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省图书馆藏宋荣六郎刻本《抱朴子内篇》二十卷,是现存最早、篇目完整的版本。在梳理其版本及文献情况的基础上,考订此书为覆刻本,对宋代刻书业研究有参考意义。宋荣六郎本与敦煌写本、《道藏》本《抱朴子内篇》关系密切,为后世通行本的祖本,其文字内容优越之处众多。作为一个讹误较少、文献完整、刊印最早的版本,宋荣六郎本对《抱朴子内篇》文献整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文献校勘与辑佚价值。  相似文献   

2.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是产生于宋元之际的唐宋诗歌选本,其中大量诗作仅见于此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向为学界所重。该书的校勘及版本研究,已有学者加以探讨,但由于日本成篑堂文库的藏本尚未得到调查,故仍留有余地。笔者旅日期间对成篑堂文库所藏元刊残本以及前人未曾利用的龙谷大学所藏室町注本进行了调查,多有所获。经过全面校勘,楝亭本包括明抄本的古本来源及相关文字的改动得到了具体清理,使对该书的异文取舍得到了版本依据。成篑堂藏本与北京大学藏本同一系统,然刊刻较早,故有不误之处,且有三卷可补前者之不足,使元刊本的文本面貌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现。本文通过校勘证明,龙谷大学藏本是一个新发现的版本系统,文本面目独特,颇具校勘价值。可以认为,通过这两种稀见版本,特別是龙谷大学藏本的利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文献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徐昕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1):34-40,F0002
本文从版刻特征、版本种类、刻本与文渊及文津两种阁本之对勘、刻本递藏源流四个方面,对南京图书馆藏明正统八年(1443)刻本《省愆集》进行论述考证,认为此书作为四库底本,反映了两种阁本所据底本之差异,揭示了该书在四库学研究领域的文献及文物价值。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图书馆藏宋刻百川学海本《茶经》,是现存最早的《茶经》版本之一。该书不仅镌刻精美,其钤印更是朱墨灿然,具有很高的版本价值和艺术价值。该书的收藏者中,不仅有程邃、金农、张大千等艺术大家,也有唐岳等藏书名家。书中的钤印有助于考证收藏者、理清递藏关系,可证收藏有绪,从而更加凸显了该书的版本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澜阁《四库全书》劫后四分之三是重新补抄,其中大半为丁氏据民间藏书家藏本补抄,文澜本的特点与价值主要在此。文章就丁氏补抄的经过及与四库本进行了优劣比勘研究,得出丁抄本许多书内容上较四库本完整,尤其是忠实原书,不加删改,在文献价值上要胜过四库本;同时,也有其漏抄、版本不及四库本、抄写校勘不精等缺陷。  相似文献   

6.
邵颖涛 《图书馆杂志》2014,(2):109-112,104
《金刚般若经集验记》是一部中土失传的盛唐小说集,成书后遂流传日本,在日本存有宝永二年写本、石山寺本、黑板胜美氏藏本等版本,又为日僧升堂和南传抄刻印,终为《卍续藏经》所收。此书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文献价值与辨伪功绩,辑录唐失传志怪集《金刚般若经灵验记》十五则、《冥报拾遗》十则,保存珍贵的小说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对北京大学藏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的专题考察,力求对其所属的日本刊《史记》古活字本版本系统的刊刻过程、版本特点、底本来源以及版本价值与地位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河北大学图书馆藏《天春园方志目》四种稿本为研究对象,全面介绍了《天春园方志目》四种稿本的版本年代、版式、内容、校改方式、校改特点以及各种稿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并将其与传世刻本进行对比,分析该稿本具有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图书馆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本《周易辨录》,《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为“四库底本”,业界确信无疑,且有文章论证。经研究发现,此本与翁方纲所作提要有矛盾,继而与文渊阁、文津阁等四库本比对,内容差别甚大,基本认定此本非四库底本。遍查海内外藏本,发现中科院图书馆藏吴玉墀进呈本与四库本同,此本即为四库底本。此重要发现使之得以正本清源,为研究者提供巨大帮助。在遍览海内外藏本的基础上,将《周易辨录》版本源流进行了梳理,通过比对,对藏于中科院图书馆及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版本进行更正。山东省图书馆藏本虽然不是四库底本,但作为三大进呈本之一,经藏书家李文藻、周永年先后收藏,李文藻批校题跋,清初南洙源点阅,加之金彩集参,具有独特的价值。经考证,确定了其准确版本,更正了山东省图书馆著录错误。  相似文献   

10.
《渚宫旧事》是研究古代湖北地方史志的一部著作,具有不容忽视的文献价值。本文试图详细梳理该书的内容及版本,并在此基础上重点考察南开大学图书馆藏两部《渚宫旧事》稀见抄本,参照该书其他抄、刻本,对这两部抄本的版本异同、递藏及批校情况等做校勘学的考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