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师范大学首届家长会议暨家长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来自2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学生家长代表齐聚一堂,了解学校情况,共话学校管理。与会家长听取了学校领导及学生工作处、校团委、教务处、招生就业处相关人员的介绍,参观了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并参观了学生学习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2.
南州镇第四完小地处南县县城的城边上,学生来源分散,许多学生的家长无一定的单位,其中个体户和进城农民为数不少。为了加强对学生校外的教育和管理,去年6月1日,该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学校各班推选出的37位家长代表组成,其职责是沟通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宣传学校的教育要求,支持学校的教学工作,协助学校教育好子  相似文献   

3.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提议高校也应设"家长委员会".王广谦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国很多中小学都设立了"家长委员会",由一定数量的家长代表本校全体家长参与学校民主管理.高校也应借鉴,邀请并遴选一部分热心学校事务、关心教育发展的学生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章立制,定期开展活动,听取学校工作报告,就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也可组织一些有利于学校发展、学生成长的专题活动.学校在作出关涉学生利益的重大决策之前,可以适当方式征求家委会意见,接受家委会的监督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家长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力量,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最近在一个讲话中明确提出"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形成育人合力。"我校于2008年10月成立了第一届家长委员会。三年来,学校管理因家长委员会的热情相助而充满智慧;课程改革因家长委员会的全力参与而异彩纷呈;学校日常工作,因家长委员会的积极协助而井然有序。  相似文献   

5.
邱建兴 《上海教育》2016,(Z1):52-53
苏霍姆林斯基多次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家庭和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两个重要阵地。因此,探索有效的家校合作之路,逐步实现家校之间行动一致,信念一致,志同道合,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搭建起一个精彩的舞台。家委会成立机制有效确立内涵管理有发展,集中建设靠联动。为丰富学校的管理内涵,拓展管理渠道,为了让家长有效地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改革和日常管理中,学校成立了各级家委会,并形成"家长驻校"  相似文献   

6.
美国:规范和引导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家长教师协会(NationalnIA)的成立宗旨是,推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活动,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健康发展。为了鼓励和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教育,从全国性的家长教师协会到地方各级家长教师协会都发起了一系列活动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设置家长参与的项  相似文献   

7.
2010年3月,山东省成立了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设研究项目组,枣庄十五中成功入选首批家委会建设典型学校。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和探索,学校在家委会组织建设、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家长资源开发、家庭教育提升、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家委会科研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对家长教育资源和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的学校行政管理有两大鲜明的特色,那就是民主、简洁。因而取得高效。所谓民主,主要体现在家长、教师工会、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特别是家长和教师工会对校长有一定程度的制约作用。先说家长。各校都成立家长委员会(有的学校称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成员12~17人不等,由选举产生,选举前校长务必发布安民告示,将选举的日期和地点通知全体家长,在家长聚会上当场选出代表,代表任期一般2~3年。家长委员会选举产  相似文献   

9.
林子瑜 《广西教育》2014,(13):60-6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家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能够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工作计划和要求,而班级成立家长委员会,能够协助班主任共同研究解决班级管理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对于优化班级管理和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发挥家长委员会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的水平呢?  相似文献   

10.
何新 《教育》2012,(4):34-35
2月17日,教育部出台《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推中小学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幼儿园曝出家校冲突、师生矛盾,以及学校侵犯学生权益事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家长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决策、监督、评价的渠道,造成家长和学校沟通困难,难以有效维护受教育者的权益。建立家长委员会,可以让社会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从而针对教育现实问题发挥重要的参谋、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启妍 《中国教师》2011,(20):62-63
<正>一、"家长参与"概念的提出"家长参与"是指家长参与或协助子女的学习、教育。随着西方国家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国民参与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要求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通过参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来促进子女的学习与成长。早在1897年,美国就成立了历史久远且规模最大的家长教  相似文献   

12.
《中国德育》2013,(17):82
临朐东城双语学校位于县城东郊,是东城街道办事处于2008年投资兴建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立足于争创一流教育名校,服务临朐教育事业。为了强化学校管理、提升学校品位、丰富学校内涵、争创学校品牌,学校坚持"面向全体、提高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办学理念,依据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指导学校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初中部把引进社会管理资源作为突破学校管理瓶颈的切入点,成立家长委员会领导下的家长义工队,全面参与学校管理。学校代表潍坊市在  相似文献   

13.
《家长》2011,(11):2-F0002
天津市滨海实验学校以“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为目标,把“学生德育学分制”作为管理学生的抓手,实施“全员德育导师”机制,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通过开展“让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如何适应小学生活”等一系列专题讲座,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2009,(7):F0003-F0003
京源学校把家校合作作为拓宽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家校合作:创立家长学校,举办专家讲座、家长经验交流会、家长心理咨询等活动;定期举办学校开放日,请家长参加学生建队、建团、成人仪式、主题班会、艺术节等活动;连续8年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开展周末孝敬日活动,举办亲子运动会、我和家长心连心交流活动;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家校联系网、家校互动平台、班级博容、京源论坛;成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和一生幸福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张志勇 《成才之路》2010,(31):I0002-I0002
谁是学校教育的利益相关方?政府、学校、家长、学生。政府代表国家、代表社会、代表家长举办教育、管理教育,是学校教育最重要的利益相关方;学校,包括领导者、教师等,是学校教育的承担者、具体实施者.学校教育生态、样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与事业,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相关方;家长和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消费者,自然是最关心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学校教育利益的相关方。  相似文献   

16.
现在学校越来越重视家长的作用,如有的学校让家长定期评议教师,有的学校让家长为孩子选教师,更多的学校则是对家长的意见由原来的漠然视之变为现在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了“闻者足戒,言者无罪”。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解决了学校管理长期以来解决不了的痼疾,给学校管理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那么作为学校领导如何动员家长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呢?一、端正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认识。教育是社会公益事业,学校是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及家长在内的所有人普遍关心的育人场所,因此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学校领导要想办好学校,家长的参与必不…  相似文献   

17.
山脉 《江西教育》2009,(3):45-45
“我的家离学校近14公里,要是学校没有成立全托制留守学生托管服务部.孩子就不可能整个学期都在学校学习和生活,我就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安心地在外打工了。”方建军同学的家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如是说。从2002年起,为了解决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上犹县东山镇中心小学成立了留守学生托管服务部,向社会公开承诺:对每个留守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的办学理念,使北郊学校成为一所提供优质服务的精品学校,我校于2000年成立教育质量管理室,让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北郊学校质量管理室面向社会、学生和家长,是学校的一扇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向学校及全体员工传递来自学生和家长呼声的一条纽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鼓励和吸收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成为台湾地区中小学管理改革的重要趋势。家长通过“学生家长会”参与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校务会议、教师评审委员会及校长遴选委员会的工作,逐渐提高了其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同时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为教育实践中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家长义工制,是家校合作发展的未来趋势。成立家长义工队,有助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互动,促进家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实现全员教育和全程教育的目标。在实践中,首先要注意明确成立家长义工队的目的、意义和可行性,还要坚持自愿参与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为家长义工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