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理龙 《武当》2016,(4):15
武当道家五形养生功,是指龟、鹤、龙、虎、蛇五形。龟、鹤、龙、虎、蛇与武当道教有密切关系。龟、蛇更被道家弟子敬畏,视之为不可杀、不可吃的灵性之物。道家先师基于龟鹤龙虎蛇与武当道教的关联,对其运动特点经过长期的悟察,仿其形创龟、鹤、龙、虎、蛇五形养生功,作为道教修真养性,追求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8,(12)
正明清时期,德化窑白瓷极富地方特色,以"象牙白"声名远播,不仅深受国内人们的喜爱,还畅销海外,被誉为"中国白"。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明清时期德化窑白瓷,造型丰富,制作精美,具有重要的资料研究价值。现结合窑址考古发掘新资料及器物类型学研究方法,解析如下。形制各样的杯、碗德化窑白瓷杯、碗类器物,形制各样,有仿犀角形杯、椭圆形杯、圆口杯、八角杯、花口杯、乳足杯、公道杯及荷叶形高足碗等。其中,仿犀角形杯(图1),主要有平底龙虎杯与尖底山岩杯两种。龙虎杯因杯身贴塑龙虎纹而得名,另因还贴塑鹤、鹿、梅花等纹,故也称梅鹿杯。山岩杯造型为椭圆状,敞口,瘦腹,尖底,因似岩石形状而得名(图2)。  相似文献   

3.
李洳波 《精武》2006,(1):11-13
十大形,龙、虎、猴、马、鸡、鹞、燕、蛇、熊、鹰,又谓十大真形。其意是取其十种动物的特长特技之真意,仿其灵法,取法为拳,即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捉之勇,猴有纵身之灵,马有奔腾之功,鸡有争斗之精,燕有取水之能,鹞有侧身入林之术,蛇有拔草之功,熊有沉稳之态, 鹰有捉拿之精。  相似文献   

4.
刘鹏 《中华武术》2000,(1):32-32
鹰爪拳是吸收鹰的形,意和击法发展而成的一种拳术,属象形拳。又有鹰爪翻子拳、鹰爪行拳和鹰爪连拳之称。此拳以模仿鹰爪抓扣和鹰翼翻旋的动作为主。其特点是:爪法丰富、抓扣掐拿、上下翻转、连环快速,仿形造拳、形神兼备:要求出手崩打,回手抓拿,分筋错骨,点穴闭气,翻转灵活,神形似鹰。整个套路动则刚暴  相似文献   

5.
刘昕 《收藏界》2012,(6):51-53
广义上的"仿古瓷",指后朝仿前朝的制式瓷,过去古董行把仿古瓷分两类,将本朝的仿古瓷,叫"新仿旧";将前朝仿再前朝的,叫"旧仿旧"。一般都承认"旧仿旧"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并一致认为"新仿旧"收藏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6.
潘志勇 《收藏》2006,(5):54-55
凡仿品有两种:一种是旧仿旧,另一种是新仿旧,旧仿旧毕竟是一种文物,而新仿旧就是新瓷器了。如果它带有苦难牟利的性质,就是伪制品或假货。  相似文献   

7.
1995年5月建成的大连建筑艺术馆位于绿山脚下的劳动公园内,距火车站约500米,建筑面积2850平方米,地上为仿足球形建筑,直径19.96米,外部为红白色的球瓣,矗立在绿茵茵的草坪上。球体为钢网架结构,外覆彩色复合铝板及镀膜玻璃,内有3层展示厅,陈列建筑模型、建筑画及城市建设成就照片。  相似文献   

8.
孙艺灵 《收藏界》2010,(9):50-50
这件八仙纹瓷觚高24厘米,口径16厘米,系清代福建德化窑制品。 八仙纹瓷觚造型仿商周铜觚,呈大撇口,长颈,腹中部鼓凸,底足外撇,器形挺拔,器身以八卦下饰如意纹相隔,上下分别堆雕八仙和梅花图纹饰。"八仙"乃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八位神仙,传说他们是由凡人学道而成仙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国内外仿人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以及仿人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总结生物力学在仿人机器人本体设计和研发中的应用方向及研究手段,以期为相关领域学者对人类和机器人学科的交叉研究提供帮助,将人体的生物力学研究更好地应用于仿人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  相似文献   

10.
罗汉拳,少林名拳之一,此拳仿罗汉之形,融罗汉之意,实战性很强,而且打法丰富多彩,如小罗汉手、大罗汉手、巧罗汉手、猛罗汉手、十八罗汉手、迷踪罗汉手、罗汉神打等等等,不胜枚举. 本文专门解析罗汉门之外八腿与内八腿,供读者参考.此十六招,风格独特,发力疾快,攻防灵活,招法连环,高低起伏,神妙莫测.  相似文献   

11.
闲人 《收藏》2007,(7):116-116
笔者在德国探亲时,在小女的德国朋友家中有幸见到一对仿周代青铜器兽耳珐琅彩铜胎漆壶。通高28.6厘米,口部为11×9.5厘米的圆角长方形,颈部长约8厘米,有一对兽形耳;腹部为球形,最大直径为18厘米;圈足,直径为11.7厘米(图1)。这对器物通身为朱红色,颈部和腹部刻饰同样的云雷纹、饕餮纹和夔龙纹。  相似文献   

12.
张桂元 《收藏》2007,(9):70-71
雍正帝在位13年,上承康熙,下启乾隆,经济发达,社会安定。雍正朝(1723~1735年)虽然只有13年,但制瓷成就却达到了清代官窑的历史高峰,品种之多,制作工艺之精,都是其他朝代所无法比拟的。在仿古方面,不仅仿宋代五大名窑和龙泉、影青等釉色,也仿明代宣德等朝的各类瓷器。雍正朝的颜色釉瓷以仿官、哥、汝、钧者为最著,唐英《陶成纪事》中记载雍正制瓷“仿铁骨大观釉”(官),“仿铜骨鱼子纹汝釉”,“仿铁骨哥釉”。  相似文献   

13.
李季 《集邮博览》2008,(10):5-5
2008年9月17日晚8时,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举行。出席闭幕式的观众得到了两个惊喜。惊喜之一,观众进场时会发现,在鸟巢四周和鸟巢中心场地周围陈列着许多透明的大信筒,通透的仿旧式信筒的圆形筒身上标注着黄色的"邮政信筒"和"中国邮政CHINA POST"及中国邮政徽志标识,简底铺满了红叶形的花瓣。惊喜之二,闭幕式赠送给每一名观众的大礼包中多了一枚带有盲文标注的  相似文献   

14.
聂胜  宋康年 《收藏界》2012,(4):59-59
面前呈现的这件粉彩无双谱人物壮罐,尽管是民国时仿明清的器物,但其造型奇特,制作精细,釉润色美,特别是罐上的人物绘画,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富有较为深邃的人文底蕴,颇有一种耐人寻味之感。该罐通高31厘米,口径4厘米,底径13厘米。直口,短颈,折肩,筒腹,腹下内折,直圈足。罐盖呈将军帽形,上有宝珠钮,  相似文献   

15.
李采莲 《收藏》2020,(2):112-115
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是指仿照青铜尊造型烧制的瓷器,其中一部分瓷器在仿青铜器造型的基础上,也注重模仿青铜器的工艺和纹饰;另一部分则结合传统瓷器的经典纹饰,运用当时流行釉色。仿青铜尊造型瓷器最早兴起于宋代,元、明进一步发展,在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顶峰。目前,对于仿青铜器瓷器的研究,多集中于整体的祭祀瓷礼器,而少有对某一类仿青铜器瓷器进行的梳理和研究。本文以乾隆朝仿青铜尊造型瓷器为研究对象,结合时代背景,从器型、工艺、纹饰三方面分析总结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1,(6):136
4月28日,"非遗保护文化创意发展年"系列活动之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届仿复制历朝历代漆器精品展"在北京市朝阳区的金漆镶嵌公司总部漆器展厅开展,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和各界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此次仿复制漆器精品展共展出50件(套)仿复制  相似文献   

17.
夏樑耀 《收藏》2006,(4):56-58
10多年来,国内收藏爱好者大幅增加。琳琅满目的古瓷尤为藏家所钟情。于是古瓷器仿品也逐渐增加。故而收藏爱好者要擦亮“识珠”的慧眼,多多了解近十几年仿品的变化并掌握仿品的鉴别要点。  相似文献   

18.
涂师平 《收藏界》2013,(6):43-45
在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  相似文献   

19.
正大连杂技团2016年启动创作,2017年荣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资助,历时两年多创编的中国首部仿冰杂技剧《冰雪梦蝶秀》,于2018年国庆节前后在大连上演。该剧由大连杂技团和大连亚得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仿冰杂技剧《冰雪梦蝶秀》是首次在国内杂技舞台创新使用高科技仿冰板技术,仿冰与真冰相似度达90%,非真冰、不用电、无排放,免除制冰流程,节能减排,适用于多种场地,拆装简便、巡演便捷。对国内冰上杂技而言,该剧以"高科技仿  相似文献   

20.
罗汉拳,出自少林罗汉门,"仿罗汉之形,融罗汉之意",练法独特,打法多样,技击性强. 罗汉门,高手辈出,如近代少林寺"金罗汉"妙兴、安徽武术家"江南第一脚"刘百川等.尤其刘百川,曾以"罗汉子母鸳鸯连环腿"击败过外国大力士,勇冠武林. 罗汉拳古诀曰:"头如波浪,手似流星.身如杨柳,脚似醉汉.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