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英伽顿的现象学文论体系包括文学本体论、文学认识论和文学价尊论,其中文学认识论是重心。文学本体论讲作品本身的四层次结构形式;文学认识论讲读者对这种结构形式的具体化,亦即对作品的重构;文学价值论讲作品本身存在的艺术价值以及读者对作品本身重构后所形成的审美价值。文学本体论运用了现象学哲学的还原方法,文学认识论则基于现象学哲学的意向性建构原理。  相似文献   

2.
在简要分析作为哲学的现象学和作为方法的现象学后。文章指出现象学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方法论和本体论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16,(6):15-18
现象学是20世纪重要的哲学思潮,胡塞尔与英伽登都是其核心思想的代表人物,"意向性"原则、本体论现象学对于现象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同时,中国创意写作学的学科体系、创意写作基础理论研究一直模糊不清。通过引入现象学的意向性原则与本体论现象学研究方法,力图为创意写作学学科与理论研究探寻一个新路径与方向。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胡塞尔的现象学哲学以一种突破性的新型描述方法走进了西方哲学视野,现象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新的心理学学科也成为了西方心理学人文取向的一支。胡塞尔现象学心理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本质现象学,即是先天纯粹的心理学,从区域性本体论以及一般性本体论入手,阐述了现象学哲学的内容,从现象学哲学所引导出来看待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澄明“现象学”精神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现象学对教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方面,并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两种影响。现象学与教育哲学的关系是内在的。现象学对于教育哲学的意义,集中地表现在批判意识、求实意识和关怀意义的启发价值上。教育哲学只有首先作为现象学,才能把握住自己。教育现象学对于教育哲学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对美的思考中包含了对美的本体论功能和本体论结构的揭示,把美的显露、澄明或者真理证明作为它的本质因素。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美的本体论功能和结构的现象学分析,目的就在于揭示美的显现对于美的存在来说具有的一种本体论规定性质。柏拉图的这种美的本体论功能和本体论结构通向了胡塞尔"回归事物本身"和意向性等现象学理论主张,也由此通向了海德格尔的存在基础本体论的主张:此在就是存在者的存在,存在者应该是在存在中存在。伽达默尔对柏拉图的深刻发现和继承的观点是:美在显现。  相似文献   

7.
萨特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探索个人的自由与解放,其人学本体论经历了现象学本体论、自为的绝对自由本体论和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本体论三个阶段。钩沉这三个阶段,评价萨特的人学本体论对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杜夫海纳的美学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当代著名现象学美学家杜夫海纳以探讨人类的审美经验为己任,而他研究审美经验的步骤是:先对此加以描述,接着进行先验的分析,最后从中引出形而上学的意义。形而上学在杜夫海纳那里也就是本体论。他的研究宗旨不仅说明他是当代少有的本体论美学家,而且也说明他也把本体论美学纳入了审美经验的研究范围。现象学在胡塞尔那里是纯粹的认识论,在海  相似文献   

9.
在对镜像神经元系统的解释时,占主流的现象学径路由于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不相容而遭受质疑。文章尝试以达尔文的情感理论来分析镜像神经元系统,论证镜像神经元可能为解释物理生物学和心智本体论研究之间的本体论空缺提供神经生物学基础。同时,文末还将论证,在亚个体层面镜像神经元为我们提供解释了主体间性的框架。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对于海德格尔和现象学的关系问题历来存在着分歧。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始终是现象学方法的完整诠释者和忠实运用者,这可以从他的生存本体论、真理观和语言观中得到鲜明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透视教育现象学——论教育现象学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象学及其运动给当代社会科学特别是教育学研究带来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它所开拓的研究领域以及它带来的看待事物的态度和方法的变化。教育现象学是受现象学运动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教育研究新取向,它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都有别于传统教育研究。教育现象学以具体情境中的生活体验为研究起点,赋予生命体验以本体论地位;它努力克服传统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客观认识论,突出一种实践的认识论,即强调教育及其研究不可脱离情感意向、他人意识以及对践行的追求;在方法论上,它强调在反思生活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本质直观直接把握现象的本质。教育现象学理论的新颖性给教育研究带来了新气象。  相似文献   

12.
萨特吸取黑格尔哲学中的非理性成份,将胡塞尔等人的现象学研究成果,转化为人生哲学的方法论,对海德格尔为其确定的研究对象——处境中的人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意识是其本体论的基础,萨特正是通过对意识特征的描述,“自在”与“自为”的剖析等一步步推导出人是绝对自由这一结论的。然而这一本体论的基础并不牢固。致使他的本体论乃至是整个自由哲学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13.
美即虚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现象学、怀疑论的视界,对美的存在本质进行形而上的新话语和新思维的追询与回答,从而诞生“美即虚无”这一异于传统美学的本体论,并对虚无这一概念进行深入全面的阐释和赋予它崭新而丰富的规定性。  相似文献   

14.
现象学还原对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作为方法的现象学 从西方哲学发展的思想理路来看,西方古典哲学致力于本体论的研究,近代哲学偏重于认识论的探讨,而现代西方哲学则把重心放置于方法论的思考上。现象学从根本上把握了时代的哲学脉搏,在方法上大做文章。现象学哲学家胡塞尔指出, "现象学:它标志着一门科学,一种诸科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但现象学同时并且首先标志着一种方法和思维态度:特殊的哲学思维态度和特殊的哲学方法。"为此,它以其特有的哲学方法和哲学精神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开辟了诸如"现象学心理学"、"现象学美  相似文献   

15.
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理论建构.从本体论出发,探讨如何从现象学的思想“看”教育学,旨在建构一门新型的教育学;从方法论出发,探讨如何用现象学的方法“做”教育研究,推动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型.(2)意义探讨.教育现象学对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教学有何启示.(3)方法应用.国外研究注重将现象学方法运用于实际的教育研究领域,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和应用取向.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反思.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其认识论出发点及论证等方面蕴涵了现象学视域。而就现象学视角而言,本质直观可作为解读异化劳动的可能方法。在此方法的导引下,异化劳动将呈现为一个全新视域并生发出一系列寻问,这些寻问是对异化劳动现象学方式的寻求。而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自由自我决定的价值取向印证了马克思自由自觉的劳动本体论,并且其"生活世界"与"技术人"思想等构成了现象学对异化劳动审视的现实向度。  相似文献   

17.
德里达《胡塞尔<几何学的起源>引论》是研究胡塞尔历史现象学的最重要文献之一,他首次把胡塞尔有关历史认识的现象学理论称之为历史现象学;首次论证了胡塞尔从发生现象学到历史现象学转向的内在逻辑必然性;首次从先验的历史本质结构(历史本体论)、"之"字形方法(认识历史的方法)和先验理性目的论(历史目的论)等方面阐释了胡塞尔历史现象学。德里达对胡塞尔历史现象学研究对象(先验历史本质结构)纯粹性的尖锐质疑,对历史现象学基本方法"之"字形方法可行性的重重疑虑,对胡塞尔历史目的论中理念的无限"推迟"或"延迟"的新阐释,尽管已经偏离了胡塞尔历史现象学的主旨,但对胡塞尔历史现象学仍然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引论》是胡塞尔历史现象学的一个不折不扣的论纲。  相似文献   

18.
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哲学和以现象学、存在主义、意志主义、释义学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哲学对心理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预设的形成以及理论建构方式均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先验自我理论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占据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现象学本体论的基石,是认识真理的根基,是现象学人性的保证,是自明性、价值、真理、目标的真正发源地。问题是这个先验自我是真实的存在还是胡塞尔一相情愿的构造?这个先验自我的纯粹性、无限性、观念性如何和现实的人类及自然相通达?换言之,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的关系如何?以及先验自我之间的和谐是如何完成的?现象学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中,并表现出浓厚的宗教神秘主义色彩。  相似文献   

20.
胡塞尔现象学的实证科学批判进路主要是为了完成现象学如何为具体科学进行奠基的任务。同时,胡塞尔也在这条进路中对自然主义、客体主义、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进行了批判。纯粹逻辑学为科学奠基的《逻辑研究》时期、区域本体论为科学奠基的《观念》时期以及生活世界为科学奠基的《危机》时期这三个阶段展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实证科学批判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