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冯海虹 《今日科苑》2009,(16):14-14
当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对高科技与人文进行研究,诸如信息科学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空间科学技术等与价值、思维方式、伦理道德、审美艺术、心理情感、宗教等人文因素的相互关系已经引起世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处理好高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高科技与人文在应用方面的研究包括企业文化、高科技发展的人文环境、高科技管理与人文、高科技人才培养、高科技时代的人文学科建设、高科技时代的精神文明建设等。本文通过对高科技的涵义和价值观的浅述,着重阐述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探讨人类如何在高科技背景下获得与其生存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的诞生与迅猛发展是近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大量科学成果在人类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形态。现代科学技术在不断解决人类问题的同时又引发了新的问题,而要真正解决人口过剩,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就必须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寄希望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现代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略论霍克海默尔的科学技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西方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这集中地表现为科学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矛盾。霍克海默尔在他的科学技术观中深入地探讨了这一问题,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这就告诉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体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当然,霍克海默尔的观点也存在不当之处,这也是需要阐明的。  相似文献   

4.
吴云平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150-151,153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进步的标志,但也是人类文明危机的标志。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人文的分野和阻隔,是技术经济时代遭遇的人文命题。通过对这个时代的人文回望与前瞻,期盼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人文融通的时代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5.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一方面带来物质资料的空前丰富,另一方面也对人类的生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人类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赋予科学技术以人文关怀。社会各界都在致力于寻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之链。  相似文献   

6.
可持续发展是在人类对工业文明进程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并不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其核心理论思想是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协同发展,与人文生态基本内涵不谋而合。本文简要介绍了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概念,从三个方面分析可持续发展观包含的深刻人文生态内涵。探讨了可持续发展与人文生态的关系,最后提出我国在目前状况下,建立人文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7.
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应更加贴近社会和经济的需求,避免生态环境恶化。我们在提供安全的能量、化学品和制造品时,不能以消耗地球上稀有的原材料为代价.同时应尽量不产生有害的副产物污染地球,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人类的永恒。为了实现化学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培养人才时应注重人文教育,注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人文在古代的融通是朴素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迎来了工业文明。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演化为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立,人类的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科学大战"使科学与人文分隔加剧,但是,走向融通是二者的发展趋向。既坚持社会科学发展的"科学原则",又坚持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原则",就一定能够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马克思主义理论兼有科学与人文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张爽 《科教文汇》2009,(5):39-39
人文教育思想是现代教育思想中比较热门的话题,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人文教育首先是一门新兴专业,结合了广义的概念,这门学科包括历史,地理,政治,艺术,文学,伦理等学科知识,但是更重要的人文教育是未来人类更好发展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所具有的两面性也日趋显现,它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为人类带来了无尽的灾难。本文认为这是由于科学主义思潮中的机械的科学主义实证观和狭隘的科学主义功利观的而导致的人文精神缺失的结果,因此必须对科学主义进行人文反思,为人类能尽早走出科学主义的泥谭,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发展提供些许思路。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科学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它表现在 :科学技术通过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 ,并大大减轻劳动强度 ,使人能够从“奴隶般的劳动分工”中解放出来 ,越来越远离一般动物界 ,实现人之为人的物质生活 ;科学技术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不断完善提供思想基础和知识文化背景 ,并为人类确立合理的生活理想、道德信念、审美情趣提供理论参照和技术支持 ,不断实现人性的完善与自由。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各种灾难与危机也接踵而至。问题的根源在于人们普遍着力于追求旨在满足其物欲的现代化物质文明的发展,而轻视和忽视了旨在不断提升人的品质、唤醒社会良知的人文教育。本文拟通过对东西方人文教育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人文教育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实用价值与重大意义。只有大力加强人文教育,使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得到有机的整合,协同共进,人类才能获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重富有,并走向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文明。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与科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活动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既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幸福、改善生活手段,也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等全球性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导致后面这种负面结果的科学技术决定论加以深入反思。为了防止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滥用,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必须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定位问题,在操作理念层次则要确立科学技术绿色化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陈多宁 《今日科苑》2007,(8):149-149
人文教育重在养成人文精神。我们只有坚持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人文为科学导向,大学教育才有灵魂和生命,社会才能得到全面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界定科学技术发展人文环境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人文环境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指出,人文学科的普遍繁茂必然会促进科学技术的昌盛;民族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式和道路将产生深刻影响;社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科学家个人的人文素养直接影响着其创造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3月修订)本刊定位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促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登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根据学界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3月修订)本刊定位为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旨在推动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的研究,加强科学与人文及社会科学之间的对话,促进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主要登载科学与人文、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本刊根据学界  相似文献   

18.
曾永志 《未来与发展》2009,30(11):23-26
随着科学本身的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社会功能的日益加强,科学文化逐步与人文文化相背离,科学犹如一把双刃剑,当它被善用的时候,它能够创造人间奇迹;当它被恶用的时候,它也使人类生存环境恶化。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地对科学进行反思,而“第三种文化”的提出正是对这种反思的一种回响。同时,对“第三种文化”的哲学思考就致力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研究,推进两种文化和谐会融,促进中国文化“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技术风险的理解由科学技术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社会、心理、文化视角出发对技术风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风险管理理念创新,倡导技术风险管理的人文导向。  相似文献   

20.
浅谈现代图书馆人文精神的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新 《现代情报》2009,29(5):30-33
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今社会的普遍追求。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集散地,有其自身的独特的人文内涵。只有图书馆人文精神得到重视和倡导,才能以人文精神润泽、熏陶读者,化成天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人文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