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正能量"成为一个流行的热点用语,让人们爱不释"口": (1)她(范冰冰)衷心希望双方的合作可以走得更远,能携手为社会传递更多的正能量.(《扬子晚报》2012年8月31日) (2)遍布在全省各地的爱心网友们,用自己的爱心传递着正能量.(《河南日报》2012年11月27日) (3)旅游"正能量"正在辐射(标题)(《春城晚报》2012年8月8日)  相似文献   

2.
最近发现,"大腹便便"好像成了孕妇的代名词,例如: (1)对于大腹便便的孕妇来说,睡眠是个问题,让很多孕妇感觉很辛苦.(《京华时报》2009年11月25日) (2)婚礼当天,新娘凯斯已经大腹便便,她即将在11月份产子.(《京华时报》2010年8月3日) (3)老翁的上方像是一位大腹便便身怀六甲的妇人,正欲行又止.(《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7月19日)  相似文献   

3.
先看下面几个例子: (1)在"卡时代",刷卡消费、贷款买房,已深深嵌入到大众的生活习惯中.(《华西都市报》2012年11月7日) (2)游客只需携带订票的身份证,即可刷证进门,大高峰时期网上预订的游客也几乎是"随到随入".(《南方日报》2012年10月17日) (3)很多小资员工,每天坐在公司电脑前就是聊天、刷微博……说实话,这对公司的资源是极大的浪费,裁掉他们一点也不可惜.(《重庆晚报》2012年11月9日)  相似文献   

4.
手头有份某区的表彰决定,其中"奖掖先进,激励后进"一句很是醒目."奖掖先进"?感觉有点怪.平时我们说的是"奖掖后学""奖掖后进".可上百度一搜,"奖掖先进"有17700多条.看来许多人把"奖掖"当成"奖励"了.随摘两例: (1)汪蔼士不仅经常与梅兰芳、齐白石、王梦白、陈半丁等雅集、唱和、作画,而且十分乐意与年轻一辈的画家交往,和他们一起作画,以此来奖掖先进.(《中国书画报》2012年1月29日) (2)奖掖先进,提携后学.(《学术研究》1998年第2期) 用错者既有专家学者,又有新闻媒体.情况普遍,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先看两个例子: (1)在昨天闭幕的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结构性减税"从历年的"新常态"表述提升至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国际金融报》2012年12月17日) (2)随着人们日常商务交流、旅游等活动的日益频繁,打"飞的"前往目的地已经成为国民生活新常态,传统购买机票的模式也已无法满足现有国航用户的需求.(《中华工商时报》2012年12月3日)  相似文献   

6.
翻阅近期的几本教育期刊,发现"凭心而论"一词又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某些名家撰写的文章中;打开网页,"百度"一下,竟然有八万多篇新闻报道中出现了"凭心而论"字样. 为何这样的错误在我们的主流媒体中层出不穷?"凭心而论"何时休? 还是先来看看以下误用例子: (1)凭心而论,这则导语写得不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旬刊》2012年第7期) (2)凭心而论,和自己比,海南发展不慢.(《海南日报》2012年12月27日)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2日是我国首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某报记者特地走访了武汉市附近的几所大学和小学,发现了一个怪现象一一小学生过马路比大学生要守规矩.(据《长江商报》报道) 过马路为什么要守规矩?分析个中道理,大学生肯定要比小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那就是"维护公共秩序、敬畏个体生命".只有人人都能"守规矩",道路才会变得越来越安全,行人才会越来越放心,这恐怕也是设立"交通安全日"的主旨吧!  相似文献   

8.
近期,"期期艾艾"这一成语较为频繁地出现在各大媒体,其中也有用错的,闹了一些"笑话",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1)相思中寂寞,寂寞中相思!千转百回,期期艾艾.(《呼伦贝尔日报》2013年3月13日) (2)长大后,我远远离开了家乡,回来时发现,母亲的背驼了,再看着儿女时脸上多了一种期期艾艾甚至是巴结的神情.(《海南日报》2013年3月3日) (3)但是他脸上完全没有一个重症病人的期期艾艾感,好像我们不是在一个病房里,而是在一个咖啡馆里,一群年轻人围着一个长辈谈笑风生.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6,(2)
安徽利辛县"女子救小女孩被狗咬重伤"一事被媒体报道后,一周内已让当事人收到70余万元捐款.但随着媒体对事件诸多细节的追问,真相终于被逼出了水面.20日,受伤女子的男友张宏宇亲口承认,他对媒体撒了谎,所谓"救女童"一事,完全是他编造的.(10月21日《北京青年报》)  相似文献   

10.
"style"和"走你"是2012年年末两个很特别的流行语.报刊网络俯拾皆是,口语表达灵活多样. ××style 韩国歌手的《江南style》风靡全球,紧接着"××style"成为新的流行语.请看下面几个新闻标题: (1)老天爷的"2012style"(《扬州晚报》2013年2月8日) (2)山东济南:春节商家促销上演"年货style"(《济南日报》2013年2月10日) (3)蛇年春晚尽显哈氏style(新华网2013年2月11日) "style"作为名词,指"风格、时尚";作为动词,可译为"设计,为……作造型".上面三例中,标题(1)指2012年天气的主要类型,标题(2)指商家卖年货的各种促销方式,标题(3)说明导演哈文的个人风格在春晚上表现得很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来,"躺着也中枪"这种说法频频出现于网络及传统媒体中.请看下面几个例子: (1)原本一条感慨"韩寒有无代笔"的微博,结果矛头却直指海岩.有网友感叹,海岩是躺着也中枪.(《北京晨报》2012年1月27日) "中枪"的字面意思是被枪子儿击中了,那么"躺着也中枪"呢?仔细揣摩上下文,不难发现,例句中"躺着也中枪"都有"无辜或意外受到牵连,遭遇倒霉的窘境"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1 已经试验过的事件不是随机事件 读者可以认真领会"已经试验过的事件不是随机事件"这句话是正确的,也可参见笔者发表于《中学数学杂志》2004年第7期的文章《已经试验过的事件不是随机事件》. 例1(《世纪金榜》(2012年版)作业题)下列事件中,随机事件的个数为(). (1)方程ax +b =0有一个实数根; (2)2009年5月15日,去美国旅游的小王感染甲型H1N1流感; (3)在常温下,焊锡融化; (4)若a>b,那么ac>bc. A.1 B.2 C.3 D.4 原解 选C.(1)、(2)、(4)是随机事件,(3)是不可能事件.  相似文献   

13.
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许多杰作,如《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等都是艺术中的瑰宝,名扬四海.人们都熟知这位艺术大师,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对数学也很感兴趣呢!下  相似文献   

14.
当下存在的"贫血"议论文写作病态之一种,首推"并列式"作文的"盛行".写"感恩让生命之花常开不败",可以咬住"感恩"二字,一路"并列"下去:感恩父母,让亲情如蜜如饴;感恩社会,让生活充满生机;感恩祖国,让国家繁荣昌盛.(2012年山西高考优秀作文)写"最想生活的时代",可以抱住"我爱这时代"不放,"并列"开来:我爱这个时代,因为我的根在这里;我爱这时代,因为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我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已来到我们的肩上.(2012年广东高考优秀作文《我爱这时代》)写"坚守自己的桃花岛",笔下就出现三座何其相似的"岛主":思绪飘过《红楼》,黛玉,你在坚守你心中的自尊之岛;静览一缕春风,郑愁予,你在坚守你心中的信念之岛;轻循一本《漱玉词》,轻推《声声慢》的门扉;易安居士,你坚守你心中的坚强之岛.(2011年深圳一模的考场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15.
正4月8日,在西安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升旗仪式上,高二男生小钟(化名)做《感恩父母敬畏生命》的主题演讲。演讲行将结束时,他居然向自己喜欢的女生表白:"我就是喜欢她,要对她的未来负责……"他的爱情表白被老师制止,老师把他拽了下去。在场的1600多名学生听了小钟的表白后,报以热烈掌声。小钟说,他得知有此上台演讲的机会后,早就有了"预谋"。这一事件引发"围观"和热议。  相似文献   

16.
说到"光盘",人们很自然会想到用激光束记录和读取信息的圆形存储载体,也叫光碟.然而,随着现代人生活理念的不断变化,"光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请看下例: (1)"我是光盘族,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北京日报》2013年1月25日)(2)有学生说,为了做"光盘族",室友们都互相监督,自己也不敢多打饭菜了,正好实行减肥计划.(《中国教育报》2013年3月8日)(3)用餐中,代表委员们厉行节约,取餐适量不浪费,争做"光盘族"成为一种用餐新时尚.  相似文献   

17.
(1)3头长颈鹿分别经过14个月的漫长孕期,于今年2月、3月、4月分别诞下宝宝.(《解放日报》2011年5月13日) (2)"8号猫"曾多次怀孕,并诞下小猫.(《解放日报》2011年8月25日) (3)孕妇刘冬梅诞下一婴儿.(《中国青年》2011年第23期).  相似文献   

18.
2014年8月2日,中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一时间,媒体的目光聚焦到这位长年沉醉于中外文学世界里的翻译家。他笑着作答:"这是中国文化的胜利。"而他的心境依然波澜不惊,如同书桌上方那束温和的灯光。就在那束灯光下,他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一本本翻译作品之中:《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  相似文献   

19.
在我们广泛搜集有关叶紫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叶紫的《日记》手稿。叶紫的《日记》,始于一九三九年二月一日,止于同年六月二十六日,约四至五万字(包括少量剪报)。此前此后,叶紫写过日记没有,无材料可证。但从这《日记》中的一些话语,也可以推断叶紫的日记就只有这么一些。他在二月一日的日记中写道:“无论什么时候开始写日记,都不嫌迟。”可见在此之前,他很可能没有写过日记。到了这年的六月二十六日,叶紫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老病加新病,多种疾病并发。到十月五日,病魔终于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在六月二十六日以前,他的日记是根据健康状况时辍时续的,很可能六月二十六日的日记,就是叶紫最后的日记。叶紫的《日记》,通过回忆、感想、笔记、杂记等多种形式,象“一个很好的镜子——一部摄影机”一样,真实地记录了他生命最后一程的思想和生活。《日记》的字里行间,搏动着一颗共产党人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赤子之心,表现了一位革命作家自觉地以文学创作为武器,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思想风貌。它既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生活教科书,也是我们研究叶紫及其作品的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现在我们将它摘选并整理出来,以飨同好。  相似文献   

20.
消逝的钟声     
《当代学生》2011,(7):36-37
2010年的最后一天,史铁生离开了我们,他的离去,引发了众多读者对他作品无限的怀念与记忆,《我与地坛》《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病隙碎笔》等名作被频繁提起。与他相关的纪念文字,并无太多的悲伤,他和他的读者们这些年来已经隔空约定:生命是旅程,会有终点,告别时甚至无需说再见。一如他在《我与地坛》中所写:"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春末夏初,读读史铁生这位当代大家的作品,算是寄上我们浓浓的哀思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