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农村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农民精神文化与知识的建设,农村出版传播肩负着这样的任务,尤其是在当前"媒介化"时代,在农民群体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得到广泛普及,中国农村出版传播需要积极适应建立新的传播平台,同时整合传统的"三农"读物在新的媒介平台上,深入有效地做到文化知识上的惠农、服务"三农".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村读物出版,提高农村读物质量,中国编辑学会和江西省新闻出版局于5月26日至5月29日在江西省出版集团井冈山培训中心联合召开了农村读物编辑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走出误区,提高认识,拓宽思路,是加强农村读物编辑出版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会议总结交流了农村读物编辑工作的情况,认为近年来,出版界出版了一大批为“三农”服务的图书,其中不少书深受农民欢迎,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上说,相当部分农村读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  相似文献   

3.
《当代图书馆》2006,(2):78-78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前所未有的重视。今年开始启动的“十一五”规划更是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了非常突出的地位,一时间,“三农”话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各行各业都在为如何更好地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想点子,做实事。这其中,出版工作肩负着以出版更多的好书普及农业科学技术、丰富农村读的精神化生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等重任。令人欣慰的是,全国众多的出版机构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以主动出击的姿态,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将一批又一批农民“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读物送到了农民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4.
"三农"读物,顾名思义,就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各类读物。自2004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读物出版发行工作的意见》后,不少出版社都相继加大了"三农"读物的出版力度,一个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潮的到来而出现的"三农"读物热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5.
今年,重庆市在图书选题的开发中,不断深化和推进“三农”读物的出版,寻求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实现新突破,基本形成了以“局长工程”《农村两元钱实用知识丛书》为核心、各出版板块为支撑的“三农”精品图书体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切实做好"三农"读物的出版,总署及时地提出了"走下去"的策略,大力提倡"三农"图书出版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按照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出版切合农村需求的"三农"图书,出版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的"三农"图书."走下去"策略在满足广大农民对科学技术需求、改善广大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总体上看,农村图书市场还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4300多万,约占全省总人数的65%。湖南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大省,湖湘文化底蕴深厚,农村出版物市场十分广阔。这些都为做好全省农村出版物出版发行工作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平台。近年来,在新闻出版总署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湖南省局组织推出了一大批服务“三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优秀出版物,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为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一、基本情况(一)“三农”读物出版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湖南省每年出版“三农”读物100多种,其中农业科…  相似文献   

8.
我社这些年来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脚踏实地,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参与“三下乡”活动,取得了较好成绩,2003年被中宣部等14个部委评为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一、立足本职,精心出版优质农业科技读物搞好“三下乡”活动,不能停留在一般的送钱送物上,首要的是心系“三农”,做好本职工作。作为科技出版社,就是要千方百计为农民出版实用、价廉的农业科技读物。我国农村目前经济发展较慢,农民收入不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因此,农民所需要的科技图书往往本子薄、定价低、利润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编辑不愿意策划农业科…  相似文献   

9.
深入调研打造品牌为"三农"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广东科技出版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三贴近”的要求,坚持调查研究,探索出了“构建选题框架,及时成套推出”的工作模式,沿着“本子薄,定价低,通俗易懂,易学易用”的农业图书出版思路,精心策划了一批适合广大农村,特别是华南地区农村生产实际的读物,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  一、加强农村图书市场调查,贴近农民读者需求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民文化水平普遍比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广大农民学习科技、渴求致富的热情。在全国上下全面建设小康…  相似文献   

10.
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历来是党报宣传的重点,作为地市级党报就要在“三贴近”中深化“三农”报道。近年来,地处甘肃庆阳老区的《陇东报》在新闻宣传上以“三贴近”为着力点,全力深化“三农”报道,以新的办报理念、新的新闻视角、新的报道方式改进“三农”报道,摆脱了以往在“三农”报道中就农业报道农业、就农村报道农村、就农民报道农民的报道面狭窄、  相似文献   

11.
"三农"读物的出版,责任重大,困境明显.如果不认真地研究农村市场,并进行必要性调整,很可能会使"三农"出版叫好不叫座,变成"三农"出版社和农村读者的"双输".调整的基础是正确认识"三农"图书出版现实.本文以传播学的五大基本研究领域来分析"三农"出版物的"传播者"、"内容"、"媒介"、"受众"和"效果",以求为出版业更加积极有效地服务"三农"提供一种新的思考图景.  相似文献   

12.
郁宝平 《出版参考》2009,(13):25-25
为了切实做好“三农”读物的出版,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走下去”的策略,“走下去”策略的提出,为“三农”图书的出版明确了方向,激起了众多出版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3.
我写的《农民识字歌》,荣获全国农村读物二等奖。在发奖大会上,邓力群同志亲自给我们颁发奖状,并鼓励我们说:“以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人从事农村读物的编写出版工作。”这使我受到很大的鼓舞。我是怎样写起《农民识字歌》来的呢? 一、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写农民之所需。我是农民的儿子,不能忘了没有文化的农民。早在1960年,我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回来,我感到,党和人民给了我荣誉,自己应该百尺竿头更上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大“三农”读物编辑出版与传播力度.更好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出版服务.中国编辑学会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筹)拟于2011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以“新形势下‘三农’读物编辑出版工作”为主题的研讨会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中央连续下发了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把“三农”问题摆到党和政府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落实中央部署,发扬出版工作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考虑出版业可持续、均衡协调发展,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于去年3月在兰州召开了全国服务“三农”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座谈会,5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读物出版发行工作的意见》,由于政策明确,措施有力,出版界推出了一批服务“三农”的力作,初步扭转了“三农”读物品种规模徘徊不前的局面,既为“三农”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也营造了关心“三农”、…  相似文献   

16.
书业内外     
呼唤更多"三农"读物据《中华读书报》报道:今年共有260家出版社安排了"三农"选题,总量为4077种,占今年新书选题总数的3.3%。我国有8亿多农民,以占人口总数大部分的8亿农民,享受占今年新书选题总数3.3%的图书,何其悬殊!可见,"三农"读物出版这个亮点,其亮度还相当有限?一些出版社之所以不愿意为农民出书,主要觉得,农民群众购买力低,出版此类读物叫好不叫座,赚不了多少钱。其实,虽然农民的购买力不高,但若出版社  相似文献   

17.
一、主要做法(一)抓选题,推进服务“三农”出版物出版工程。2003年以来,甘肃出版系统先后多次邀请省内、国内的名作家、名编辑以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开发、研究、论证服务“三农”图书选题,以满足广大农村读者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为重点,认真做好服务“三农”出版物的出版选题工作,逐步建立了选题具有针对性,内容具有可读性,文字具有通俗性,形式简洁质朴,富于时代感和乡土气息的服务“三农”出版物选题体系,为做好服务“三农”出版发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推进农村小康建设,本着多出…  相似文献   

18.
农业技术类图书市场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为“三农”服务是出版发行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了解农业技术类图书的市场特点,分析农村读者对农业技术类图书的需求,对更好地贯彻“三贴近”精神、推出一批适合农民读者需求的好读物,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在对农业技术类图书市场作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与总结了农业技术类图书市场的特点,以期为农业技术类图书的出版与发行工作  相似文献   

19.
孙利群 《青年记者》2009,(16):56-5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大局,“三农”报道也一直是电视新闻宣传的重中之重。许多地方电视台为加强“三农”报道,相继开设了直接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农村栏目,宣传党的政策,传递致富信息,推广先进典型,在助推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重要转折时期,既面临着新的机遇,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形势的发展对“三农”报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正>有关维护农民权益的文章难找到最近,为了汇编、出版有关"三农报道"的读物,笔者对《福建日报》《三农调查》栏目的往期文章作了搜集、整理。为方便阅读,该书大约分成"决策参考"、"农业出路"、"农村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