调侃的方式排遣和宣泄心中的烦恼。同时,新童谣也给学校、父母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压力,应该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儿童诗人们也要多为儿童创作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的积极、健康的童谣。  相似文献   

18.
请理解我们     
2001年第1-2期合刊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发表了《新校园童谣31则》,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近几年对校园童谣的关注有增无减,其观点也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童谣是孩子们自己编的,不可能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也许有些就是孩子们觉得好玩而已,也许有些是孩子消极情绪的发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孩子们可以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释和放松。自我防御机制有时可能是消极的,但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摆脱心理紧张的办法。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新童谣在学生中早就开始流传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但和成年人相比,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只能采取这种调侃的方式排遣和宣泄心中的烦恼。同时,新童谣也给学校、父母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压力,应该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儿童诗人们也要多为儿童创作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的积极、健康的童谣。  相似文献   

19.
2001年第1-2期合刊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发表了《新校园童谣31则》,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近几年对校园童谣的关注有增无减,其观点也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童谣是孩子们自己编的,不可能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也许有些就是孩子们觉得好玩而已,也许有些是孩子消极情绪的发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孩子们可以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释和放松。自我防御机制有时可能是消极的,但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摆脱心理紧张的办法。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新童谣在学生中早就开始流传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但和成年人相比,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只能采取这种调侃的方式排遣和宣泄心中的烦恼。同时,新童谣也给学校、父母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压力,应该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儿童诗人们也要多为儿童创作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的积极、健康的童谣。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教育》2003,(7):23-24
2001年第1-2期合刊的《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曾经发表了《新校园童谣31则》,引起了社会很大反响。近几年对校园童谣的关注有增无减,其观点也众说纷纭:一种观点认为,童谣是孩子们自己编的,不可能都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也许有些就是孩子们觉得好玩而已,也许有些是孩子消极情绪的发泄。”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孩子们可以借此使紧张的心理得到缓释和放松。自我防御机制有时可能是消极的,但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摆脱心理紧张的办法。另一种观点认为这些新童谣在学生中早就开始流传了,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真实生活。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但和成年人相比,他们属于弱势群体,所以只能采取这种调侃的方式排遣和宣泄心中的烦恼。同时,新童谣也给学校、父母和整个社会敲响了警钟,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孩子的生活压力,应该多与孩子沟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儿童诗人们也要多为儿童创作一些符合时代特征、真正描述儿童天性、表达儿童心声的积极、健康的童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