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于艳丽 《快乐阅读》2011,(13):52-53
汉语往往用"被"、"受"、"给"等词来表示被动意义,而英语的被动意义除了用及物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be+动词的过去分词"表示外,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来表示。笔者对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的用法做了一些归纳,希望有助于学生学习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唐承浩 《高中生》2014,(9):37-37
过去分词最基本的特点是表示被动和完成,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过去分词并不表示被动,而表示主动,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某些用于系表结构的过去分词 某些用于系表结构的过去分词,形式上像是被动语态,但其中的过去分词不表示被动意义。如:  相似文献   

3.
顾红兵 《考试周刊》2011,(40):100-101
英语中有两种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谓语动作的承受者,其结构一般形式为"be+过去分词"。然而,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我们会经常发现一些不及物动词,形容词、介词词组及短语动词等却以主动的形式表示被动的含义,而众多的语法书对此论及也甚少,因此,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不好掌握。本文就对英语中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的这一特殊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英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英语中虚假的主动性动词具有被动能力。它们在句中以主动形式出现,却表示被动意义。在逻辑上,句中主语可看作是这类动词发出动作的承受。在某些英语句型中,用主动形式的不定式表示被动意义。在少数动词、动词短语、介词、介词短语及谓语性形容词worth后用主动形式的动名词表示被动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通常用“be 过去分词”这一典型结构来表示,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被动意义却常常用主动语态来表示。一、连系动词feel(摸起来),smell(闻起来),taste(尝起来),sound(听起来)等表示其主语给人的某种感觉时,常用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This kind of cloth feels soft. 这种布料摸起来很柔软。 Her voice sounds very niee.她的声音非常好听。二、动词clean,cook,read,sell,open,lock,wash,write等,当用作不及物动词时,其主动形式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6.
孙天桥 《高中生》2012,(12):30-31
在英语学习中,有不少地方要用主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难点,不好掌握。主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是指形式无被动结构而含被动含义的主动形式,即句中某个名词或代词与某个动词存在逻辑动宾关系或为被动关系,用主动结构表示被动含义。一、连系动词  相似文献   

7.
一、分词的形式及根本区别分词即现在分词(doing)和过去分词(done),有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的功能。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时态意义与语态意义。从时态和语态上讲,现在分词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具有主动意义;过去分词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具有被动意义(部分不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仅表示完成意义,无被动意义)。例如: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动词的主动形式与被动形式的运用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英语考试的考点,并出现于各种考试题型中。本文根据学生在运用动词主被动形式时常出现的混淆及常遇的困惑,分别从谓语和非谓语动词所充当的句子成分等方面简明地阐述了英语动词主被动形式的基本用法、中英文主被动形式表达的差异以及英语中动词主被动形式的一些特殊的用法和句式。在全国各地的英语高考试卷中,语态和非谓语动词所占的分数比值大,可见动词形式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中学生在辨别动词的主被动形式时,要理清该动词与其逻辑主语或相关的其它成分(句子主语或宾语等)的关系,同时要分析句子结构、领悟语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动词的主动和被动形式。  相似文献   

9.
非谓语动词 (不定式 ,V -ing形式和过去分词 ) ,是高中知识的重难点。掌握好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主要谈谈非谓语动词在使用中的主动与被动用法。不定式 ,V -ing形式有主动式与被动式之分。过去分词一般表示被动概念。一般说来非谓语动词需根据与之相关的句子成份的关系来确定其主动与被动形式。请看下面的例句 :1 .I’msorrytohavekeptyouwaitingsolong.2 .Shewashappytohavebeeninvitedtotheparty.3.Mr.Liinsiste…  相似文献   

10.
彭英 《高中生》2011,(9):40-41
英语中.被动语态常用“be+过去分词”结构表示。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少动词的主动形式可以用来表达被动含义。  相似文献   

11.
王立忠 《甘肃教育》2005,(12):44-44
动词是NMET考查的重点内容,而分词则是每年NMET动词部分的必考项目。学好现在分词及过去分词的关键.主要是看分词与相关的名词或代词之间的关系。相关的名词、代词是分词动作的执行者.即主动意义,用现在分词;相关的名词、代词是分词动作的承受者.即被动意义.则用过去分词。作形容词用的分词也不例外。下面结合近年来NMET中相关的考点,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英语状态被动结构(stative passive structure)表示主语所具有的状态特征或者主语由于动作的完成所导致的行为结果。表示行为结果的及物动词,包括表示情感变化的心理使役动词和色彩使役动词,以及表示运动变化和状态特征的不及物动词都可以用于状态被动结构。英语状态被动结构以被动形式表示主动意义。英语状态被动结构包括be型状态被动结构(be+v-ed)、特殊连系动词型状态被动结构(special link-verb+v-ed)和get型状态被动结构(get+v-ed)。  相似文献   

13.
非谓语动词包括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和过去分词三种形式。动词的非谓语形式是中学英语语法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每年高考热点中的热点,不仅考查它们的时态和语态,更考查他们在英语句子中的作用。现结合高考试题,对该语法项目的常考点作一归纳。动词不定式动词-ing形式过去分词一般式to do doing及物动词do的过去分词done既表示被动又表示完成;个别的过去分词(多数是不及物动词)并不表示被动的意思而只有完成的含义一般被动式tobedone beingdone完成式tohavedone havingdone完成被动式tohavebeendone havingbeendone进行式tobedoing完成进行式t…  相似文献   

14.
英语中,除了be型被动结构外,还可以由特殊联系动词 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构成被动结构。这种被动结构可以称之为特殊联系动词型被动结构。其中,特殊联系动词相当于动词to be,起助动词作用,但不能当操作词。这种结构需借助助动词do(don’t,does,doesn’t)或者did(didn’t)构成疑问、否定或者强调句式。这种结构通常表示状态被动意义,具有自己的时体形式,可以用于不定式。这种结构一般不强调动作,而是强调行为结果或者变化过程。get型被动结构是其中的一个特例,它既可以表示行为又可以表示状态。  相似文献   

15.
分词的用法     
分词可分为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两种,现在分词的形式同动名词一样,在动词后面加-ing,而过去分词的形式则在动词后面加-ed。一般说来,现在分词表示主动,过去分词表示被动。  相似文献   

16.
赵国强 《新高考》2004,(3):30-32
有关动词过去分词的用法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过去分词在非谓语动词中具有相应的语态时态特征,单独过去分词在某些特定结构中可以表示该动词的被动或完成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咏梅 《高中生》2011,(27):40-41
英语中,被动语态常用"be+过去分词"结构表示。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有不少动词的主动形式可以用来表达被动含义。一、感官动词(feel,look,smell,taste,sound等)和表示状态的系动词(keep,remain,stay,seem,appear,prove等)后接形容词、名词、介词短语或"to be+形容词(名词)"作表语时,这些动词常以主动形式表示被动含义。  相似文献   

18.
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用法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过去分词与现在分词的主要区别是:现在分词表示主动、进行;过去分词表示被动、完成。判断用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的思路是:先判断其在句中作什么成分;然后找准它的逻辑主语;再判断与其逻辑主语之间是主动还是被动关系,主动关系用现在分词,被动关系则用过分词。  相似文献   

19.
张月 《高中生》2012,(36):30-31
在英语学习中,有不少地方要用主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这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是一个难点,不好掌握。主动语态表示被动意义是指形式无被动结构而含被动含义的主动形式,即句中某个名词或代词与某个动词存在逻辑动宾关系或为被动关系,用主动结构表示被动含义。  相似文献   

20.
动词不定式的被动式结构:to be+动词的过去分词。我们在初中已学过动词不定式的一般用法,也常见动词不定式被动形式的句子,当句子的主语是不定式动作的执行者时,用不定式主动式,当句子的主语是不定式动作的作用对象时,则用被动式。为方便同学们学习,现将动词不定式被动式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