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文章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对发展观提出的问题出发,以经济学,尤其是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以人为本”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社会主义的关系,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理解和把握生态文明的最为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莺要内容.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应注重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人们深入理解和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科学深刻的理论根据,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手稿>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及文明阶段的批判,提出了异化劳动、人化自然、自然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的统一等重要思想.其中蕴含的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在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现实状况下,对于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对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说的缺陷所作的批判性分析的基础上,阐释了马克思的"生态经济人"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与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契合性,提出了"生态经济人"就是追求经济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兼顾自然的利益和人的利益,以实现生态环境的优化及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行为主体的概念。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建立在生态经济学分析基础之上,物质变换断裂理论发现了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业生产必然采取的剥夺自然和人的不道德形式,协同进化则表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任何片面强调"斗争"与"合作"的环境伦理话语都缺乏辩证的方法论基础和恰当的经济学考量。在马克思那里,生态伦理的建构和实现从属于更加广大的政治规划,而在这个政治规划中,生态伦理作为人与自然平等的伦理关系,可持续发展作为代际平等的伦理关系,社会主义作为人与人平等的伦理关系取得了一致的哲学基础,并在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获得了统一。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中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战略选择。国外经济学者对生态补偿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中国对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态补偿定义、机制、制度、补偿额以及区域生态补偿方面,需要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上的,结合传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等理论上的既具有广泛适用性又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外学者有关生态补偿问题论述的基础上,就生态补偿概念内涵、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进行了评述。生态补偿是以经济手段为主,综合运用市场、政策等手段,以调和人类群体间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关系为核心,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的制度安排。环境生态学的"生态服务价值理论"、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外部性理论"、微观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理论是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7.
高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的倾向,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刘国光教授"2005.7.15"重要谈话应当进一步受到关注;其重要价值已经超出了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领域本身,要充分认识到能否坚决纠正经济学"西化"的严重倾向,直接关系到能否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能否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刘国光教授的谈话反映了我国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实现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高校教师对于在经济学教学和研究领域贯彻落实好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确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肩负重要的责任.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形成了融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多元新局面。"五位一体"总布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体现了我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决心。本文立足于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结合十八大的相关精神和部署,来研究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本文在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阐明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并重点探讨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生态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已为绝大多数国内外学者所接受。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本解读看,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社会主义构成了生态马克思主义的逻辑基础。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于认识和解决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以及促进我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学角度看,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寻求发展的思想方法论和经济增长新的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表述的“经济发展”理论,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增长理论。新内生增长理论揭示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是高等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以资源稀缺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整合区内高等教育资源、研究区内市场结构形成机理、合理布局资源配置的空间效应和建立整合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科学发展观推动的创新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经济价值观是马克思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遵循的价值原则,其本质是劳动人道主义的经济价值观。它以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深入探讨了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价值核心、价值原则和价值途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为我国当前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要素和明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成本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经济条件下 ,文化作为资源而非要素参与经济开发与发展 ,因而文化具有成本特性。文化成本的合理与否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应以科学的标准对其进行判定。以此为基础 ,通过对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绩效从文化成本状况审视 ,提出了区域文化成本调控的主体、途径与重点。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学在学科建设、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对经济学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创作更多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更多更高素质的人才,需坚持如下一些原则来深化经济学改革创新:即坚持经济学教育的科学发展与内涵式发展、坚持指导理论的一元化和知识来源的多元化、从本国实际出发致力改革创新与学习借鉴别国经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同时引领经济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5.
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功利观,经济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统一的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分配观,社会主义功利原则和公正原则相统一的经济观,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成为邓小平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简明概括,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的主体内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协调进步思想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世界整体趋向论、社会协调发展论和历史进步主体论等发展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创新的最新成果形成的以人本思想为核心的科学发展学说。科学发展观从哲学的高度审视了历史进步和主体发展的规律,是思考中国社会现实和着眼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实验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经济学科,对传统经济学产生了有力的冲击与挑战。实验经济学认为传统经济学赖以存在的心理假设缺乏科学性,不能有效地解释经济运行中的现实现象。实验经济学倡导以若干经济实验为基础的基本命题作为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对传统经济学进行重新改造和构建。实验经济学在我国的研究刚刚起步,但却显示出远大的发展前景,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杨志 《教学与研究》2007,1(11):22-31
各国经济增长与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之间的矛盾,当前已成为国际性重大问题之一.这一方面说明实践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另一方面说明从经济学理论上阐释循环经济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关于循环经济的文章虽不少,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主流经济学均基本不研究循环经济,非主流经济学虽对循环经济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对国内外循环经济研究进行梳理,同时阐述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的结合,并为实践中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经济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围绕邓小平利益兼顾思想,形成了以“利益兼顾+公有制为主体,多种公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它彻底否定了斯大林经济学或“苏联模式”的“利益服从+纯粹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经济理论体系,邓小平的利益兼顾思想,不仅是社会主义利益关系的理论创新,更是中国政治经济学全面理论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