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化 《中国科技纵横》2011,(22):120-120,127
技术创新程度是衡量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战略。当前我国企业普遍以追求增长速度型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模式,已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从追求增长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模式转变,从主要依赖技术引进向自主技术创新为主的模式转变,已经成为产业转移战略中的一个首要任务。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当前技术创新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以优化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
刘艳 《科技风》2011,(18):245
产业内贸易已成为当今世界重要的贸易形式,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我国也不例外。本文以我国产业内贸易为视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产业内贸易与经济;中国与各国产业内贸易。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和贸易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国海关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基于HS六分位数对我国高新技术九大领域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算,并采用Greenaway方法进一步测算出高新技术产业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产业内贸易,我国高新技术的净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结果显示:(1)高新技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要特征,产业内贸易则体现为典型的垂直产业内贸易;(2)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于几类产品;(3)高新技术竞争力提高很大程度依赖于外资;(4)高新技术产业收入贸易条件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无法解释世界各国之间既出口又进口某一产业的贸易模式。产业内贸易理论以规模经济和产品的差异性为基础,解释了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内在机制,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但是像大多数国际贸易理论一样,产业内贸易理论仍然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企业在开始出现规模不经济的情况下,产业内贸易能否持续发生的问题。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通过2×2的模型分析,认为企业通过范围经济是推动产业内贸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东机电产品进出口贸易在全省外贸总额及全国机电产品贸易中一直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广东机电产品外贸增长方式仍以"粗放式、数量扩张型"为主,这在国际市场风云突变、国内尤其是省内环境、资源压力凸现的背景下,已成为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对珠三角地区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阐述其贸易的主要特征和存在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加快广东机电产品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仇怡 《科学学研究》2007,25(2):255-260
采用Grubel和Lloyd的测量产业内贸易指数的G-L公式,简要评析980-2004年我国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状况。并根据我国25年来的相关数据,以机械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为研究对象,对工业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的作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工业制成品发达的产业内贸易对我国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且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因此,在工业化初级阶段,我国在进口工业制成品的同时,应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模仿和吸收,并逐步创新,以形成具有本国特色的制造业技术,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的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7.
杨婧  周发明  兰勇 《软科学》2010,24(6):20-26
运用GL指数和GHM法分析了1992~2006年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水平和结构,发现产业内贸易已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主要贸易方式,而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运用Eviews5.0对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协整回归和误差修正模型表明,在长期内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制造业产业内贸易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短期内同样存在这种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方差分解给出了两者之间交互影响的具体特征描述.  相似文献   

8.
周辉  王建伟 《科技与管理》2011,13(5):97-101
以我国健康产业的营销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健康产业内企业的营销模式及其局限性,论述了健康产业营销模式创新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从一般创新思路出发,结合产业自身资源状况提出营销模式创新的总体思路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以2002年-2018年中美食用菌双边贸易统计数据,利用Grubel-Lloyd指数和Brülhart贸易指数测度中美食用菌及主要类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发展特征,并对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美食用菌产业内贸易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不同时期产业内贸易对贸易增量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人均收入差异、贸易平衡度和对外直接投资阻碍中美食用菌产业内贸易发展,而经济规模和经济开放度则是驱动中美食用菌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产业内贸易是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密切相关的一种贸易现象,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和产业竞争优势.采取正确的对策促进我国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莹  耿心怡 《科研管理》2014,35(7):27-34
根据联合国贸易数据库统计数据,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现状,采用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不同角度测度和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运用面板数据对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技术产品产业内贸易大而不强,产业内贸易结构不均衡,急需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等产业。中国与贸易伙伴的人均收入差距、技术差距和外商直接投资都是影响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其中人均收入差距和产业内贸易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其余因素根据贸易伙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双边贸易强度、产业结构相似度、出口结构相似度和产业内贸易指数与经济周期协动性的相关性,利用1990-2011年的季度数据建立OLS与3SLS模型对比分析中日经济周期协动性的贸易传递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双边贸易强度、产业结构相似度、出口结构相似度以及产业内贸易与经济周期协动性是正相关的;在经济周期协动性的贸易传导因素中,产业结构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系数最小,出口结构、产业内贸易相似度对经济周期协动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系统中的各产业对石油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消耗。针对我国通过"中国制造"而被动地间接出口石油的现象,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了我国石油被动净出口量的定量计算模型;模型将产业间的经济关联和石油消耗进行了联接,并考虑了国内外石油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中国制造"的石油净出口量占我国石油总消费比例大约为27%,相当于我国从国际市场上所买原油中的约56%在得到政府财政补贴后又通过廉价的"中国制造"被"出口",如果扣除该因素,调整后的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约为21%;影响我国通过被动净出口石油规模最大的产业部门主要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对造成我国大量石油被动净出口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改善经济结构、调整对外贸易结构、提高石油利用效率、适当放开成品油出口、引导国内外媒体宣传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旨在探索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监测评估,深入把握产业运行的现状和短板,优化产业链,合理配置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生产效率,助推产业发展。[方法/过程]以上海信息技术产业为例,对其国际贸易、结构状况,以及产业链安全等进行监测评估。[结果/结论]采用国际贸易评估模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模型、贸易竞争力指数模型、产业结构状况评估模型与监测方法对上海信息技术产业进行监测的创新手段是可行的,可以产生一定积极的产业评估效果。评估结果可为今后的上海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Recent studies fo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gineering goods have highlighted non-price factors as 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n this area. This paper uses both patent data and import-export unit value statistics to show that technical change in product performance is the main factor determining export competitiveness in the European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industry (excluding tractors). It shows that the erosion of the U.K. industry's share in OECD trade, and the rapidly increasing import penetration of the U.K. market, are largely the result of a failure on the part of U.K. firms to update sufficiently the quality,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products. The statistical data are supported by the opinions of U.K. farmers who bought U.K. built machinery largely because of its relative cheapness and the convenience of local suppliers, and foreign machinery primarily for reasons relating to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where price figured hardly at all.Comparisons between the U.K. and West German industries showed that U.K. firms operate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market while West German firms specialise in machinery with a higher technical content and superior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in areas where continuous technical change in product performance is a major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product cycle theory does not apply. Rather, patterns of trade approximate more to the technology gap model.  相似文献   

16.
将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分为商业存在、软件外包、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四种形态,构建测度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统计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设计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综合指数,并通过神经网络方法对2008-2014年我国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进行动态演化研究。结果表明,2013年之前我国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总体上呈现直线稳定上升状态,但由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的超常规发展,2014年以来互联网产业内贸易发展速度开始加快,并超过了稳定区间,需要实施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确保其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对外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参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根本动力是获得贸易利益。贸易利益狭义上是指通过贸易带来的收入提高、产品丰富等福利;广义上指贸易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就业增加及经济增长等动态收益。本文以国际贸易理论及国际分工发展为脉络,结合国外学者的研究,探讨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贸易利益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18.
周经  刘厚俊 《软科学》2011,25(6):16-20,31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对世界范围内的工艺品、视听、设计、音乐、新媒体、出版和视觉艺术共七种文化创意产品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在世界文化创意产品贸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潜力巨大,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发达国家创意产品产业内贸易普遍增强的现实,不断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优势矿产资源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国际贸易的格局和特征,识别中国在产业链各阶段的贸易竞争优势和潜在问题,本文以钨为例,选取了2009—2018年Uncomtrade商品名称中含钨关键词的钨矿和钨精矿、钨酸盐、钨铁合金和钨制品四大类产品的国际贸易数据,构建了国家(地区)间贸易网络,从贸易额、产业集中度类型等角度分析了不同类别钨产品国际贸易的整体格局和演化趋势,并根据C8寡占成员的演化情况选取了稳居寡占名单的国家作为典型研究对象,对其寡占优势、中介控制优势、出口结构等方面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钨产业链各环节均存在少数国家掌握着极大的贸易量的现象;中国具有贸易中介控制力竞争优势的是钨矿,而具有寡占竞争优势的主要是中下游产品,且总体上呈现出“中间高两头低”倒U型特征,同时中国具有出口分散渠道方面较好的优势以及中介控制能力的劣势。中国想要实现与自身资源禀赋和加工生产能力相匹配的话语权,仍需要基于现有寡占竞争力,在精细化产品加工、中介控制能力等方面提升竞争力。此外,本文基于中国各环节竞争优势横纵向对比提出了相关建议,为量化分析钨产业链不同环节存在问题和潜在风险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