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术套路的审美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体现出一定的时代精神风貌。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套路的正式形成与拳种流派的多样风格、重视个体生命和完善内外兼修、武术的哲理旨趣与雅化追求几个方面,论述了明清时期武术套路所出现的新风貌及其审美特征,认为明清之际是武术套路技法体系的完善时期,也是传统武术理论话语的总结与升华时期,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武术实现了术与道、雅与俗、感性形式与内在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从生命哲学探讨武术的本质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命哲学的视域中考察武术现象。发现:武术以搏击动作、套路和相关理论为外在表现形式,是人的内在非理性生命冲动的表达。武术包含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技击目的、健身意图、伦理传统、武术理论等属理性因素;内在的生命冲动系非理性因素,是武术的灵魂和深层核心。据此提出中国武术的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从甲骨文“武”字的含义到现代意义的武术概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资料印证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武"及武术的本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有两点创新之处首先从甲骨文中"武"字的变化看,其原始本意并非止戈为武,而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或持戈静止而立,注视前方;或举戈而动,欲与人、兽斗.与人斗是争夺地盘和剩余价值,与兽斗是维持生存和生命.至于"止戈为武"的说法,是对历史的一种误解.其次进一步丰富了武术概念,在现有概念中增加了"功法"和"内外兼修"两个关键词,完整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格斗和功法等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4.
《体育与科学》2014,(1):112-115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武术电影中的主题叙事进行相关研究。认为:武术电影的主题叙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不同时期的武术电影表达不同的时代精神,中国武术电影的总体叙事风格是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集中表达;电影在中华武术传承与推广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传播传统武技,传承武术精神,展现武术文化魅力,增加武术美感等方面;中国武术电影不只是对艺术视觉冲击的追求,更多的是弘扬一种民族精神,具体体现为除恶扬善的侠义之情,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忍让谦逊的仁爱之义,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乐凌燕 《精武》2012,(24):80-80,82
武术运动起源于中国,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竞技和健身的价值,并特具东方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被称为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本文试从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入手,纵览武术的历史发展和全球化进程,阐述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如何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功法是武术三种形式之一。在武术技术传承中,功法有其重要的价值。研究认为:(1)武术功法是武术技术传承的重要基础;(2)武术功法还体现了武术"内外兼修"的思想;(3)武术功法是武术技术从"假想"攻防到实战的"桥梁";(4)武术功法凝聚着优秀的武术技击招式。因此,在武术技术传承中要重视功法。  相似文献   

7.
生命美学视域下中国武术审美文化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哲学思辨的方法,从生命美学视域剖析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的当代价值,探索武术审美文化理论。研究认为:在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价值理念下,在推动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开掘武术审美文化资源,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升武术价值品级、拓宽武术发展路径、满足大众日益提升的精神生命需求具有深远的价值。中国武术审美文化研究应围绕"道不远人"的生命主旨,以"人"为中心,立足于生命精神的价值追寻,从武术技艺、武术人文精神的不同层面开掘审美文化意蕴,探索新时期武术审美文化的新特点、新趋向。武术审美意象应作为武术审美文化理论的核心要素深层挖掘,并指导武术实践。  相似文献   

8.
论音乐与武术套路共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体育从古时候起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中华武术套路则是中华体坛上的一朵奇葩,与音乐的联系更为密切.武术套路的表演能鲜明地体现出音乐的律动和节奏,音乐则可使武术套路的表演得到艺术上的升华.二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武术套路的演练上应选择与之适配的音乐.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从武术演武的形成与架构角度,将武术套路演武作为一种身体运动文化进行阐释与说明,并进一步构建武术套路生成与发展的文化原理.主要结论:武术套路是中国审美文化主导下的武术格斗思想与格斗技术的结晶体,是以人体攻防本能为基础升华形成的一种身体运动审美文化,是体现尚武距离美的艺术;在武术套路演武中,招法与劲道是演武文化的灵魂,“拳势”特点体现演武文化的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10.
武术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武术融健身、技击、观赏于一体 ,是一种特殊的民族文化形态 ,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它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 ,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一项运动。武术运动世代相传 ,长盛不衰 ,与时俱进。在现代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深受群众喜爱。究其原因 ,主要表现在其功能上———强身健体价值、技击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论述武术的现代价值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武术 ,深入研究 ,不断开发 ,使其焕发光泽 ,造福于民众。  相似文献   

11.
奥林匹克精神对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是中国武术发展的最高目标。武术必须积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提倡的五项基本原则。参与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前提条件,竞争原则要求武术形成自身的竞技形式,公平原则要求武术运动具有规范、科学的竞技行为和竞赛规则.友谊原则是武术进入奥运会的基本目的,奋斗原则要求升华武术的精神思想,改变传统武术观念使之适应奥林匹克精神。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文化学、哲学、美学、体育学以及武术学的视角对武术套路与技击实战、武术套路与舞蹈、武术套路与体育学、武术学者对武术(武术套路)身份的看法等4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武术套路既有技击实用的一面,又有艺术表演的一面,与舞蹈、体育都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有其独特性,就是这样一种"复合文化形态"、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作为一种程式规范,武术套路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通达目标的带有理想色彩的操作路径与价值形态。可以说武术套路并不是某种单一的身份确证,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涵容与积淀了多种文化营养成分。武术套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为基础,具有多维价值功能的势势相承的"身体技艺"。  相似文献   

13.
<正>一、竞技武术套路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对于竞技武术套路的定义有多种解释,但其主要内容是一致的。"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武术套路之美,是东方的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有着极高的美学价值。然而武术界对武术套路技术、武术推广、武术健身和技击实用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对武术套路的美学价值研究较少。“高、难、美、新”这一武术套路发展宗旨的提出,也提示了武术套路美学研究要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立足于科学,着眼于现实,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建设,要根据武术套路的美学特征和表现形式、武术套路运动的风格特点和运动规律不断地对武术套路的技术创新、编排创新上下功夫,增加竞技武术套路的艺术观赏性和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武术表演"为主线,梳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表演的艺术特征,指出当前武术的军事价值和功效已经逐渐被其它诸如健身、娱乐、文化、艺术等功能所替代,而作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艺术、文化产品,其自古代以来就具有的艺术特征和审美功效便成为其在当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武术"表演化"和"艺术化"的发展道路不仅成为肩负起传播中国武术、传承武术精神、弘扬中国文化,彰显中国精神的重要方式和途径,还成为中国武术在当代社会中广泛普及与发展的新形式和新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和谐思想内涵是深邃的、系统的,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以"仁"为核心的价值尺度、"中和"为上的思维方式、强调"内外兼修"的练功功能、形神兼备的审美评价和多元并存的开放格局。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我国,研究传统武术的和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中和品格进行了分析,对中西和谐思想进行了比较,得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同样是中西和谐观的中和产物,同样需要和谐理念来指导的结论,认为和谐的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必将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和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山  王东 《湖北体育科技》2005,24(3):393-395
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形与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套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该文主要阐述了在武术套路演练的过程中,演练者怎样通过形与神使武术套路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出神入化。培养这种“武术意识”必须要全方位地理解套路演练的内涵和精神,而且须要方法得当,具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论竞技武术与传统武术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1世纪初的今天,当中国武术向奥运会冲刺时,大家觉得武术套路运动特别是竞技武术套路越来越脱离武术的本质———对技击的演练;而与此同时,社会上对传统武术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大。故此,中国武术发展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要发展竞技武术,同时要大力弘扬传统武术。让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谐、统一发展将创造中国武术的辉煌未来。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从中国古典哲学角度出发,提出了中国武术的一体多元格局的结构。认为:武术的一体是指武术之道,武术之道寓于多元之中,是多元赖以生存的基础;武术多元是指武术一体的不同表现形式。武术之道可以通过刚柔相济、无法境界及内外兼修等内容认识。中国武术的一体多元格局是开放的,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其历史走向是多元格局并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