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师平 《健身科学》2012,(12):38-39
一、什么是太极拳的放松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心静体松、缓慢柔和、轻灵沉稳、连贯圆活的运动,放松是太极拳第一要素,是太极拳与其他武术项目的根本区别,就像走路需要速度、跳高需要弹跳、推铅球需要力量一样。打太极拳时只有放松,才能使肌肤关节,处处张开,周身通经活络、血气通畅,起到太极拳养生保健的作用,俗话说:"通者不痛、痛者不通。"就是这个道理。打太极拳时只有在意念引导下的放松,才能使演练出的太极拳轻灵、沉稳、柔和,才能以  相似文献   

2.
孙国玺 《武当》2011,(8):23
"松",是练习太极拳的一种最基本的要领。"沉劲"是太极拳运用劲力的最基本法则。在行拳过程中,如果不能放松,身体就会僵硬。身体僵硬,就会运转不尹;身体僵硬,在进攻时,就做不到快捷迅猛;身体僵硬,在防守时,就会顾此失彼。所以,太极拳各门派都特别强调和注重"放松"二字。无论各派太极,不管其拳法如何刚猛,没有不注重放松的。不能放松的拳脚功夫,在运用时动作就会僵滞,大  相似文献   

3.
打太极拳要达到"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遍身躯不少滞"的功夫,就必须掌握"逆腹式呼吸法"。这是一把打开内功之门的钥匙。何谓"逆腹式呼吸法"?据介绍,逆腹式呼吸是指吸气时腹部自然内收,呼气时小腹自然外鼓。逆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变容呼吸。吸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内凹,横隔肌随之收缩下降,使腹腔容积变小;呼气时腹肌放松,腹壁隆起,横隔肌上升还原,使腹腔容积变大。与之对称的是顺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作等容呼吸。  相似文献   

4.
陈氏传统太极拳动作难度大,有些人望而生畏。其原因之一,是很多人在演练陈氏传统太极拳时,胯没有放松,上身不中正,突瞥弯腰,肌肉紧张,致使膝盖受伤,既练不出拳架,更谈不上太极,当然健身效果就更难显示出来,如果没有好的老师指导。久而久之,对陈氏传统太极拳失去信心,甚至还错误地认为陈氏传统太极拳只是年轻人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5.
蒋玉彬 《精武》2009,(10):51-52
做到“放松”、打出“内劲”,既是正确掌握太极拳动作规格,提高太极拳演练水平的必备条件,也是太极拳家展示拳艺修养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谢远基 《武当》2013,(9):40-42
调息是武术气功中的核心概念。作为中华传统武术气功之一的太极拳,研究调息与太极拳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太极拳中使用意念,对充分发挥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很有意义。二、调息的本质调息是习练太极拳的核心概念。调息与调身和调心,是太极拳术中的核心要素,被称之为"三调"。调身是调节身体的基本动作使其符合太极拳术的规范,即调准太极拳的拳架。调心是调节人的意念,人静人定,最终实现以意领气,以意行功。那什么叫调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的太极观念与太极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太极拳的命名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效天法地的思想方法。太极十三势吸收了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太极阴阳,并以五行取代四象八卦的学说。太极"内动"在太极拳中体现为强调"太极元气"在体内的运动。而"心为太极"的思想则体现为演练太极拳时强调"心贵静"。  相似文献   

8.
在对太极拳多年教学和练习的基础上,文章针对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创编了一套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目的是为中老年人提供一套具有与太极拳功效相同,运动负荷适中,健身效果良好的活动项目。该健身操吸纳了陈氏、杨氏和孙氏太极拳的功法优点,以“调身、调心、调息”为健身理念,以“轻、柔、舒、缓”和“贯、协、正、圆”为基本练习要诀。为探讨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的运动效果,选取了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身体健康的中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练习。研究结果表明:练习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活性(CAT)比练习前均有显著增长,丙二醛(MDA)比练习前均有显著下降。因此,太极关节放松健身操对于中老年人调节身心健康、延缓衰老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宝银 《中华武术》2007,(10):56-56
在中国城市,演练太极拳的人数相当可观。在世界各地,有关太极拳的协会组织"难以统计"。独具东方特色的太极文化浪潮波及蔓延当今世界各个角落。与此恰恰相反;在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中太极拳演练者寥寥若晨星或几近空白。农民不认识太极拳的健身效果,片面地认为劳动等于锻炼。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通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对太极拳的演练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掌握了一些经验与技巧.下面我就广大拳友比较关心的有关太极拳中"蹬脚"动作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刘月兰 《武当》2015,(1):30-31
习练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有不少人在学练太极拳时却一味地贪多求快,甚至把太极拳演练成了广播操、柔软操,给太极拳固有的"柔中寓刚,绵里藏针"的技法蒙上了阴霾,使太极拳失去了她固有的光辉。那么怎样才能学好练好太极拳呢?现将我多年习练太极拳的亲身感悟和体会阐述如下,以资共勉。大家都知道"名师出高徒"的道理,各个学术领域要造就人才,都需要"高人点化"。有一句话叫做"学拳容易改拳难",拳路错了,基础功架歪了,那就如同顽疾,难治也难改。幸运的是,我于1991年一开始学习太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无论是太极拳表演,还是太极拳习练,都普遍使用乐曲来进行配乐演练。现代的太极拳运动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太极拳音乐现象的出现,赋予太极拳运动以新的形式和内容,演练者的动作和音乐和谐统一,就会提高演练的质量和健身、艺术效果,使自己心情舒畅,给人以美的享受。笔者在此谈一下对太极拳音乐现象一些粗浅的体会、思  相似文献   

13.
韦群杰 《武当》2013,(6):23-25
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术,既练外部的形体四肢、肌肉、韧带、关节,又练内部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调理精气神等等。其修炼过程,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这"三调",既练内又练外,使内外都达到高度的和谐,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对身心进行充分地调整与修复,从而达到内外修炼的目的。太极拳的内外修炼技术,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实  相似文献   

14.
许建政 《精武》2011,(1):92-92
松与静是演练太极拳务必遵循的基本要领。 "松":包括形松和神松。形体状态的放松,就是把全身各部的肌肉、骨骼、筋膜、关节乃至五脏六腑都要自然放松,使躯体处于相对稳定、松弛的状态;神松则是精神、思想、意识、情绪的放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15.
意:就是在演练时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意念指导下进行。首先用意念指导全身肌肉骨节自然放松,沉肩垂肘,头顶悬。其次用意念指导意静,聚精会神,不能想别的,更不能开小差。再次用意念指导套路,动作、呼吸协调。只要意念和呼吸协调了,动作就自然协调了。只有把意念放在首要地位,才能练出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劲来。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意""对称"。这两个概念没有真懂,你就不会真正懂得太极拳。(一)"意"《太极拳论》从开头第一句"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到"上下前后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之易:其一,君不见,公园内、体育场、树荫下,成千上万的人在演练太极拳,足见其易。其二,太极拳形简,长的一百余式,短的十几式,甚至几式,动作简单易学,并无“奇、难、险”等动作,快的一个星期,慢的也就个把月就可学会,不像其他拳术需要很多基本功,可见其易。其三,太极拳适于集体演练,增加了练拳趣味,还可以边听音乐边打拳,学习时可以相互促进,容易学会。  相似文献   

18.
李正 《武当》2011,(7):11-12
练太极拳一定要"放松",这是任何一位初学者入门都会听到太极拳老师强调的问题。然而,练习者往往会在这个"松"的要求下,变得更紧张,动作更僵硬,更笨拙。于是,什么是"松"?为什么要"松"?如何才能"松"?就成了太极拳练习者最热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高东祥 《中华武术》2007,(10):55-55
太极拳很简单,也很难练。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有一个好的老师,还要有一定的天赋,再有自己的勤奋苦练,一定能达到登堂入室之境界。在练习太极拳中要做到"三个明白"。第一谓之"心明";何谓"心明"?就是心里要"明白"。不管初学者还是练习数年、数十年的太极拳练习者,都要做到"心明",要明白太极拳的理论和她的运动规律,明白自身练习中已经解决了  相似文献   

20.
陈志强 《精武》2006,(7):47-47
练好陈氏太极拳爆发力,必须懂得柔和刚。所谓柔,就是不用僵力、放松、柔化之意,犹如棉里裹针。所谓刚,就是通过长期放松柔劲的练习,达到极刚强的一种无坚不摧的力。它放松时就像鞭子在没有抖动发力之前,随意折压,完全自然放松,不加丝毫对抗之力。但如果刚劲发力,就像金狮抖毛,无坚不摧,无法抵抗,具有穿透性,这种力就是陈氏太极拳的弹抖爆发力。要打好陈氏太极拳的爆发力,必须先去僵求柔,周身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