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解李子柒爆红短视频的创作技巧,文章探讨了李子柒爆红短视频的特征,并从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出发,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分析了爆红短视频的创作技巧.提出:从"讲好中国故事"着手,注重民间文化价值的发掘,并恰当利用技术手段将发掘成果渗透到现代日常生活中,方可达到"爆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舆论场中,自媒体由于其非官方性和丰富的个性化内容,成为了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之一,而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在海外视频网站所获得的成功再次引起了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探讨。视频是李子柒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形式,对李子柒视频作品的编码特点进行分析,有助于为自媒体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李子柒短视频的走红,是一种现象级的文化传播革新.通过镜头语言描绘了科技"快"时代中淳朴的田园生活,这是"快生活"和"慢生活"之间的一场较量.从无人知晓,到如今国内外的视频博主争相效仿的局面,李子柒式现象影响力涉及广泛.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基于短视频与社交媒体的渠道创新,打破了近几年来的关于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大多遵循的固化思维,而其短视频作品中所体现的技术表达和文本策略就是一种创新性思维,是值得时代媒体借鉴的一种传播路径新逻辑.通过对"李子柒现象"的研究,探究新时代中网络大背景下文化传播路径新的突破点,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全世界.  相似文献   

4.
短视频博主李子柒凭借短视频这艘"快船",以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而爆红海内外,深受全球粉丝的热烈追捧,成为了讲好中国故事的范例.李子柒用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具有五大特点:观照社会现实,关注"慢生活"需求;根植传统文化,呈现中国元素;展现家庭美德,引起亲情共鸣;建设乡村文化,唤醒游子情结;展示新女性形象,改变刻板柔弱定位.讲好中国故事,对于提高国际形象、获得更多话语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殷鸣敏 《视听》2022,(5):161-163
李子柒在海外圈粉,成为跨文化传播可以借鉴的典型范例.她的跨文化传播实践表明,个体的视频化和故事化传播是打破文化隔阂、超越身份局限的利器,而聚合个体的传播实践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合力作用.这启发我们,未来跨文化传播的着力点和转向应该紧扣视频、个体及故事这三点,开辟出一条区别于传统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让中华文化和中国故事更好地...  相似文献   

6.
陈先红  江薇薇 《传媒》2018,(15):61-64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讲好中国故事"已经升级为一项国家传播战略实践命题.本文以中国春节故事为对象,以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为主线,结合USP基础理论,提出了建立中国春节故事对外传播USP理念的主张和策略,旨在为我国国家形象对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章洁颖  苏九兰 《今传媒》2021,29(4):110-113
影视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文化"走出去"和"讲好中国故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跨文化传播理论和现实情况,提出了中国影视在阿拉伯国家的跨文化传播策略,以期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向阿拉伯国家讲好中国故事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时代,应用短视频讲好河北故事,对于树立真实而良好的河北形象、提升河北的文化软实力,乃至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短视频具有独特的叙事特点,因此需要从题材、符号运用和情感表达三个方面提升叙事效果;同时,重视传播技巧,充分发挥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能力和组织能力,既要"破圈"又要有所坚守。  相似文献   

9.
沙庆 《新闻世界》2023,(5):23-26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传播中华文化、提升我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手段。新时代,外宣媒体应该加大国际传播力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升外宣媒体的翻译能力来推动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从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构建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中,西藏的对外传播不仅关系到西藏民族地区的形象建设,更在整体层面上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近年来,西藏地方各级媒体立足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在对外宣传中精准发力、以事实为基准,致力于讲好西藏和西藏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本文以西藏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国际报道为例,分析了讲好“西藏故事”的故事题材,并基于国际传播视角探讨了对外讲好“西藏故事”的实践路径,旨在为提高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1.
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是中国进行中外人文交流、开展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建构中国大国形象的必然要求.讲好中国故事,既有怎么讲、讲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来讲的问题,也有由谁来讲、讲出什么样的效果的问题.这里想强调的是,从传播者角度看,中国故事特别是中国好故事不仅要自己讲,还要别人讲,我们需要高度重视"他者"视角、"他者"讲述.从以下几个新老"他者"传播案例中,我们或许会有特别的感受,得到一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背景下,出版业在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方面有了质的突破。但是,当前国际舆论格局下,出版业对中国故事的核心精神阐释、意义建构、叙事策略、表达方式、回应受众精准度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不仅影响中国故事的丰富延展,而且直接影响中国声音的清晰传递以及中国国家形象的准确塑造。  相似文献   

13.
冷凇  陈瀚颖 《传媒》2023,(2):62-64
通过对李子柒短视频、云南象群北迁报道以及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分析,可以发现在视听艺术美学的赋能下,视听作品以画面语言替代说明说教,以极致美学唤醒文化价值,以电影化升维促进大众传播,用“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手法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伴随互联网及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跨国交流的方式和内容变得愈加丰富多样,如何利用新技术、新途径优化跨文化传播模式已成为当下国际传播的重大议题.国内网红李子柒的短视频通过利用古风美食等符号,实现了对传统中国衣食住行的文化建构,成为国际传播的一个经典案例.本文以李子柒原创视频在国外视频网站上的走红为例,探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5.
适应中国加强对外文化传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要求,文化对外传播应走出"依附型"的轨道,积极探索转变传播范式。应立足"全球化的文化大格局""数字化的传播大格局",推进以价值观诉求为核心、以话语创新为支撑、以形象和软实力提升为目标的"对话传播",推进以"互联网+"重构传播要素及模式的"精准传播";应遵循文化对外传播的特殊规律,积极推进以故事为载体的"故事传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提升文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自2016年开播以来备受好评,节目以"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为主题定位,以讲趣味、真实、新近、大情怀的好故事的方式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进而提高了节目传播力,以应用客观性、可视性、真实性、信服力的数据的方法达到以理说服的效用,从而提升了媒体公信力。《中国正在说》用情理交融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讲懂中国故事,促进了传播力和公信力的传达,进一步提升了媒体引导力、发挥了影响力,深入贯彻了"四力"方针,对当前媒体应如何用话语表达呈现中国形象提供了启发意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纪录片是一种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和传播载体,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够起到文化外交的积极作用.以央视制作的航拍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为例,分别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策略三个方面,分析纪录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  相似文献   

18.
对于媒体信息价值的判断,主要看信息在传播之后是否产生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与传统信息传播效果相比,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涵盖面更为丰富,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效果的因素也更多。本文以火遍全球的"李子柒现象"为例,通过对网络时代受众特点、中介因素以及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分析,阐释网络信息传播如何赢得受众青睐与追捧。  相似文献   

19.
梁俊明 《传媒》2015,(23):23-24
讲故事是人类基本的表达和传播信息的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记者身处新闻工作的最前沿,会讲故事是其应具备的能力和本事,也是其责任和使命.由中宣部、国家网信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记协四部门主办、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就是要求新闻工作者扎根人民,深入基层,贴近生活,讲好反映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形象、中国气派的好故事,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  相似文献   

20.
赵冉 《采.写.编》2021,(1):110-111,14
李子柒拍摄的短视频走红海外,成功地实现了中国文化的跨文化的传播。作为个体,李子柒身上有温暖的亲情,自立自强的品质,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精神。她的短视频呈现了自己生活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自然景观成为她视频的一种语言。符合当下潮流的传播方式也为她的成功增添了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