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和GIS软件对晋江市乡村旅游开发下的乡土资源进行评价.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生产生活三个层面构建35个指标因子,并结合Yaahp软件对各指标因子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对乡村旅游开发潜力影响较大,随指标层变化较灵敏指标分别是传统民居保留度、聚落分布连续性、古树名木保护度、传统民居保留度、产业地域性、村民收入稳定性.通过对晋江市乡村旅游开发乡土资源综合评价,以期为晋江市未来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鞍山乡村文化旅游集聚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鞍山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提出发展思路及原则,并规划了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具体战略。希望能助鞍山乡村文化旅游发挥集聚效应,成为鞍山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农业产业带动、政府政策驱动时期后,进入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是,当前的乡村旅游发展仍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科学规划、资源开发不足、管理方式落后、特色文化扭曲、旅游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要通过制定科学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培养旅游人才、挖掘旅游资源等策略,来发展乡村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4.
我国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方法和体系中比较权威的有《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和由郭来喜、吴必虎等编写的《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依照这两种分类与评价的方法和体系,国内学者对以下专项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研究:地貌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科技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森林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创意旅游资源、民间信仰文化旅游资源、休闲旅游资源等。另有学者对特定地区旅游资源分类及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展开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一书全面讲述了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乡村旅游资源的概念、特点以及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同时定义了一些具备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以供乡村旅游资源的开拓更具有指引性。本书首先对乡村旅游资源基本概念、特点进行了概括;接着讲述了中国各地区内不同类别的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准则、方式以及意义等;最后讲述了如何对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之后进行旅游设施的维护、旅游项  相似文献   

6.
皖南黄山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前提和依据。在对黄山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借鉴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的评价模型,对该区的乡村旅游资源整体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黄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的综合得分为7.94分。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特征、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实例阐明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即为:农事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文化景观、农民生活与环境以及农村民俗风情等。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以休闲观光型和务农参与型为主,国内出现“农家乐”和“民俗村”等多种模式。揭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具有区域特色的开发模式。并以陕西省旬邑县为例,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及开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铜仁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色明显。通过梳理铜仁市乡村旅游资源,对类型、特点及优势进行分析,提出政府主导、合理规划,依托梵净山景区,形成乡村旅游带,坚持经营主体的本地化,注重品种多样性、游客体验性和参与性,注重节庆与事件营销的开发、管理与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评价是旅游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的前提。阳朔拥有非常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阳朔乡村旅游资源,该文对阳朔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产品设计不同于一般的旅游产品设计。为了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质量,以宜都市乡村旅游为例,从乡村旅游产品内部差异化设计以及规划原则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县域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必须使县域乡村旅游产品内部差异化,体现各自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从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出发,讨论了乡村旅游的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及机遇与挑战,并辨析了乡村旅游与农家乐、民俗旅游和农业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也论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旅游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敏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Z1):15-19
文章在充分分析了乡村旅游及生态旅游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乡村生态旅游提出的背景,探讨了乡村旅游、生态旅游以及乡村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最终为乡村生态旅游这个新概念给出了笔者的定义.  相似文献   

13.
高铁时代下的湖北省乡村旅游游客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发展,交通先行,武广高铁的开通为湖北省乡村旅游迎来了开门红,也为其带来了美好的未来发展前景。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则是对于旅游的主体--游客的管理。选取我省乡村旅游的游客管理为研究对象,运用游客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分析乡村旅游的具体特点,初步构建了游客管理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乡村土地及其附着物为主要和必备生产要素的新型集体经济.运用环境使用权、地役权的理论解释游客与村民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新的诠释,从而推导出乡村旅游的主体是村寨自治组织,而不是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5.
农村经济精英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对当地的文化、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就农村经济精英参与乡村旅游的动机及其对乡村旅游业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希望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个群体,从而充分利用这个群体的优势,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入手,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结合其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加了农民收入,从而推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能够积累较多的经济资源,进而促进旅游基础设施与软环境的建设,协同品牌效益的外部性使得乡村旅游的服务提升,客源增加,从而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上海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尚未建立一个完善的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构建上海市乡村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的构建要根据信息的系统性原则与系统的游客导向原则。内容包括:上海乡村旅游资源信息及服务信息组成的信息数据库及系统的查询、交互、学术研究、预订与辅助决策功能等。  相似文献   

18.
乡村休闲产业既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休闲产业门类,又是一种新的农业经营方式,是物质产品经济与精神体验经济的融合。河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和乡土文化大省,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在中原崛起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乡村休闲体验经济的发展,把乡村休闲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As a new kind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the rural tourism has occurred in China many years before, and hasdeveloped vividly and dramatically. However, there were also some problems. The thesis will open with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rural tourism, and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oint out the problems, as well as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to solvethe problems, and also predict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相似文献   

20.
乡村旅游作为贵阳市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贵阳市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途径。贵阳市发展乡村旅游的有利条件是生态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客源充足、政策优惠,但也存在开发模式单一、开发层次低、投入不足、开发无序、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必须从加强科学规划、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服务体系、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采取有效对策发展贵阳市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