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为研究个案,结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传播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析了该节目成功背后在内容、形式、传播、营销等环节上体现出的创新之处,提出了全媒体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观察类真人秀将个体本属于“后台”的日常生活搬上“前台”展演,建构了透视现代社会两性关系与代际差异的影像文本。节目以性别作为内容基点,通过赋形社会生活中的两性话语与性别意识形态,映射了女性支离的生存状态。观察类真人秀还为代际间差异化的价值观提供了表达的媒介空间,进而以亲子两代的间接式互动为手段,做出了弥合代际鸿沟的积极尝试。藉由对现代人婚恋焦虑的刻意强调,节目转移了大众对阶层差异的关注,通过激发共情的劝慰机制,观察类真人秀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社会中情感的失序,发挥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真人秀”作为越来越受欢迎的电视节目,虽然形式居多,但真正具有影响力的节目却不多。《奔跑吧!兄弟》以电视节目黑马之势,成为2014年度最具话题性和关注度的真人秀节目,以此看到我国真人秀节目本土化创新的一大进步。本文以《奔跑吧!兄弟》为研究对象,分三章论述。从节目的整合式创新、节目理念、节目定位、竞技环节、节目内在价值、节目传播和经营角度分析创新之处,具有研究的代表性及节目创新的现实意义,进而为其他真人秀节目的创新,电视节目策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档户外竞技类真人秀节目在类型选择、节目制作与文化传播的分析比较,探索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未来的发展趋势与突破路径,即重视创新、注重本国优秀文化内涵的传播、优化节目制作。  相似文献   

5.
欧文·戈夫曼以人际交往中的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比作舞台上的一种“戏剧表演”,进而提出了“拟剧理论”.本文在“拟剧理论”的视角下,以《爸爸去哪儿》为例,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呈现出前、后台位移;“舞台设置”促进节目“戏剧缜密”加强;“剧本期望”反常,角色冲突带来戏剧反应;“不协调角色”合理利用,网络运用增强宣传效果等特点,由此需从精准节目定位,突出摄制重点和增强节目真实性,彰显真人秀特点两方面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6.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真人秀节目的制作和传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节目在内容、形式、传播、营销等方面的创新之处,提出新的媒体环境下真人秀节目的创新之道。  相似文献   

7.
从成功移植正版国外模式到设置规定的传播情境引发戏剧冲突,从狂欢仪式下的夸张表演到去多元互动的传播模式,《中国好声音》一夜爆红、名利双收。它通过设计别出心裁的节目规则,为荧幕上此起彼伏的情节高潮埋下伏笔;它通过打破前台与后台的区隔遮蔽,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窥视欲望。它标榜着音乐与梦想的美好导向,迅速建构了良好的节目品牌形象,并收获了制播分离带来的共赢互利。  相似文献   

8.
王紫薇 《视听》2016,(7):81-82
近年来,国内各大电视台以真人秀节目为核心展开市场竞争,真人秀节目先后从节目形式和节目质量两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竞争力。如今,正确把握受众心理、满足受众需求成为节目提升收视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第二季节目为例,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对节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节目从明星加盟、选手后台展示、现场角色扮演、新媒体全方位互动四个方面展开实践,成功满足受众好奇、个人认同、内心互动、社会互动的需求,并逐步引导受众情感投入,增强受众黏性,从而获得了较高收视率。《欢乐喜剧人》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对我国真人秀节目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鑫婷  李璨 《今传媒》2016,(5):106-107
我国真人秀发展经历了起步到竞争的激烈状况,真人秀节目制作存在同质化、制作层次低等问题,我国真人秀真正的革新需要从制作摒弃恶性竞争意识和战略,潜心细分和创新形式;从历史文化内涵中挖掘养分,打遣鲜明特色节目;注重用户体验,真正拥抱“互联网+”;人才创新、制作套路创新等方面入手,从欧美及韩国真人秀中汲取养分,从自我的发展中剖析改变,才能真正进行良好传播.  相似文献   

10.
音乐真人秀节目源于欧洲,后流传到我国港台地区,21世纪初,随着我国和欧洲的经济文化不断深入交流,西方文化在我国得到更多传播,音乐真人秀也是在这一时期传入我国,并迅速在大众文化中占有一席地位.音乐真人秀节目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对大众审美情趣产生了影响.媒介是音乐真人秀节目的传播工具,新世纪以来,各种新媒介的产生为音乐真人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各电视台相继推出多档明星真人秀节目,电视受众群体激增,其中娱乐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尤其火爆。然而,在获得关注的同时,娱乐类真人秀节目也暴露出版权争议、过度娱乐化以及同质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提升我国娱乐类真人秀节目品质、对节目进行创新是目前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娱乐类真人秀节目现状进行了总结,结合实例对近年娱乐类真人秀节目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娱乐类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对我国娱乐类真人秀电视节目创新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档从韩国引进的明星音乐真人秀节目,湖南卫视《我是歌手》基本依照韩国原版制作模式,但又有所创新。在节目形式上,赛制调整、升级节目悬念、舞台灯光设计等元素有效提升节目观赏性;在节目内容上,歌手身份和表演风格日趋多元,满足多层次受众需求。在同类明星真人秀节目中,湖南卫视《我是歌手》为我国其他电视台引进国外节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价值,但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3.
英国学者Annette Hill在《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一书中曾指出:表演与真实性是一对孪生问题,因为在通俗事实电视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经常构成真实性视觉证据问题讨论的框架。①那么观众到底怎样看待真人秀节目的表演?他们评判节目参与者表演真实与否的标准又有哪些?笔者对目前喜欢看我国电视荧屏上较为知名也具有一定争议性的三大类(音乐选秀、冲关竞技类、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的观众进行了深访。从深访结果来看,节目类型的不同导致了  相似文献   

14.
刘金  李强 《声屏世界》2017,(2):39-40
《我们向前进》将政治传播融入真人秀节目中,是一种创新.在时下政治传播出现"非传播"现象之时,在真人秀节目引起审美疲劳的状况下,对政治传播和真人秀节目无疑都是一种良性变革.这种变革在城市台面前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并给城市台媒体人带来诸多期待.  相似文献   

15.
李翔 《新闻通讯》2014,(1):16-18
湖南卫视引进韩国MBC电视台的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一经开播就取得了较高的收视并受到了观众的热烈追捧。这档源于韩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中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为电视荧屏创新热点,主要得益于节目在参与者选择、主题设计和传播效果三个方面的创新。而面对加强版“限娱令”的到来,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内容生产方面必须要重视为参与者和观众制造有创意且有正确价值取向的“体验”,这样电视真人秀节目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6.
真人秀节目以电视媒体为介质,突出的是纪实性、冲突性、游戏性.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目前在内容生产领域出现种种危机,应大胆突破常规,锐意创新. 传播生态变化中的真人秀节目 2013年,《爸爸去哪儿》播出后,国内出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热,各大媒体看到了蕴藏其中的商机,各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纷纷出台.但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陷入了一个怪圈:一家电视台引进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在取得不俗的收视后,各家卫视便一拥而上进行效仿.于是明星亲子互动节目、明星跳水竞技节目、明星旅游节目充斥荧屏,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外的真人秀节目模式逐渐被移植到我国电视荧屏,广受追捧。《舞林争霸》作为我国第一个真正以舞蹈为主题的平民真人秀节目,其在创新方面的举措可圈可点。通过以东方卫视《舞林争霸》为例,分析目前国内真人秀节目的现状、移植类节目产生的背景以及该类节目的特色,探讨从国外引进的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移植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8.
王洁非 《传媒》2018,(10):57-59
《幸存者》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2000年推出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并于次年摘得艾美奖,是美国乃至全球电视界的"现象级" 综艺节目.目前,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节目的版权,中国中央电视台也购买了前两季的版权.可以说,作为一档全球影响力和知名度较高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幸存者》的传播策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其所提供的范式,对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对此,本文以《幸存者》为例,结合中国真人秀节目发展现状,探讨美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传播策略与启示,以寻求一条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转型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2015,(22):51-55
当前对真人秀节目的功能认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真人秀节目只是简单地娱乐和消遣的样式,真人秀节目中的偷窥和隐私的特性也常被研究者作为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表征进行抨击。但是四川卫视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的实践研究证明,知识为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新提供新鲜的主题元素和创作空间,并通过知识的娱乐化表达实现了"娱乐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节目颇为活跃。本文拟从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切入,考察表演类选秀节目的发展轨迹。表演类选秀节目遵循创新扩散的S型曲线规律,在相互的碰撞和交融中不断挖掘二次创新元素,在追求差异化创新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制作理念和节目特色,由此推动节目迈向更高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