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是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技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极大地影响了市场交易效率。本文从技术市场的交易过程和技术商品的本质特性等两方面探讨了技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探讨了技术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成因,包括外生性因素、投资者的信息搜集和处理成本、信息传递过程的知识差等因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与信息咨询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文章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的产生原因、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及在信息咨询业中的表现,探讨了信息咨询服务中抑制和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艾涛 《科技广场》2007,(6):59-60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并不是现在才有的问题,也不是我国独有的问题。按现代金融理论的解释,中小企业融资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不对称”,由此带来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商业银行为降低“道德风险”,必须加大审查监督的力度,而中小企业贷款“小、急、频”的特点使商业银行的审查监督成本和潜在收益不对称,降低了它们在中小企业贷款方面的积极性。不过,在发达国家,非正式的权益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体系、二板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中小企业的融资资本缺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一般性原因外,还有其特殊的一面,主要是经济金融体制变迁过程中,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运行基础不完善所带来的制度摩擦。  相似文献   

4.
孙昕 《情报探索》2008,(2):10-11
利用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文献信息描述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指出了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大学生就业过程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攀 《现代情报》2015,35(4):150-153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施行,2000年以后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开始凸显,近年来由于毕业生人数的持续上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本文从信息经济学视角入手,探讨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国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问题。在阐述信息不对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表现的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进行博弈模型分析,最后提出消除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不对称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经济学的研究。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市场模型中 ,假定信息完备 ,交易成本为零。随着市场形态的变迁与经济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对这个假设条件产生质疑 ,今天 ,信息不对称假设已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假设 ,并对企业管理理论产生影响。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在市场经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 ,企业竞争力的内容不断丰富。但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却没有变 ,那就是降低交易成本 ,减少或利用信息不对称以获得竞争优势。因为不对称信息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 ,对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现代信息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也存在于中学英语的教学当中。这种现象对中学的英语教学带来多层面的影响。对于信息不对称现象产生的影响,如果我们能够合理把控,对中学英语的教学必定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武器装备采办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内容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 ,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 ,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在不对称信息对策研究中 ,通常将对策中占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 ,而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称为委托人 ,不对称信息的所有模型都可以在委托人—代理人的框架下进行。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是人都是有理性的 ,在各种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可能凭借自己的信息优势选择对委托人不利的行为 …  相似文献   

9.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实例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1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发展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核心内容,用来说明在不完全信息市场上,相关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市场运行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作为推动供应链业务、提供供应链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FSP),能够弥补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本研究通过分析手机通信行业FSP在2015—2018年间的供应链业务数据以验证假设。研究发现,FSP嵌入于供应链中,不仅能够获得财务和运营信息,还能够获得产业和供应链信息,以此作为供应链信用评级的重要依据。供应链信息对供应链评级和融资有显著正向影响。FSP根据企业的供应链信用评级对企业提出差异化的信息要求,在有效控制风险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促成融资。本文扩展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在供应链金融中的情境研究,探索了供应链信用评级模型,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入孵创业企业的道德风险长期制约着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融资行为。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的新形势,构建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企业、风险投资三者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三方合作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借助互联网金融能够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融资成功率:当创业企业违约罚金期望值大于违约后的额外净收益时,创业企业必将选择诚信策略;而且降低科技企业孵化器努力成本、降低创业企业的融资目标和提高风险投资的投资预期收益有助于提高融资成功率。而当科技企业孵化器无法对创业企业进行有效监督时,创业企业必定选择投机——创业企业投机风险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有效载体,科技型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引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突破产业技术瓶颈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融资问题一直是阻碍企业成长壮大的瓶颈。究其原因,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经营风险高等特点,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惜贷"或者外部风险投资机构对其投资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借助可拓学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目的在于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科学评价,尽可能降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避免产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解决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Matsuyama与 G-S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错配等变量,系统考察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理并予以模型刻画,进而提出核心命题。利用2003—2018年我国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在测算金融错配指数的基础上,从政策扭曲与金融摩擦双重视角对上述核心命题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发现: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尤其是对企业“创新质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抑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检验揭示,金融错配会通过政策扭曲和金融摩擦这两条路径影响企业创新。本文研究意义在于不仅从微观层面揭示金融错配抑制创新的内在逻辑,同时从双视角进一步剖析金融错配的影响渠道,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信息决策价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宝  吴国芳  辛瑞杰 《情报科学》2003,21(4):420-422
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的不确定性和不对称性以及相应商务决策的风险性,使得信息决策价值成为网络环境下企业核心竞争有力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电子商务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础上,分析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及其决策特性,并通过信息的决策价值传递机制分析,讨论了信息的交易费用和决策价值。  相似文献   

15.
吕博  刘社芳 《预测》2004,23(5):15-18,34
县域经济制度与县域金融制度变迁路径的不对称、县域经济融资困境以及信贷管理体制过于僵化,造成县域金融支持无法满足中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经济的客观要求,进一步使得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受阻基于本文分析,笔者提出了支持中西部县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县域经济与中小金融机构协调成长制度创新、整治县域信用环境秩序和信贷管理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6.
风险投资中委托代理问题与制度安排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乔桂明  卜亚 《科研管理》2004,25(1):118-122
风险投资运作过程中,存在着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委托代理问题。在我国,由于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不规范运作普遍,委托代理问题更为严重。本文从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安排、中介机构的设立和监管体制的完善等制度安排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规范我国的风险投资运作,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Don Lamberton asked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role of information, without expecting to be able to provide tidy or neat answers. The issues he raised have not gone away or been resolved. Some have re-appeared in modified or new form. This paper firs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at the macro-level, starting with the ill-fated ‘information sector’ studies and leading on to current attempts to use neoclassical economics to measure macro-level capital stocks in the context of the debate abou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lso known as ‘wealth accounting’. Wealth accounting has no place for information-as-capital that goes beyond very primitive proxy measures for intangible capital other than human capital. Often, information-as-capital is neglected completely by denoting such capital stocks as ‘enabling assets’ that are assumed to be reflected in what turn out to be unmeasurable shadow prices. Next, an issue mostly neglected by Don Lamberton is discussed – the normative assessment of in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It is argued that neither mainstream economics nor evolutionary economics, information studies, innovation studies and so on currently has an appropriate normative theory of innovation. Increased output, innovation counts, productivity, competitiveness and consumption-related utility (what economists call ‘welfare’) are poor indicators of what really should be measured, which i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impacts of innovation on people’s well-being.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财政科技投入资金的引导、衔接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率对财力不十分丰富的中国有特别意义,本文出发点是突出财政科技投入“引导效率”和衔接功能。在剖析当前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途径:投入过程体现“商业化特征”,评价标准与商业资本项目评估标准衔接,并保持连续性;科技计划设置上突出科技前瞻报告指导作用,使资金配置表达社会意愿。  相似文献   

19.
在孵化器与创投合作过程中,孵化器比创投拥有更多的被孵化企业相关信息.根据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利用博弈理论,对不同合作类型下的管理成本与信息租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较之于外部合作,内部合作时孵化器与创投的管理成本相对较高,而创业企业的信息租相对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浮动的项目报酬比例和信息共享奖励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20.
非对称信息下的创业投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剑东  李湛 《预测》2001,20(4):40-43
创业投资公司的多阶段决策程序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首要环节。经过创投家的筛民责任审查,确定投资双方的股权比例是创投契约的核心内容。本文从创业家的角度,应用信号传递模型解释了创投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分析了分离、混同与准分离均衡,并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