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与教学实际,巧设"主线式"情境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观念、品质和能力会在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技能与方法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提升,因此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与学科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以"二氧化硫的性质"的教学为例,展现如何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3.
追溯化学发展历程,有助于创设问题情境、回顾学科发展、培养科学精神,从而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进行教学实践,设置"纵观当代,感受学科价值""回顾近代,树立科学态度""追溯源头,体验科学探究"三个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历史问题情境中发展社会责任、科学态度、科学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4.
从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创设实际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境,采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等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参与性学习,使其在探究性学习中增进对化学学科的理解,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最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框架》中第一次提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认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科学素养在化学课程中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学生通过普通高中阶段的化学教育,在"科学认识与观念"、"科学思维和方法"、"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体要求,即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生活化问题教学是一个必备途径。本文从生活化问题教学的内涵、意义和实施措施等方面来阐述如何通过生活化问题教学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6.
新一轮课程标准的修订中提到,教育工作者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对课程进行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高中生物是一门重要的探究性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让生物理论知识与探究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加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授课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本文结合案例,阐述基于学科核心视域下高中生物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核心素养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热议的话题,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十分关键,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正确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措施。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需要注重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锻炼和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本文主要针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原则和策略进行具体探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解决遇到的真实问题,能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正中学通过"学生公司"和"模拟人大"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把课堂理论知识和生活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让核心素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9.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科思维,帮助学生构建学科情感,促进学生积极探究、创新,引领学生个性化发展.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内容设置要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融入生物学教学中.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实践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丰富生物教学资源、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以此切实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课改的关键环节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把握学科的价值体系的内核,提高学习效果,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不同的学科其核心素养不同,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初中科学学科教学也是如此。采用学科融合的方式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科融合的方式可以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提高。对学科融合教学进行了探究,在对相关概念的介绍后针对学科融合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分析包括学科融合中存在的不足以及不足的成因等,接着介绍了中学科学教学中学科融合的具体措施,和广大一线教师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11.
<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 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新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深度教学追求发展性教学品质,重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有利于使学生在认知能  相似文献   

12.
结合教育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对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生活情境、物理实验、学生活动等方面优化“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学生科学思维的建立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3.
<正>培养科学精神是各个学科共性的素养要求,也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研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目标,从中我们能进一步分析出科学精神兼跨人文学科与科学学科,其内涵包含求真精神、实证精神、务实精神、思辨精神、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延展这些精神将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中,笔者借"人如何与水和谐相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要通过多种化学实验,向学生准确传达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和科学精神。而高中化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对学生多种学习能力、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实现更高视野的自我发展。本文主要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化学实践情境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正>在核心素养引领新一轮课改的教育新时期,学科核心素养已成为学科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虽然道德与法治课程学科核心素养尚未颁布,但新修订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凝练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意识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业已成为中学政治课程的改革风向标。但是,仔细审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意识核心素养,在课程评价过程中显性的测量不仅难以把握,反而更容易走向"假大空"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6.
<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而时事学习是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助推器。道德与法治教学可借助科学有效的时事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在教学中,我尝试了"让时事学习成为一种常态、养成深度学习的习惯、建立与课本知识的相互依存关系"三种策略。一、时事学习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助推器(一)时事学习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今后一段时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所以,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核心  相似文献   

17.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供了启迪。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节"感受生命的意义"为例,指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做科学精神的学习者;遴选教学素材,做科学精神的引领者;优化教学目标,做科学精神的崇尚者;细化教学过程,做科学精神的践行者;善用课堂评价,做科学精神的捍卫者。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贯彻落实到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学生培育的方向,"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最根本的育人宗旨。承担思想政治教学任务的班主任可以结合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立足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和政治认同四个维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给班级文化打上政治核心素养的底色。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70):136-137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对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含义也有了更加深入的解释,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主要由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四方面组成。文章基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核心素养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旨在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贯彻落实,使学生形成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  相似文献   

20.
"核心素养—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是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中四个环环相扣的链条,其中单元教学被视为培养学生学科能力、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举措.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时,不应只是简单重组教材内容,应真正从学生出发,围绕学科大概念确定教学主题、单元教学目标,并科学设计教学过程,从而帮助学生体验学习、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