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抓住辐射全篇的主问题是破解当前语文课堂漫无边际、肢解文本等诸多问题的法宝。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紧扣联系点,"问"出内在体系;要紧扣辨析点,"问"出言语智慧;紧扣核心点,"问"出豁然洞天,这样才能在精心设问中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2.
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发展性教学的方法,“三问三学”是问题教学法的一种校本化操作模式。“三问三学”即是将课堂教学过程分为“以问导学”、“自问促学”和“设问测学”三个环节,旨在以问题为栽体,以思维为核心,更好地整合课堂,提高学生参与度。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教师要善于以学生对文本的"元认知"为原点,创设有底气、有序、有质的课堂"问场",让学生有问、会问、乐问;要珍惜每一个问题,以"问"为教学契机,引学生之问与文本核心段落、核心词语、核心人物、核心思想融合,在融合对话中走向对文本的深度理解;要精选核心之问,以"问"为翘板,导学生之问促思辨与讨论、集中与拓展学习活动的开展,在开展体验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就能在融合文本核心等"问场"的构建中,释放语文课堂的"问能"。  相似文献   

4.
"问题导学"是以"问题"为载体,开发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一种教学范式。"问题导学"具有激励、导向、唤醒功能。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积极"问学",在互动对话中积极"合学",在问题拓展中积极"延学"。通过"问题导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学力。  相似文献   

5.
设问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紧扣目标、明确方向、精心预设,在文本关键处、学生矛盾处、课堂生成处进行有效设问。当然,在具体设问时还要注意问题的表述,注意问题的趣味性及提问后的及时评价。  相似文献   

6.
<正>在创设高效课堂,学习并应用导学案的先进教学理念引导下,数学课堂显得更充实,更有活力。从2014年9月份开始应用导学案至今,在一学年的时间里,我对导学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我认为"学贵有思",教重在引,设问导学,"问""导"是关键。设问导学是教师在新课实施中,将学科知识问题化,以问题引导,促进学生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学习,通过解决问题获得知识技能,进而提高学习和思维能力,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谈谈应  相似文献   

7.
践行"一课一得"教学理念,紧扣部编版教材单元导语和文本文体特点,立足单元主题要求,设定目标重难点,让阅读教学目标更明确。采用主问题牵引课堂,精准导学,问题引领突出重点,层层推进突破难点。课堂小结强化重点,设置任务提升能力,围绕目标读写拓展,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结构,让学生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8.
"导学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绽放精彩",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一是要立足于文本特点,巧妙"设问",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二是应积极整合学生"质疑",于反思中完善自己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出应有的专业素养,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时要给予学生专业的引导,让语文课堂愈加精彩。  相似文献   

9.
怎样以问题导学、促学,是运用"问题导学"教学法实施教学时遇到的最富挑战性的问题.要实现以"问"导"学",以"问"促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思辨"问题,开辟"方法"路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启迪学生感悟.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的"常规武器"。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开启心智,促进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一个巧妙的提问,常常起到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那如何借助问题,引领学生叩开与文本对话之门呢?一、整体设问,紧扣核心问题新课改背景下,简约课堂倡导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围绕  相似文献   

11.
说理文教学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说理方法策略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说理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难点。为不露痕迹地掀开说理文教学的内隐表达,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文本特点,可采用以问启思,以问促学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自问中,明确文体特征;在互问中,掌握文体章法;在他问中,感悟文体内涵。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别出心裁"读课文并不是脱离文本重点玩花样,而是紧扣文本重点巧设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学生"面临问题",通过"亲自发现",成为"知识的主宰者"时,学习才有了持久的兴趣源泉。由此看  相似文献   

13.
<正>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设问和释问中学会自主学习,逐渐养成自能学习的良好习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限制,问题教学往往异化成"碎问"式教学,问题设置过多、过细、过浅、过滥。在上世纪90年代,余映潮、宁鸿彬等人就提出了"主问题"教学,打破了原始的碎问式教学,主张以一问抵十问,牵一发而动全身。"主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包含设计前、设计中、设计后三个阶段的工作.设计前要做好"两手准备",即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设计时,紧扣"四个自问"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即自问设计目标能否实现、自问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合理、自问教学方法的应用是否得当,以及自问设计方案有无亮点,注重方案的亮点设计有助于提升教学设计的品质与特色;设计后要落实对设计方案的评价、实施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精心设置问题,有效把握提问的切入点,能够使课堂教学水到渠成。语文课堂中的设问应做到:以点带面,聚焦文本课题设问;直击核心,紧扣表达中心设问;联想拓展,紧扣文本空白设问;尊重认知,紧扣爱好兴趣设问。  相似文献   

16.
精心设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老师、学生、课本三者有机结合。问得有"度"、问得有"魂"、问得有"主",可以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可以更好地训练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并会让你的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17.
所谓“启思导学”教学模式,就是以培养能力为教学目的,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其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推出结论、建立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顺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智力。“启思导学”教学模式结构为:心理启动→引新激趣→启思探究→导学质疑→评价行为→转化导行→扩展延伸1.心理启动阶段它是指在学习新课前让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的心理准备过程。其方法可以利用迁移活动来启动学习。如让学生通过吟诵诗歌、儿歌和听音乐、看录像等把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课堂上来。还可利用教…  相似文献   

18.
"导学案教学",是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主线,以自主学习为主体活动,以合作探究、交流展示为特色,以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由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设计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导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可以说问题设计是导学案设计的核心。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导学案问题的设计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局部研讨文段、细节品赏语言、理解文本主题观点等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导学案不是一些问题的罗列,一个个问题的追问。不同课堂环节的问题应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教学理念:教学的本质是促进生命成长,本课的设计从生命成长需要出发,从学生的视角审视文本,以学生的认知设计流程,关注他们需要的语文素养。读写结合,让他们在品读中感悟文本诗一般的语言,在练笔实践中,学会诗意表达。学习目标:⒈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⒉学生通过"自问自探",学习课文具体的语段,理解"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句话的意思。  相似文献   

20.
课堂设问是课堂教学双边活动充分开展的一个重要手段,被誉为"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师应当掌握课堂设问的技巧.通过案例反思,可知设问要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问在学生的"兴奋点",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有具体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