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1985年,《北京集邮》组织了一次“北京集邮知识竞赛”,这是改革开放后一次全国范围的集邮知识竞赛活动,影响很大。我有幸参加,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20世纪70年代末,我恢复集邮.身边还有几位集邮的伙伴。大家的集邮方式十分原始,只知道从旧信封上翻找使用过的旧邮票,不懂得邮票的品相,也不懂得邮票背后的各种知识。1982年,北京市集邮协会会刊《北京集邮》(《集邮博览》的前身)创刊,北京集邮活动的热潮逐步掀起。  相似文献   

2.
《中国集邮》2000,(1):5-5
此封以《中国集邮》公函封制作。纪念封右上角贴《万国邮联125周年》邮票,盖北京99.11.28邮戳,封上加盖了红色“中国集邮首届集邮沙龙纪念”戳。该封主要在当天供参加沙龙活动的邮友使用,现尚有少部分,此外,还有一些贴有邮票而未盖戳的纪念封,欲收集请与俱乐部系  相似文献   

3.
解放区邮票中的“红印花”——“稿”字邮票,记入了中国珍邮的史册。关于它在集邮界的面世我们应该记住一位新四军老战士、集邮老人汤若泉先生。 汤老生于1919年,12岁开始集邮,最初集得宣统登极、中华邮政开办25年和孙中山国葬纪念邮票,引起极大的兴趣,从此与集邮结下不解之缘。他在1941年参加上海新光邮票会,为778号会员。与钟笑炉、马任全、王松麟等上海集邮家都有交往。钟先生向汤老寄赠《近代邮刊》,汤老请钟先生代购《斯科特邮票目录》,也为钟先生收集解放区邮票,两人交流邮识。互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11年1月5日,上海市黄浦区集邮协会在大林路65号举办第十二届上海市黄浦区迎春集邮活动日。近三千名会员冒着严寒,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活动。协会精心安排了购买兔年邮票、邮品、免费加盖活动日纪念戳、集邮咨询等活动,著名钱币、邮票设计家李斌于当日上午专程赶来为广大会员签名(左图)。  相似文献   

5.
宋琛 《中国集邮》2001,(11):36-36
我国的集邮活动自1979年恢复以来,加入收藏邮票行列的集邮与日俱增,导致了J、T邮票呈现了洛阳纸贵的状况。为了缓解集邮购买纪特邮票的不便,全国各地的集邮公司于1981年开始逐步推出方便集邮购买新邮的措施,新邮预订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集邮对邮票的评价,是整个集邮活动过程中的一个支点,而这个支点的确立,是建立在邮票设计和邮票印刷厂二之间的忽视和舍弃集邮、设计和印刷之间的依存关系,任何一种对某套邮票的评价都是片面性的。  相似文献   

7.
《集邮博览》2013,(10):4-6
李军 1940年出生,北京人,高级政工师。13岁开始集邮,主要以传统方式收集新中国邮票,1993年起倾心投入矿物宝石专题集邮。曾编组几部不同规模的邮集,参加各级别邮展,撰写了百余篇邮丈,刊载于集邮报刊。  相似文献   

8.
集邮是件有趣的事.它让我们精神愉悦,生活丰富。当然,这更体现了我们的一种追求。十年磨剑露锋芒,百尺竿头迎挑战。面对我们多年来收藏的邮票,把他们整理、编组成邮集,进而参加邮展,成为集邮爱好者的目标追求之一。  相似文献   

9.
柴霄 《集邮博览》2013,(6):70-73
1969年3月,法国邮政在巴黎近郊埃松省蒙日隆的商业中心安装了电子邮票机进行实验打印,开启了法国邮政发行电子邮票的序幕。而这也标志着法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行电子邮票的国家。除了发行普通电子邮票,法国邮政还专门为邮展、集邮沙龙等集邮活动发行纪念电子邮票。自1999年第一次为99法国国际集邮展览发行电子邮票起,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19日至27日,笔者随国家邮政局组织的代表团赴瑞士参加瑞士NABA2000集邮展览,并考察了瑞士邮政和邮票发行、集邮经营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推动集邮市场的一些举措 一、根据市场需求,在邮票发行方面做有益的工作 邮票是集邮业务的基本要素,作为集邮市场主体,关心邮票发行理所当然。1993年邮电部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了"增套减量"的政策。为了贯彻这一政策,启动集邮市场,中国集邮总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笔者曾多次介绍过欧美国家的邮票发行部门、集邮组织或集邮报刊开展的集邮调查。这些调查涉及到集邮者的情况、购买邮票的情况、对已发行邮票的评价、对邮票题材的选择等,它们成为这些国家制订或补充修改邮票发行政策的科学依据,成为集邮组织有的放矢、更好地为集邮者服务的利器,成为集邮报刊调整版面设置、进一步满足集邮者需求的导引。  相似文献   

13.
曹骋 《集邮博览》2013,(6):64-65
在今年第1期《集邮博览》杂志上,笔者曾撰文介绍了法罗群岛邮票在中国举办的最佳外国邮票评选活动中的获奖情况。本次介绍法罗群岛在他国最佳邮票评选活动中的获奖邮票。法罗群岛邮政近年来主要参加四项国际间的邮票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14.
张绍先 《收藏》2001,(1):63-63
全国的集邮市场处于低谷已近3年了,近期尚无复苏的迹象。其原因众说纷纭,我以为集邮公司体制僵化才是主要原因。邮票由集邮公司发行,不归邮政营业窗口,虽然上缴双轨制给国家邮政局带来了高效益,但却深深伤害了集邮事业,因为近10年来发行的(经集邮公司预订)邮票,根本没有消耗,大量滞留在邮商和集邮者的手里,消化这些邮票的新的集邮者群不可能在近期诞生。而现实的利益又使国家邮政局难以痛下决心改变目前的状况,高喊多年的“纪特邮票回归营业窗口”至今未能实现就是实证。  相似文献   

15.
法国邮政对邮票的分类,并非我们通常所说的分为纪念、特种、普通邮票,而是按邮票的受众分类,使每一套邮票的发行都有明确的指向,做到有的放矢,弹无虚发。为了推进集邮的发展,使用邮票作为交流媒介,并创建成功的邮票营销模式,法国邮政在2009年6月出版了一本《集邮宪章》。它是法国邮政与集邮社团、集邮媒体合作制订的有关法国邮票发行的指导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何铭 《集邮博览》2014,(3):94-94
正邮票预订证,想必集邮的朋友都不会陌生,但它既不是邮品,又不是集邮工具,似乎与我们集邮无关,但邮票预订证在我国施行了几十年,已经成为一种与集邮密不可分的载体。凡是老邮迷都有邮票预订的经历,尤其近些年邮票预订证更是越做越精美。笔者所在的浙江的邮票预订证从2004年(即第三轮生肖猴)开始,就以全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邮票涉及的题材包罗万象,但集邮通常对出现在邮票上的邮政和集邮题材情有独钟,并通过对这类邮票的收集,来了解和学习邮政史。  相似文献   

18.
集邮乐无穷     
我小时候就喜欢攒邮票,把漂亮的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泡上水,再拿出来放在玻璃板上晾干,然后收藏起来。那时收集邮票不像现在需到邮局预订才能收集。起初我不懂集邮,与人来往通信也不多,因此,没有攒多少邮票。参加工作和成家后,更少有时间涉猎集邮。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由生肖集邮研究会主办,本刊等协办的首届最佳世界生肖邮票评选活动,结果已经揭晓:加拿大、中国香港、日本发行的虎年生肖邮票为本年度最佳世界生肖邮票。中国邮政发行的《庚寅年》特种邮票为荣誉奖,未参加评选。  相似文献   

20.
邮局集邮柜台 在港3月,我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去买邮票的两个去处:邮局集邮柜台和邮市,了解香港集邮与邮市现状。 香港较大的邮局都设集邮柜台,其中首推位于中环的邮政总局,新邮上柜后数月内在此都能买到,营业时间最长,每天8点到下午6点,周日则至下午2点,而其他邮局没这么长,尤其周日都不营业。 邮政总局的集邮柜台漆成绿白相间颜色,柜台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