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初步认识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它们是认识空间与图形的基础.中考考查《图形认识初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本章通过丰富的实例,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在平面图形和直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理解它们的概念.了解有关性质,并能进行初步的应用,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章知识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初步知识,教科书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抽象的几何图形,通过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和展开立体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在此基础上,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相似文献   

4.
看一看周围的世界各种物体、各种平面和曲线,它们都是几何中所说的点、线、面、体。在《图形的初步认识》这一章我们认识了直线、射线、线段,认识了角,了解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简单关系,为进一步认识图形、几何体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5.
“图形的认识初步”是“空间与图形”知识的起点,日的在于让同学们进一步欣赏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本对这部分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点拨.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笔者有幸参与了某校数学教研组的“同课易构”教学实践活动,聆听了三位青年教师执教苏教版教材中的“认识图形”一课。教材分“认识”和“应用”两部分。认识目标是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和交流活动,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名称,识别图形。应用目标是使学生在折、移、拼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图形的变化以及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请问:你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所乘坐的公共汽车是什么形状?你每天所面对的书本又是什么形状?当我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我们就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世界中。《图形的初步认识》的第一单元内容讲述的就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使同学们逐步认识立体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学习此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抓住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在“空间与图形”部分的内容中,要求学生通过探索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如何丰富对空间图形的认识,提高根据识图能力呢?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的内容为我们认识一些常见的图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中应学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1 教材分析 1.1 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的内容在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被安排在八年级(下)第二十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及其性质、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及其性质、简单图案的设计与欣赏.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空间与图形的初步认识、相交线与平行线、三角形、轴对称、勾股定理,学习了图形与坐标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对数的认识已扩展到实数.通过学习“平移和旋转”,结合八年级(上)已学的“轴对称”,使学生对图形与变换中的全等变换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渗透让学生用图形变换(此处指全等变换,下同)的视角考虑空间与图形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方体和正方体”属空间与图形部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关于立体图形的最基础知识,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概念。不可否认,计算教学是第一,二学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但切忌将计算作为本部分内容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数学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认图形》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  相似文献   

13.
《中学数学月刊》2011,(8):1-13,61
【本章概述】 轴对称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不仅是探索一些图形的性质,认识、描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关系的必要手段之一,也是解决现实世界中的具体问题,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要真正认识轴对称,应从简单的几何图形开始.因此探索简单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是本章内容的重点,特别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究是重中之重.学好本章内容,掌握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世界,描述图形的形状和位置关系,发展直觉思维和空间观念,提高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背景介绍苏科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学习内容是"走进图形世界".教科书从引言开始安排了大量而又丰富的立体图形,让学生通过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丰富对图形的认识和感受,探索图形中存在的简单关系,初步体验一些数学变换思想;从学生周围熟悉的各种物体入手,直观地认识立体图形,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1.会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画出一些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初步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轴对称图案,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3.在认识对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美、理解美,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相似的图形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图形的相似,能通过观察识别出相似的图形.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理解相似的概念,正确区分哪些是相似的图形,哪些不是相似图形.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分析 《认识物体和图形》这部分内容包括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教学这部分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图形、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交流的能力。在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中,教材从生活着手,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接着,教材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辨认和区别四种立体图形。对于每一种图形都按  相似文献   

18.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2.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的特点是“三多”——概念多,牵涉到的图形多,与现实生活联系多.在复习中,我们要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及知识点的归纳,还要抓住本章的重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20.
李庆社 《初中生》2008,(12):28-30
一、命题趋势 《图形认识初步》的内容在中考中常以填空题、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围绕以下几个知识点命题. 1.考查判断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