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选取最佳含量的短切碳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精密预成型工艺、固化工艺等关键技术制备的碳纤维增强型摩擦材料,使用MM1000-II摩擦磨损试验机模拟不同工况对其进行摩擦性能、抗衰性能及磨损率试验。实验表明该摩擦材料摩擦系数受外界工况条件影响小,磨损率小、不损伤对偶。碳纤维含量为15%时,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计算分子动力学方法正在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研究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镍铝合金作为一种典型的有色记忆合金,长期以来在材料的强度、轻重、高温以及结构方面是一个重要的候选对象.镍铝系统已经在理论上和实验上被研究了许多年,被公认为是一个标准合金系统,研究钛镍等一些更复杂的系统可以镍铝系统为基础.在这篇文章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高温液态的镍铝合金的结晶进行研究,得到了大量的微结构数据.  相似文献   

3.
腐蚀下浸渍石墨材料的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箭发动机涡轮泵石墨密封和核主泵水润滑石墨轴承为应用背景,针对浸渍石墨材料,研究烧制工艺和销盘配副下的摩擦磨损.通过控制工艺主参数烧制温度,制备了3种石墨化程度的试样;销盘配副试验结果表明:干摩擦状态下,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加,试样的摩擦系数降低、磨损率增加;在腐蚀环境下,石墨化程度小的试样在pv为30时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较未腐蚀时变化不大,随着石墨化程度的增加,试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均增加,磨损量约为无腐蚀情况下的2~3倍;随着声口值的增加,石墨的磨损率显著增加,摩擦系数降低.研究得到的基础摩擦学数据为密封和轴承浸渍石墨材料和工艺的选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种新型的离心喷射沉积(CSD)成形技术制备了Ti—48A1—2Mn—2Nb金属间化合物,较系统地研究了该合金的微观组织结构以及室温拉伸、压缩和断裂韧度等力学性能,探讨和研究了该合金制备过程中形成的孔隙、特殊层片状组织及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试结果表明,CSD制备的金属间化合物的孔隙率在2%左右,热等静压(HIP)有效地消除了合金在喷射成形制备中产生的孔隙,致密度达99.6—99.9%。性能研究结果表明,CSD制备的Ti—48A1—2Mn—2Nb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拉伸、压缩和断裂韧度等性能,尤其是压缩性能和断裂韧度值,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法、浸浆缠绕法和贴胶缠绕法3种工艺制备了汽车用离合器面片,研究了3种工艺对离合器面片的摩擦磨损性能、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溶性酚醛树脂工艺制备的离合器面片耐热性好,摩擦系数大小适中、热稳定性好,磨损率低,硬度、孔隙率适中,而且剪切强度和断裂应变最大,综合性能最为优异。  相似文献   

6.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中低温化是其商业化的必然趋势,阴极材料是其中一个关键材料.本文采用凝胶浇注法制备了Ba0.4Sr0.6Co1-xFexO3-δ(x=0.2、0.4、0.6、0.8),对其孔隙率、收缩率及电导率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大,坯体收缩率逐渐减小,孔隙率增大,电池电导率降低.x=0.2时,材料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直接利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材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电极的实验,并研究了影响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因素。先通过一步搅拌加热法制备MOFs材料,并添加碳材料改善MOFs材料的导电性能,进而提升电化学性能;再以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产物的结构与形貌进行表征,并用循环伏安法、恒流充放电法进行相应的电化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MOFs材料为片状结构,加入不同的碳材料后MOFs电极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其中加入石墨烯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不同浓度的前驱体、石墨烯的用量以及不同的反应条件均会影响MOFs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结果为直接利用MOFs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添加不同含量的稀土氯化物LaCl3,制备了纳米晶体镍,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环境扫描电镜(ESEM)观察镀层的微观组织和结构.结果表明:添加LaCl3可以明显提高镀层表面光洁度、耐蚀性能,在加入1g/L LaCl3时,镀层具有最佳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9.
边永平 《高中数理化》2004,(5):41-41,F003
关于钠、镁、铝、铁、铜等几种金属的知识在化学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是考题取材的重点.现将几种金属归纳复习.1 知识网络1)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镁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3)铝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4)铁及铁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5)铜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2 主要考点分布①Na与水反应的现象;②Na2O2的性质及用途;③NaOH、Na2CO3及NaHCO3的性质与用途;④MgO、Al2O3的性质与用途;⑤Al2O3、Al(OH)3的两性;⑥Al(OH)3的用途;⑦铁三角间的转变;⑧Fe(OH)2的制备;⑨焰色反应;⑩Cu(OH)2的性质;金属的冶炼;有关计算:a.Na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11.
摩擦力与摩擦系数的几点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摩擦力与接触面积及正压力的关系,干摩擦与湿摩擦的区别与联系,摩擦系数与接触时间、平滑程度、润滑情况、滑动速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谈谈摩擦力     
摩擦力是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之一,在物理教学中,发现学生学起来感到吃力,对相关的问题也元所适从.从摩擦力的概念、分类、产生的条件、方向的判断、大小的计算、对运动的影响及在不同参照系下做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物体表面微观状态,从引起摩擦的剪切、吸附及耕犁作用出发,对古典摩擦理论进行了完善,为新的防摩擦、磨损技术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4.
黄东 《高教论坛》2004,(2):133-135
本文探讨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方向和大小等几个问题,并讨论了摩擦力做功与摩擦生热。  相似文献   

15.
摩擦力是高中物理中的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力。摩擦力是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一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趋势的力。但学生在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上却常常存在一些误区,常见的有以下十种情形。 误区一: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静止的物体间没有摩擦力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摩擦力实验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由于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在概念、存在条件和作用效果等方面都很相似,所以。通常人们都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认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同一类力,把它们都归属为摩擦力,而实际上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力。本文从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对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给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做功特点及做功过程能量转换差异,从而得出结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力,即静摩擦力是一种非耗散力而滑动摩擦力是一种耗散力。  相似文献   

18.
细说人走路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不少人讨论人走路时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但不是很详细.本文则在人能不能匀速前进和人行走时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以及什么力做功这三个方面从人的运动机理来详细讨论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焦鹏 《物理教学探讨》2005,23(14):41-42
摩擦力的产生、作用及方向,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难点。实践证明,突破这一难点,只有紧扣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二力平衡知识,才能较好地澄清一些糊涂观念,获得正确的认识。就此,我举一例试加分析。例如图1,叠放在水平面上的A、B二物体,有力作用于B,试分析下列三种条件下摩擦力的表现情况。(不计空气阻力)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 对摩擦现象,学生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在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接触面之间压力大小关系的过程中,体验如何就探究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同时在"制订计划"环节中认识控制变量的意义和方法.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诸多表现中让学生探索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体验把所学知识用于实际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三维课程目标的均衡体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