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美国物理学家、科学促进会前副主席罗兰1883年在题为《为纯科学呼吁》的演讲中深刻地阐发了他对纯科学、大学和教授的理解和认识,提出了“为了应用科学,科学本身也必须存在”“教授的职责在于促进科学的进步”的论断和“创建一流研究型大学”的主张。他虽然针对百余年前的美国,仿佛也在警醒当下的中国。据此反思、关照我国现实,罗兰的精辟论说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早在上世纪初期,列宁就曾称道过当时的美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是举世无匹的”。直到今天,美国依然是举世公认的世界第一强国。美国的人口只有世界总人口的5%,面积是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国民生产总值却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名列全球之冠。在教育方面,美国因其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外国留学生(约占全世界外国留学生的三分之一)等成就,而被誉为“世界教育中心”。可以说,美国首先是做了世界教育“冠军”,然后才成就了综合国力的“美国第一”。  相似文献   

3.
伊里奇的“非学校化”思想虽然是直接针对美国教育而提出的,但它却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教育冲击波。它所揭示的学校化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许多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不仅存在着,而且与当时的美国相比还显得更为严重。针对我国教育现状,用伊里奇“非学校化”思想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做一审视、反思。这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4.
NIE工程,即“报纸教育工程”,这一工程由美国发起之后,在世界各国得到迅速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美国、挪威、日本、瑞典、德国和新加坡等国家和我国发展NIE的情况,希望我国能够吸取别国发展NIE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尽快使NIE工程普及开来。  相似文献   

5.
早在二战期间,随着美国力量的增长,“美国将领导世界”的舆论就已基嚣尘上。1941年初,美国《时代》、《生活》周刊发行人亨利·卢斯的小册子《美国的世纪》曾轰动一时。他宣扬“二十世纪是美国的世纪”,鼓吹现在正是“向世界施加我们全部的影响力量的大好时刻”。1942年评论家麦科马克在《美国和世界统治》一书中阐述了以“美国世界”代替“英国世界”的历史公式,认为“随着英国在世界上统治地位的削弱,美国的统治地位应当扩大”。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已俨然以世界的领导者自居了。1945年12月29日杜鲁门在国会咨文中声称:“胜利已使美国人民有经常  相似文献   

6.
植树节在我国已有了27年,在国外1872年首创于美国,继美国之后,世界各国相继仿效。目前世界上50多个国家都有了本国的植树节。我国从古到今历来重视植树造林。《礼记》记载:“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早在公元前五帝时代,舜帝便设立了九官之一的“虞官”,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大幅扩张,规模已有超越美国之势,但在师资、经费等资源条件和修业年限、淘汰率等制度安排方面同美国却存在明显的差距,这意味着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存在巨大的风险。有鉴于此,我国须在博士生教育的发展问题上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监控机制,严把质量关,一些特殊学科领域的博士生培养亦不妨考虑“外包”操作。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世界上创新能力最强并且最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家,美国政府根据本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发展需要制定本国的知识产权战略。美国政府在知识产权立法,调整知识产权权益关系、积极促进专利成果转化,以及通过了“301条款”、保护美国海外知识产权等方面,对我国政府在立法、专利技术转化、处理外贸与知识产权保护以及知识产权“国际化”方面,均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进入第二个周期,各省、市、自治区在各自制定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基础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区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发展。如何统筹协调区域内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实现城市区域与大学融合发展,形成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建设高质量的区域高等教育体系,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战军教授的专著《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与城市区域发展,通过对中国、美国、英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家代表性案例的研究,为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区域“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经验和可行路径,以期助推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与发展,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主要的学术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
1941年5月2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上虞。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世界史研究会理事、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1967年华东师大历史系研究生毕业。1978年起在华东师大任教至今。1982—1984年公派赴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VPT&SU)研修美国历史;1992—1993年作为美国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赴美格林纳尔学院(GrinnellCollege)作研究。著有《华盛顿评传》、《美国史纲:从殖民地到超级大国》、《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等;主编《影响历史的百部经典》,《20世纪世界大博览(上下册)》(常务副主编),《美国通史》(刘绪贻、杨生茂总主编)第四卷《美国的崛起与扩张:1898—1929》(分卷主编);主持翻译(英)罗伯茨十卷本《世界文明通史》(翻译组负责人之一)。发表论文“美国独立前后政治体制的演变”、“华盛顿和美国宪法”、“第二次产业革命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略论当代美国史学研究之演进”(合作)、“浅论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试论20世纪初的美国太平洋扩张战略”、“试论美国文化多元性的成因与特征”“美国多元文化成因再探索”、“两次全球化高潮比较研究”等数十篇。曾开设“世界近代史”、“美国历史”、“美国史专题讲座”、“美国移民与文化”与“世界史通论”等课程。多次赴美国、香港、日本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和合作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和文化等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进入21世纪后,尽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和“分化”的阴谋没有得逞,但西方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的侵蚀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我们必须切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文化阵地。同时,加速发展教育和科技,尽快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教育上的差距,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和世界两极格局解体后,江泽民审时度势,积极倡导世界多极化,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亲自领导并参与“伙伴战略”的实施,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新局面。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先后与俄、美、欧、日等大国或国家集团建立了各种各样的“伙伴关系”,既为国内的经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又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负责任、有影响力、有建设性作用的良好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3.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要使依法治国有效地进行,一是国有“良法”;二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环境。我们的要不断提升政治主体素质,改革不适应法治环境的政治体制。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规范政府行为,从而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我国西周、辽、清等朝代的统治者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特点,在不同的范围、不同程度地实行过一国两制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发展问题是全世界所关心的共同问题,而农村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强农村成人教育。美国是世界上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最成熟的国家之一,研究美国农村成人教育,旨在为我国农村成人教育提供有益借鉴,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石油能源危机逐渐凸显,油价也随之不断飞涨。石油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单纯的经济发展变量问题,而日益成为当前国际政治和国家间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敏感的议题。文章立足于对当前世界石油能源现状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外交定位,分析了新形势下新的石油能源安全观,阐明了我国的基本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7.
“国家安全原则”是菲律宾政府提出南沙群岛主权要求的法理基础之一。其实,“国家安全原则”是一个有限自我保护原则,不可无限扩大,更不可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为由损害他国的安全。“国家安全原则”从来不是,现在更不应该是一国对另一国领土提出主权要求的理由。“国家安全原则”的扩大化理论根基是被历史唾弃的国际强权政治,而不是当代社会倡导的“公平”和“公正”。  相似文献   

18.
德、英、法、美、日五国都是发达国家,它们的研究生教育走在世界前端,而且在研究生教育模式方面也各有特色和共同点。该五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受到彼此的影响,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研究生教育模式。通过对五国研究生教育特点的比较,分析其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克林顿时期美国对外战略可概括为:以经济安全为核心,军事实力为后盾,全球”民主化”为手段,通过巩固和调整联盟关系和它主导下的大国协调,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确保冷战后直至21世纪美国世界领导地位。这一对外战略,背离了世界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严峻挑战,而且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诸多矛盾中。全球化日益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称霸世界越来越不可能。  相似文献   

20.
历史和现实昭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工程,是事关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人才工程。如何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体制和机制,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