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和数理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健美操发展现状及艺术类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划为艺术类专业已成普遍现象,但其专业设置与学科归属比较混乱,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模糊不合理.因此,通过深入分析健美操运动的本质属性,探讨健美操运动在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归属的问题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现状及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李亮 《体育与科学》2003,24(5):72-73,78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调查所掌握的材料,本文描述和简要分析了高等体育院校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的基本现状,阐述了当前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在设置布局和专业设置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把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调整为综合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院校3类院校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专家咨询的方法,以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途径为逻辑起点,分析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的情况;比较了体育院校与艺术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区别;提出了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不同途径;构建了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规格及要求和课程体系,为新办专业的建设提供参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期,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全面勃兴.全面勃兴的社会生态主要表现为经济社会大环境、政策环境、体育和艺术自身性质与特点等三大方面.该文认为:“长善救失”是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原则,“协同发展”是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总体目标及愿景,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模式的要义则在于专业内涵的准确定位、“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协同进化”的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湖南省8所体育院系社会体育专业的体育艺术类课程基本情况的调查,发现湖南省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体育艺术类课程由体操、健美操、体育舞蹈以及一些时尚健身操等课程组成,在课程设置和教学上,与现在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结合不够,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结合湖南省的教育实际,对新时期体育艺术类课程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体育艺术类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以及体育院校新一轮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颁布,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将面临重新划分和定位,新制定的体育艺术类专业最大的特点是更多地加入了艺术教育的内容,艺术元素将更加全面地渗透到体育中去,如何将体育与艺术更好地结合,充分挖掘体育中的艺术元素,融体育与艺术与一体,探索体育院校办艺术类专业的特色之路。研究以体育学院新增设的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切入点,从体育与艺术双向融合的角度,探讨体育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利与弊,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娟 《精武》2013,(18):154-155
目的:对全国13所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及专业的学科归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专业学科归属”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结论:目前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方向下的专业项目本质都是体育,该专业应归属于体育学科。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体制及人才培养规格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对我国部分城市体育人才市场的供求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调查,对我国体育院系现有的招生办法、专业设置及毕业分配原则等进行了深入分析,对今后几年我国体育院系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进行了预测,以求为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符合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专业培养模式、办学定位和专业体系、支撑办学的体育理论基础和体育科研体系、教师学术群体等诸多方面分析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办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际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经验探讨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竞技训练、社会体育专业办学发展趋势,以求以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高等体育院校老年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实意义出发,确立了老年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及课程目标;在借鉴老年学、老年医学、老年人口学等相关专业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体育与老年人的身心特点对老年体育专业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置;强调今后老年体育专业课程开展将面临教师队伍短缺和教材匮乏等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为今后我国高等体育院校老年体育专业的设立及老年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