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论现代教育在塑造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现代教育在塑造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刘旭东塑造和培养人文精神是时代赋予现代教育的重要使命,现代教育要更加合理有效地服务于当代社会,在价值取向上就不能不指向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一、现代教育应不遗余力地提高人的文化素养,这是塑造人文精神的基础。文化素...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人性教育,是用人文知识对人的灵性、尊严、精神境界、审美情趣、情感、价值取向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人文教育对人性的培育有着春雨润物渗透滋养之效,目的在于培养出和谐的、科学知识与内心世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3.
近代科技的高度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机。究其原因,不在于人们对科学知识的缺乏,而在于人文精神的滑坡。在教育中,由于学科教学目标的偏颇,表现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注重逻辑化、系统化的科学知识编排,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科学知识、技能的培养,在教学方式上,崇尚理性,追求规范化、划一化,而极大地忽视了人的精神发展、精神需求,也严重地忽视了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的方向性问题。其实,科学技术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人类无论发展到多高水平,都需要人文精神来指引健康走向。鉴于此,有识之士发出了教育人文化的呼声,主张在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同时,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双向平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的“立人为本,这是教育的出发点、立足点和归宿。”就青少年人格培养与塑造方面来看,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资素质,弘扬人文精神是学生人格培养的几种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辩证关系: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相互补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辅相成,科学行为与人文行为相互促进。大学生文化知识的提高依赖于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共同积累并融会贯通,大学生内在精神的培育依赖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共同彰显并彼此相长,大学生规范行为的塑造依赖于科学行为和人文行为的综合平衡并相互促进。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措施,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从大学生轻生看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文精神是塑造人、培养人和完善人的重要内容,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教育领域对这个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应有的重视。近两年来,随着大学生轻生事件的不断增多,人们逐渐把目光转向人文精神教育,但关注的程度还远远不够。通过对当今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现状及原因进行探讨与剖析,可以给当今的大学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人格的塑造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的大学语文教学,人文教育功能严重缺失。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首先在于情感的培育,情感培育的基础是对教材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是新世纪音乐教育发展的一门新的课程。“人文精神”的内核就是“以人为本”,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塑造是高校音乐人才的新目标,而“人文精神”在高校声乐教育中起到极为突出的作用。本文立足当前高校声乐教育现状,对音乐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和音乐优秀人才的塑造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了探索,并对具体的培养的方法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农以宁  黄祖洪 《高教论坛》2004,(3):65-67,70
本文提出在高校理工科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学目标,发掘并借鉴学科知识中有关人文精神和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科学知识、心理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等师范院校加强人文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合格师资的必然选择。必须从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塑造完善人格等方面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师范生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进 《考试周刊》2013,(76):35-35
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美好人格的教育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以人为本,重视感悟激发,开展广泛阅读,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速览     
《教育》2012,(20):8
《教育探索》2012年第4期刊载翁丽华文章指出,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素养为目的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因此,它是相对于以培养技能为目的的科学知识教育而言的一种教育理论体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大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须从五个方面入手:塑造理想人格,重视情感教育,渗透美育,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锤炼人。  相似文献   

14.
正化学中的人文精神不是以显性的形式表露于外,而是以潜在的形式蕴含其中。教材作为教学的内容和依据,除化学知识以外还蕴含大量的人文方面的精神。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发现,擅长发掘,在传授"业"的同时更注重"道"的传播。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等,将科学知识、方法和精神与人文知识、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汇合,使人文精神渗透于学科教育内容之中,有助于弘扬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往往过于强调教师的功能,忽视学生的地位;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过度偏重科学精神的熏陶,忽视人文精神的塑造,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弘扬人文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6.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其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内涵,值得每个人进行学习。戏曲鉴赏过程中能不断提高鉴赏者的艺术鉴赏水平和人文精神,运用戏曲鉴赏进行人文教育是人文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创新举措,针对中国传统优秀戏曲的鉴赏,不仅能培养鉴赏者的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还能充分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助力。在利用戏曲鉴赏进行人文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循循善诱,在长期的熏陶中逐渐培养学生对戏曲这一艺术形式的热爱并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塑造。同时实现学生人文教育与审美教育,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特别是理科教师,只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而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结果导致学生的人文意识薄弱,价值观念淡薄、道德水准下降。开展人文教育无疑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的有效途径。加强人文教育对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文教育不仅仅是人文学科的事,任何学科都不可回避人文教育,人文教育与学科教育的融合是教育发展的趋势。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不仅传授科学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使学生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还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  相似文献   

18.
结合化学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存在着重视科学知识教育而忽视或无视人文教育的倾向,致使一些学生人文精神的失落、价值观念的淡薄、道德水准的下降。人文教育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展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为人们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滋养人的内在的人文精神,使其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人文精神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的时代呼唤人文精神,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应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是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现代基础教育应以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为价值取向 ,通过教育者的人文关怀、挖掘教育媒介的人文内涵、开发教育环境的人文价值等途径 ,真正实现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关于科学教育的几点哲学省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科学教育(主要指自然科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科学知识教育层面,后现代知识观尤其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怀疑甚至消解了科学知识具有的客观真理性。为此,坚持唯物认识路线,认清科学知识被赋予客观真理性因素的机制,是当前科学知识教育应澄清的基本前提;在科学方法教育层面,由于学生个体科学认识存在局限性,所以“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这个凸显人本主义的流行说法,不应成为科学方法教育应该坚持的科学的方法论。应多样综合地运用教师有意义讲授与学生主动探究等多种不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科学方法意识以及动手实践能力;而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精神,应肯定其具有的人文价值,警惕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分离、对立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