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欧美诸多大学以iSchool运动为契机对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并开展一系列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本文采用网络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美国26所iSchool院校信息管理专业的教育设置情况展开调查,在与2008年调查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美国iSchool院校的教育规模与专业名称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成为美国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的新定位;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在信息管理专业各层次教育中均有开展;我国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滞后但人才需求巨大;我国应该在明确信息管理专业定位差异的前提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信息构建与信息交互教育,并逐步建立相关课程体系,设置相应课程内容。表7。参考文献40。  相似文献   

2.
基于信息交互的集成服务平台构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信息服务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信息集成服务平台构建与信息交互之间的关系,指出集成服务平台构建需要关注信息交互,分析集成服务平台构建中的信息交互层次,从用户、系统及其内容三个视角以及信息内容、系统界面、资源组织、互动功能、信息整合等五个层面讨论信息交互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信息交互的集成服务平台构建模型。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信息交互和用户需求出现巨大变化,传统信息服务互动交流模式难以适应当前需要。文章尝试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以社会网络关系为核心构建新型信息服务交互模型,并探索信息交互新举措,以改善信息交互效果,提升信息服务质量,实现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分析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的驱动因素,有利于了解用户交互行为发生的机理,从而助力直播电商领域的持续发展。文章以技术接受模型的逻辑框架为基础,结合直播电商具体情境,从信息生态视角出发构建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建模的实证分析方法对模型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心流体验与交互氛围正向影响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意愿,感知风险反之,其中,心流体验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为感知有用性与感知风险,交互氛围影响相对最弱;技术促进性与信息交互意愿对直播电商平台用户信息交互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曾瑛 《图书馆学研究》2011,(9):81-83,24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正在从面向信息资源向面向用户信息活动转变,而用户体验是用户进行信息活动的直接体现。从信息资源构建与整合、交互界面和信息反馈的设计方面构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型,用户与用户的交互、用户与信息的交互是用户体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面向用户的交互式信息服务组织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面向用户的个性化服务中,信息服务机构理应通过与用户的交互。全面掌握用户的个性化特征与需求.以提供全程化的信息服务。本文从信息资源共享到面向用户的交互式服务发展分析出发,研究了交互式服务的实现基础与面向用户的交互式服务平台的构建,探讨了基于交互式信息服务的业务拓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探讨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之间的关系,对于精准把握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的信息需求及信息提供方式,进而提升公众风险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对已有风险信息寻求及信息交互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上探索健康风险认知情境下信息交互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变量。[结果/结论]用户健康风险信息交互行为受用户个体特征、健康风险认知、情感、信息充分性、知觉信息收集能力以及信息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由这些相关因素建构的健康风险认知与信息交互行为关联模型,从表层、认知层和情境层揭示出用户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和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   

8.
通过服务方式的不同,探讨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特点,以及模式中的交互关系与信息传递过程.针对信息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将信息聚集机制集成到信息服务模式中,构建面向交互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以加强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中用户、信息服务人员、信息资源、系统平台之间的有机联系.  相似文献   

9.
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信息服务系统具备社会系统的特性,是以信息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流为主要任务的社会交流系统;信息传递的基本模式是传递、交互与反馈;用户在信息传递活动居于主导地位。从传递、交互和反馈三个维度分析信息服务系统信息传递机制设计需要考虑的基本信息传递模式,指出分布式环境下应该重新定位信息系统在信息传递中的角色以及用户在信息系统和信息传递中的角色,充分研究信息、用户、系统在信息传递、交互、反馈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设计合理的传递、交互与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网站上迅速得到有用可靠的数据变得越来越困难。本文着重从需求调研与分析、数据库、版面、导航系统、检索系统、交互功能、安全性等方面论证了如何运用信息构建的理论方法对传统的网站系统进行信息构建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探讨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信息人相互作用的范围、纽带、方式和效果。指出相互作用范围包括种内相互作用和种间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纽带主要有信息资源流转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竞争和合作是信息人相互作用的两种基本方式,相互作用效果类型多样且分布具有偏利、偏害、同质互利、异质互利、同质互害、异质互害等多种情况。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具体阐述信息人与各个信息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信息人与信息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规律,认为信息生态因子对信息人的作用遵循综合性规律、非等价性规律和木桶效应,信息人对信息生态环境的适应方式主要是学习,适应范围遵循耐性定律,信息人对信息生态因子的改造必须连锁进行,且根本在于改造信息本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虚拟社区的信息互动作为社区成员交流和开展社区活动的主要运动表现形式,是社区信息利用和再生的有效途径,也是社区信息功能的凸显,深入了解和有效把握虚拟社区信息互动机理,对促进虚拟社区信息互动的良性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信息运动过程视角,从信息互动的触发、信息互动的放大、信息互动的持续和信息互动的转换等方面揭示虚拟社区信息运动互动机理。[结果/结论]虚拟社区信息互动表现为一个过程,信息互动的触发、放大、持续和转换4个阶段组成一条因果链,虚拟社区成员间信息互动的深化有赖于对信息互动过程合理引导与控制。  相似文献   

14.
信息港建设与信息服务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庆  林彩红 《图书馆论坛》2000,20(6):75-76,69
信息港建设与信息服务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丰富的网上信息、四通八达的网络、直观快速的检索、传递和反馈机制、功能改进有线电视网和方便快捷的电子商务功能的信息服务发展拓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信息服务也对信息港建设起推动、促进或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实质是图书馆与用户进行信息交换的互动过程,其信息互动效果直接影响信息服务质量。分析高校信息服务中存在的互动关系,探讨控制及提高信息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信息生态理论研究发展前瞻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论述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内涵,分析信息生态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指出要在系统观、平衡观、互动观和人本观指导下对信息生态理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冰  卢爽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2):56-59
首先分析网络环境中信息交互与用户信息体验,剖析用户信息体验层次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形成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并进一步研究体系的构成维度和指标要素。  相似文献   

18.
探讨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范围、实现途径、形式、效果和作用程度,论述信息生态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范围包括同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和异类因子的相互作用,其相互作用是通过信息人间接实现的,有一对一交互作用、一对多同时作用、多对一同时作用、多因子链式作用、多因子环式作用等多种形式,作用效果包括相互限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替代,在相互作用力度、影响程度、作用效果方面都存在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19.
竞争信息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综合研究信息质量领域现有研究成果和竞争情报工作具体特点的基础上,系统地描述竞争情报人员搜集和验证竞争信息的思维活动过程,分析竞争信息间内在关系;构建了竞争信息的符号模型,量化竞争信息质量评价的关键指标,提出便于实践的竞争信息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