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对外文化传播的视角探讨了“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加强南通城市文化的对外传播对丰富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的重要内涵及提升城市形象美誉度的战略意义。阐述了“城市文化传播与城市形象建构”的相关性,提出了多层次、多维度拓展南通城市文化对外传播的策略,以进一步增强南通对外文化传播的影响力,提升其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进而深入推进陆海统筹改革和对外开放,形成园区化经营的“走出去”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南通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一个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南通人民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的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为南通市中小学丰富了教育资源、拓展了教育形式、加强了思想引领。将南通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当地中小学教育,建构南通特色红色情境教育模式、打造系列红色研学活动课程、融合红色文化与学科教学内容,可助力南通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南通红色血脉的赓续。  相似文献   

3.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或城市提升经济硬实力的内在精神。文章认为,南通欲更"有效性"地开发与强化文化软实力并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最迫切的是培育文化的生态观念,打好文化名人牌,打造文化精品产业。  相似文献   

4.
张謇与旅游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謇有着较丰富的旅游经历,其旅游过程亦是一场文化之旅。张謇不但喜欢旅游,而且将旅游观光与事业考察结合起来,与南通的城市建设与经营结合起来,注重城市基础设施、旅游环境建设,注重旅游文化建设,致力于民俗民风的改良,因而构建了近代意义上的南通旅游文化。打造张謇旅游文化品牌,不仅是现实的需要,而且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苇甄 《教育文化论坛》2012,4(5):125-130
地方教育和地方、地方人的关系,是地方教育文化研究的中心课题。教育之乡是地方教育文化的典型范式,也是南通教育的文化标识。南通教育之乡和近、现代南通城适以相成、共生共荣;南通教育之乡和南通乡人的品格相辅相成、共同冶炼。自觉反思南通教育和南通城、南通人的文化关系,是加强教育之乡建设、不断推动城市改革发展的必须。  相似文献   

6.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师生学校生活,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文化中生存是每个师生必然的生存境遇和方式。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而后才是工作者和学习者。这是建构学校精神文化对师生最合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南通城市文化特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表现,地域(区域)文化构成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文化是文化国力生生不息的源泉,发掘、研究、彰显城市文化特色是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大课题。独特的“江海文化”孕育和发展了南通城市,江海文化的杰出代表张謇营造“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铸就了令世人瞩目的南通近代辉煌。南通在新世纪要获得更大的发展必须承传历史文脉,加强文化的自觉意识,彰显自己的城市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朱国佳 《文教资料》2011,(20):57-59
城市文化是高校人文教育生命力的现实直接立足点,具体为:城市文化有利于学生建构健全的人生观,城市之世俗文化可使高校人文教育更生动。在当今高校区位变动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高校人文教育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9.
城市文化影响力包括城市物质文化影响力和城市非物质文化影响力,是带动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普洱城市文化影响力的提升需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关系;必须运用系统方法建构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体系,物质建设与非物质建设并举;重视培养人才、发展大学教育,大力支持普洱学院、普洱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使其各自办出特色,为普洱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大力发展旅游、扩大宣传,倾力打造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旅游文化知名品牌,发挥新媒体在城市文化影响力提升中的宣传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3,(A1):19-20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语文教育的支柱;语文教育能够促进整个校园精神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整合语文教育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使德育得到更有效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张建 《教育文化论坛》2012,4(5):109-114
南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南通的学校文化,不仅具有教育之乡的外显形态,也有南通教育之乡的深刻内涵;既有学校文化一般的共性和内涵,更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质。在我国现代学校建立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中,南通学校文化的产生、发展、内涵以及所产生的影响,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具有规范、导向、沟通、消遣、教育等功能,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应遵循以人为本、层次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并注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协调发展,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结合,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敞开了一片明亮的视野.本文借鉴生命哲学和教育人学的思想理论,提出学校精神文化重建的价值转向和路径.我国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调整文化观的价值转向,使之建立在生命哲学的基础和教育人学的视界,立足师生生活,在生命体验中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4.
根据系统论的方法,中国的城市文化可归于总的文化系统中属于精神文化子系统的具有先进文化特点的地域文化;中国的城市竞争力可以由物质竞争力、政治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四个要素集合构成,而城市的竞争力不但对于提升城市的经济竞争力、政治竞争力和生态环境竞争力具有巨大促进作用,而且本身也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文化建设第一层面的体系由挖掘和利用城市文化资源、建设城市文化设施和景观、发展城市文化产业、培养城市文化队伍、创作城市文化作品和开展城市文化活动六个要素组成。由城市文化内涵体系、城市文化对城市竞争力贡献内涵体系和城市文化建设内涵体系相互交叉和互为经纬而形成的三维立体关系,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在城市竞争力视野下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的完整框架。这种建构无论对于运用文化的力量来打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还是以城市竞争力的视野开展城市文化建设,都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5.
将民间特色文化融入幼儿园主题墙之中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一指导精神,更符合保护、继承与发扬民间特色文化的城市建设精神。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民间历史文化""民间工业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就如何打造出特色、出色的幼儿园主题墙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城市文化精神的实质和内涵许多学者已有精辟的论述,但有关审美文化的生成、发展,以及如何建构起健康向上的审美文化发展的机制和活动平台,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尚处于初探阶段,本文试图从艺术学和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城市审美文化建构作粗浅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德国工匠精神形成发展重要过程进行提炼阐述,以其成功经验举措为启示导向,对照中国工匠精神在培植建设中所存在的一些比较主要突出问题,提出了应对举措看法,指出了工匠精神的完善建构与真正形成和传承,需要通过制度与政策、文化与教育等多方位手段,从根本上进行全方位的建构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的精神瑰宝,高校文化建设是城市的灵魂工程。如何更好地通过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核,建构民族高校的文化景观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以审美与超越之心,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坚持校园文化的多元性,既是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高校文化建设互渗共融的必由之路,也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9.
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必须立足师生学校生活,以生活的态度和方式理解并建构学校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建构的过程也就是赋予学校生活以意义的过程。学校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生活,在文化中生存是每个师生必然的生存境遇和方式。师生应首先是学校长相厮守的生活者,而后才是工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化的内涵大体可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文化层次去描述.钦州城市文化的精神文化层的建构应结合地方的特色,以刘冯精神的传承促进城市文化道德体系的建构,以刘冯文化内涵的挖掘强化城市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以刘冯文化底蕴的沉淀拉动城市文化民俗体系的建构,从而打造一个以刘冯文化为核心、多文化融合的亦古典亦现代的都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