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步频、步幅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两个直接因素。国内外优秀百米跑运动员的步频、步幅能力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见表一)。男子A组(当代世界男子百米优秀运动员)的百米全程平均步频指数(步频×身高)为8.05±0.286;步幅指数(步幅÷身高)为1.213±0.041。世界女子百米优秀运动员(女子A组)的全程平均步频指数为7.64±0.350;步幅指数为  相似文献   

2.
通过参加全国第8届运动会游泳比赛的调研和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就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自由泳运动员有关形态和比赛的运动参数进行比较研究,并分析了中外运动员男子100米自由泳运动水平的差距所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指标的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认识和剖析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结构,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男子百米健将级运动员17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运用分层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有效反映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对运动员体能各指标与百米跑成绩间的关系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并确立了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体能水平评价标准与方法学体系,对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培养一个优秀的短跑运动员,第一要选好材,第二要进行科学与系统的训练,而选好材又是个先决的条件。本文就短跑运动员的选材问题,谈几点看法。一、身材形态: (1) 身高:由于短跑的距离不同,对短跑运动员的身高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以100米跑为主项的运动员,身高的要求不象200、400米项目那样重要,从近代100米跑成绩达到10″的近50名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身高情况来看,高矮分布在1.65—1.93米之间,最高与最矮的运动员身高竟相差28厘米之多,平均身高为1.79米(±0.07),变动率为3.86%。这组数据说明了身高不同的运动员在100米跑中均能创造出优秀的成绩。如身高在1.90米以上的S·威廉、J·卡洛斯(美国)等都创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男子100m跑奥运会前三名成绩演变和鲍威尔、加特林、蒙哥马利等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年龄、身高、体重等)进行分析,认为:世界男子100m跑成绩100年稳步提高,近二十年记录2-3年就被刷新一次成为更改频率较高的项目之一;世界顶尖100m运动员身体形态指标平均身高181.1cm、体重78.4kg;创个人最好成绩平均年龄26.2岁。  相似文献   

6.
加速段落是百米跑全程中最重要的段落。中国优秀男子短跑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在这方面有何差距及步长、步频对其影响,是广大教练员、科研人员感兴趣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该段落的速度、步长、步频的比较,以及同他们全程跑有关指标的分析,提出了中国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比赛全程及加速段落运动学特征的规律,以及步长与步频对加速段落的影响;并提出了关于加速段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与建议;建立了有关加速段落成绩的推测方程,以利对短跑运动员的加速能力进行检查与评定。  相似文献   

7.
历届奥运会400米栏排名前三名运动员成绩;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栏跑的成绩参数(分段成绩、速度、步频、步长等指标);199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400米栏运动员身体形态参数(年龄、身高、体重指标)。将世界400米栏成绩演变情况进行纵向比较;将世界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成绩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栏间成绩、栏间步数等)。  相似文献   

8.
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据采集法、影片拍摄法、数理统计法。2.结果与分析(1)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起跑加速段平均速度的研究(0~30m段):中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在100m的比赛中,起跑至30m加速段时的平均速度比国外男子优秀百米A组和B组运动选手差且处于劣势。在加速阶段中,起跑至10m段是决定100m成绩的关键,我国百米短跑成绩在加速段应提高起跑至第一个10m段的加速能力。(2)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途中跑加速段平均速度的研究(30~50m段):我国男子百米前50m跑的加速能力最差,再加上起跑至10m段又比国外运动员差,累计成绩的差距就更大。因此,经…  相似文献   

9.
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男子100米跑运动员陈文忠与世界优秀男子100米跑运动员的速度特征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男子100米跑的主要问题在于加速能力和步频步幅协调能力的不强,以及维持高速度的能力不足方面。在训练中应强化对体能的训练,提高专项力量,注意快跑中放松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九运会中国男子百米跑优秀运动员途中跑的技术录像解析,分析所获得的速度、角速度、步频、步长、单步各时相等运动学参数的具体指标,并与国内外优秀百米跑选手作比较,结果认为,九运会男子百米途中跑速度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原因主要是步长的提高,但与国外优秀选手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步长不足;中国百米跑运动员应减少腾空时间以增大身体重心位移的支撑与腾空时间比;九运会男子百米跑运动员的摆腿及摆臂技术差异较大,且摆臂时前摆不足后摆过大,使身体产生向前的动力不足。  相似文献   

11.
我们曾对美国优秀百米运动员的技术进行系统的生物力学分析,又对我国集训队男子短跑运动员进行多次技术诊断。在此基础上,研究我国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途中跑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我国广大教练员及运动员进一步明确短跑技术概念及改进技术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生物力学指标对比法。即用世界水平的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技术与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的途中跑技术进行对比,所选择的参数都是早已证明与短跑成绩直接有关的。  相似文献   

12.
<正> 我国百米水平落后的因素很多,跑的技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跑速=步长×步频;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是步长大、步频高。百米全程44—46步,世界百米纪录保持者史密斯创9″93世界纪录时,百米全程只用43步多。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途中步长可达2.40—2.50米,步长与身高之比为1.33:1,步频可达近5步/秒,途中最高速度11.7米/秒左右。我国运动员步长短,百米步数多,据测量统计,我国男子10″2—10″9的46名运动员,百米全程平均步数50.6步;11″1—11″8的49名运动员,百米全程步数52.29步;起跑至30米分别为17.9步、18.37步;30—100米的平均步长分别为2.15—2.18米、2.05—2.10米。女子11″6—12″9的47名运动员,百米全程平均步数为55.52步;13″0—13″7的19名运动员,百米全程平均步数56.2步;起跑30米,分别19.04步、19.53步。国外优秀百米运动员起跑30米是17步以内,我国优秀短跑运动员陈家全,起跑30米成绩3秒5,步数17步。比赛中10  相似文献   

13.
世界优秀100米跑和200米跑运动员的成绩水平都大大高于苏联运动员的指标。例如,1983年,100米世界前十名运动员的成绩,男子为9″93—10″16,女子为10″79—11″09,而苏联前十名运动员的成绩,男子为10″20—10″37,女子为11″24—11″53。200米跑的情况也与此相似,1983年世界前十名运动员中,男子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我国百米水平落后的因素很多,跑的技术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跑速=步长×步频;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是步长大、步频高。百米全程44—46步。世界百米纪录保持者史密斯创9″93世界纪录时,百米全程只用43步多。世界优秀百米运动员途中步长可达2.40—2.50米,步长与身高之比为1.33:1,步频可达近5步/秒,途中最高速度11.7米/秒左右。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我国六运会男子百米跑决赛前六名运动员的跑速曲线结构进行分析,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百米跑速度曲线上的基本数据进行比较,拟找出我国短跑运动员所存在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收集国内外优秀男子百米运动员的运动技术参数,并加以统计,从影响跑速的步长、步频因素对我国男子百米跑运动员成绩滞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百米运动员的步长能力不足是影响速度能力和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应在优化步长、步频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步长能力为突破口,强调运动员整体训练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最大速度能力和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对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运动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外优秀男子百米跑运动员运动参数的分析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距,为以后的训练与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INTERNET检索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中外优秀男子100米运动员的最大速度、步频、步长等技术特征做了比较与分析;淤期能从中找出影响我国男子百米成绩向世界迈进的原因,为今后成绩的提高与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羽毛球运动项目有1.55米高的网,把场地平分两个半场,比赛是在空间进行的,而且又有一定长和宽的场地限制。所以,要求羽毛球运动员身材要有一定的高度。运动员没有一定的身高,在比赛过程中便会吃亏。身材矮小的人,在比赛过程中要比身材高大的人跑得多;而身材高大的人进攻比身材矮小的人更具有威胁性。正由于这样,人们在选材中普遍注意运动员的身高。目前,世界上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的身高,欧洲选手在1.84米以上,最高者达到1.91米(丹麦的埃里克森),亚洲和我国的优秀男子选手的身高在1.80米左右,最高者也达到1.90米(中国的鲍春来)。随着社会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法对第三届与第七届世界田径锦标赛男子100m决赛运动员100m跑的各分段步频、步长等运动学指标进行评析,研究表明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100m跑中长时间保持高速的途径是依靠自己的步长,而不是努力提高步频来保持。同时发现,在各分段中步长与步频对跑速的贡献具有显著性差异。 1.世界优秀运动员全程跑的步频、步长变化表1是世界优秀运动员100米全程跑的分段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