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是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后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对罗霄山片区S市四个县义务教育发展差异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城镇化进程加快加剧乡村学校空心化,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困难较大。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应激发乡村学校的内生发展动力,确立教育经费的法律保障,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与改革协同创新。  相似文献   

2.
县域义务教育在由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过程中,面临着财政投入不足、城乡师资等教育资源配置失衡问题.重软件、重群众满意度、重教育质量是优质均衡的重要特征,探究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实施策略,是我们当前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江苏省义务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均衡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城乡教育经费差距大、城乡师资水平差距大和教育办学条件差距明显等问题,要在2020前完成全省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任务,必须对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找出相应对策,以期达到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促使义务教育面临由实现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过渡的新挑战、新机遇,吕梁市作为消除绝对贫困实现小康目标的革命老区,大力兴办教育,谋求全面振兴的发展新区,如何探索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进而推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是一个不容回避、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本文立足吕梁实际,汲取先进经验,前瞻国际视野,重点从办学机制体制改革、优秀师资培育培训、优质均衡标准把握等几个方面,探析吕梁市迈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现实路径,为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经验交流和工作推进会于6月24日在山西省晋中市召开。会议重点推介了晋中市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先进经验,还交流了山西省、天津市、河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岛市、广东省惠州市、北京市顺义区、河北省曲周县等地在统筹城乡义务均衡发展、开展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施改革试点等方面的做法,并实地考察了晋中的学校。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是公共资源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当前义务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取向、城乡财政投入的不平衡以及教师资源的不均衡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调整城乡中小学校布局、加强农村职业和义务教育的衔接、改革财政中的转移制度和均衡师资配制是保证教育资源均衡化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揭示问题,解析根源,从政府责任、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管理创新、机制构建、师资培养、助学体系等诸多方面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以加快缩小客观存在于城乡、区域和学校间的教育差距,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让所有的孩子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揭示问题,解析根源,从政府责任、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管理创新、机制构建、师资培养、助学体系等诸多方面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以加快缩小客观存在于城乡、区域和学校间的教育差距,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让所有的孩子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和促进教育公平,既是推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义,是改革开放的成果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促进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本刊编发的这组文章,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揭示问题,解析根源,从政府责任、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制度建设、管理创新、机制构建、师资培养、助学体系等诸多方面提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以加快缩小客观存在于城乡、区域和学校间的教育差距,切实贯彻素质教育原则,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让所有的孩子不但"有学上",而且"上好学",在同一片蓝天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0.
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解决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与缩小区域间发展差异的主要政策.我国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翻度中存在着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小.义务教育资源配王不均衡.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机,义务教育转移支付被挪用、截留等问题.对现行制度进行优化与重构,需要做到:加大专项转移支付力度.使之成为义务教育经费的穗定来源;改革转移支付制度,均衡地区教育投入;借鉴国外经验,完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专项的计算方法;健全法律保障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