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今年9月9日,我翻开刚送来的《中国日报》,一条加了黑框的消息使我大吃一惊:本报原副总编辑、曾参与创始《中国建设》(现名《今日中国》)杂志并任其副总编辑的李伯悌,昨晨10时30分因病逝世,享年78岁。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们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她虽然半瘫痪在家已有多年,但大家都知道她精神状态一直很好。而且,听说,头一天她还在有说有笑地接待友人。我连忙拿  相似文献   

2.
我首先要祝贺《今日中国》(原《中国建设》)中文版创办15周年。与在她之前创刊的各个外文版相比,中文版是我们7个文版中最年轻的。她和《今日中国》其他外文版一样,始终忠实于本刊的创始人宋庆龄所倡导的真实报道的原则,以及已故周恩来总理所作的通过人民的生活来报道  相似文献   

3.
正读完于凤琴的书稿《响古箐滇金丝猴纪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写得实在是太好了!它不仅题材新奇、故事生动,而且保护生态的立意非常鲜明,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和教益,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急需的一本书。于凤琴是河北平泉人,从青年时代起就做记者,先是在地方电视台,后来又借调到《中国绿色时报社》,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直到退休。在长期的、数百上千次的采访历练中,她不仅增长了阅历和才干,  相似文献   

4.
赵缨 《文化交流》2004,(5):28-30
毫不夸张地说,范冰冰的确属于那种难得一见的美女:标准的瓜子脸,杏仁般的大眼睛,挺秀的鼻子,花瓣一样的双唇,苗条玲珑的身材,一个典型的东方美女,她所拍的每一部戏都给我们以欣喜和欢愉。 范冰冰以演《还珠格格》中金锁而走红,随后在《一见钟情》《天一生水》、电影《手机》和最近热播的《尘埃落定》中,均有精彩表演,人气不断飙升,成为一颗光彩夺目的明星。  相似文献   

5.
从《非你不可》的苏岩,到《小鱼儿与花无缺》的江玉燕,再到《蝴蝶飞飞》中的钟小印,杨雪凭借青春靓丽的外形以及多面化的角色形象,逐渐地让观众熟悉起来。眼下《蝴蝶飞飞》的旋风还没过去,近日又刮起了“小公主”杨雪的另一阵旋风:她与夏雨、陈道明主演的《浪淘沙》以及和柳云龙、河沿的《变脸》,与好姐妹韩雪“双雪合璧”出演的《明天我不是羔羊》等连续剧轮番在各卫星电视台播出,杨雪成为近日荧屏上一位活跃的明星。喜欢杨雪的观众都喜欢叫她“小公主”,即便她扮演一些如江玉燕般恶毒的人物,观众也会不自觉地为她开脱,所以如此,也许这与杨…  相似文献   

6.
交流     
我是一位中学生,半个月前发现了《文化博览》,主要是被她的封面吸引住了,打开看,才发现她很精彩。毕竟我只是名小女生,在这忙碌的学习生活中,变得麻木了点,但《文化博览》给了我新的活力、新的知识和新的思维。看了《文化博览》的约稿启事,我的心被触动了。于是,不知是什么力量让我提笔给你们写信,也不知什么力量让我认真地去找美文,可以推荐给《文化博览》、推荐给四方朋友的美文。  相似文献   

7.
1997年秋天,在那个果实累累的季节,我一口气读完长篇报告文学《三千孤儿和草原母亲》。我受到一种伟大情感的洗礼!从理性上讲,这个题材,反映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度里人和人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的全新的关系。从情感上,却更深刻地体现了我们国家从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身上所富有的人道、人性的优秀品格,以及同情、救助、无私、爱国等民族精神。我感到这个题材不仅重大,而且相当难得,作者马利是一名记者,文笔潇洒;因为她曾经  相似文献   

8.
自打《文化时空》的笑眉大姐“逼”我写安徽美女的约稿指令下达之后,我当即想到了她,一个从我们身边走出去的合肥女孩——李敏。 论名气李敏或许暂时还算不上星儿腕的,但我敢说凡是看过她主演或担任重要角色的影视剧的人,都会对她过目难忘。这会儿不妨先检查一下她的“成绩单”:电影《非常夏日》饰燕子、《情人假日酒店》饰艾湄;电视电影《胡杨》饰胡杨、《你生命中那时光》饰蒋重重;电视剧《风云蜜支那》饰莎蔓、班琳(双胞胎)、《警察李酒瓶》饰齐艳艳、《欲望阻击》饰范颖、《欲海警魂》饰沈楠、《危险青春期》饰周佳等20余部,近300集。因为李敏出道至今所演的角色好人没有“坏”人多。老话说,这人学好不容易,学坏快着呢。我想这对于李敏来说可没那么简单,同所有观众一样,分别8年多我也只能从荧屏上看她“犯坏”。  相似文献   

9.
绽放中的《莲花》——安妮宝贝访谈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妮宝贝的长篇小说《莲花》,首印 量50万册,天价稿费200万元,曾经被 媒体报道得沸沸扬扬。 我特意去书店跑了一趟《。文化交 流》一位资深编辑向我推介《莲花》,并 告诉我作者安妮宝贝是你们宁波人。 这样,一本《莲花》就摆在我的面 前了:装帧是如此的素洁,浅白的封面 上仅仅莲花两字。 翻开阅读,简单的故事结构中蕴含 着人生之旅的探索,这是一本内涵深刻 的书。与作品热销相映衬的是安妮的低 调。她隐匿,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如今 《莲花》盛开,却仍然难觅安妮的影踪和 声音。 我采访她,是故乡之情的牵连。安 妮是真诚的,在伊妹儿中,我们彼…  相似文献   

10.
孙庆 《文化交流》2006,(3):52-55
面对张静初才发现,女人还有一种美丽叫从容,一种恬淡的从容。去年第一次采访时,正值《孔雀》得奖归来,作为女主角的张静初一夜走红,几乎每天都能在各种媒体上看到她的新闻。但当我给她手机发了一条要求采访的短信,几乎是立刻接到了她的电话,她说她正在云南拍《芳香之旅》,现在正好有空,要不现在就开始吧。没有一丝的故作矜持和矫情,电话中的张静初淡淡的、静静的,不张扬,不做作,言语中透着坦然、冷静、谨慎,当她常常因为工作而中断我们的谈话时,总是满怀歉意,那份善解人意,为她冷色调的性格添上了一笔浓浓的暖意。一个演员,有了目标,有了自…  相似文献   

11.
谈女儿周迅     
《文化交流》杂志通过一位我的熟人向我约写《谈女儿周迅》的稿子已有半年多时间了,其间总觉得无话可写,想推掉算了。不曾想杂志社编辑锲而不舍地追踪索稿,让我觉得十分过意不去,就只能应命了。 女儿依然没来接站 2002年4月18日,我们老两口离开居住了60年的故乡浙江衢州,被女儿接到北京。车到北京站,女儿依然没来车站接我们,如同去年春节前,我们赴京看周迅到车站时一样。她都在忙于拍戏,抽不  相似文献   

12.
到美之前,《文化交流》杂志约我写一篇世界著名美籍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的专访稿。因为马友友是我女儿吴蛮的老搭档,经常在一起排练和演出,彼此非常熟悉,我想这不会是太难的事。谁知到美国后向女儿提出此事,她顿时面有难色,说他忙得不得了,一般很难见到他  相似文献   

13.
1995年,我刚进入一所重点大学的新闻系读书时,教专业基础课的老师们都不约而同地推荐我们看《对外大传播》(2008年改名为《对外传播》)。从那时起,看《对外大传播》便成了我们新闻系学生的每月必修课之一,成为我们吸收养分、增长知识、交流思想、开拓视野的园地。大学四年,《对外大传播》始终是我的精神家园,求知  相似文献   

14.
王思懿从台湾到北京不知不觉间竟有十几年了!今天的她对北京是那样的熟悉,尽管她早已在北京买了房,有了自己非常舒适的香巢,可她还是自称为“京漂”。这几年里,王思懿多次来过横店影视城,她扮演过电视剧《水浒》里的潘金莲,也扮演过《倚天钦差《》大染坊《》白门柳》等电视剧主  相似文献   

15.
栗子 《文化交流》2013,(5):34-37
香江,她一次次人文对话和智慧碰撞,在心中埋下了人文的种子。在纷繁芜杂的香港,她却安静地守望与承续。2011年,移身江南,于千年人文的西子湖畔,她又开始了另一段湖山氤氲的旅行。《文化风情》当初就定位为一档高端的文化名家访谈节目。当一档节目的品质与一个人的气质水乳交融,于是就有了独特的品格与魅力。王明青和《文化风情》携手并进,自称是人文路上的苦行僧,行囊空空,内心却丰盈充沛。在我眼里,《文化交流》与《文化风  相似文献   

16.
提起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中国的许多读者对他非常熟悉,他的著作《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都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出色的新闻和出版工作者。在年轻的时候,高尔基就徒步走遍了半个  相似文献   

17.
正伊丽莎白,也就是我们熟悉的茜茜公主,她的生平多次被搬上银幕,1992年被改编成音乐剧《伊丽莎白》,一度成为观众心中甜美梦幻的代表。当我们还在为其动容时,浙大女孩陈嘉凝则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伊丽莎白》致敬。今年春天,由她创作的《音乐剧〈伊丽莎白〉纪念画集》德文版在德国发售。这本画集改编自著名德国音乐剧《伊丽莎白》,由浙江人民美术社出版。46幅作品,画完茜茜公主一生,全部出自陈嘉凝之手,整个过程历时两年半。  相似文献   

18.
人生若只如初见。想起生命中第一个走进我心灵的那个女孩,我总是有种莫名的感动。她叫洛丽·李。我们曾是孩提时代的伙伴。那时我对她有好感,但我不敢说。有一天放学后,我和洛丽同路回家,在我们就要分手的时候,她迅速地从书包里拿出一个信封,塞进我手里,一句话也没说,扭头就跑了。我的心狂跳起来。我匆匆地跑进了自己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发现里面有一张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贺卡,贺卡上面画  相似文献   

19.
芳邻 《文化博览》2006,(8):18-19
我不记得自己究竟是几岁开始读《红楼梦》的,但我却记得自己抱着《红楼梦》生吞活剥地狂读并且咀嚼那些生涩句子的情景,甚至忘了吃饭。我一直鼓励女儿读《红楼梦》,但她置若阁闻。幸好,女儿的寒假作业要求读《红楼梦》,我以为机会来了。好说歹说,女儿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红楼梦》。"这么厚?"女儿畏缩了。"没关系,先读有意思的情节。"我绕开开篇那些容易让人迷糊的段落指点女儿。"哦,天呀!"女儿表示自己的能力不允许自己读这部巨著,"我还是读一些短篇吧。""也好。",我悻悻然。我知道小丫头在和我耍滑头。"莫泊桑、欧·亨利、契诃夫、马克·吐温……这么多,我先读谁的?""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莫泊桑的《羊脂球》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随便读哪篇都可以,你会知道什么叫名著,什么是大家。你也会领略风趣幽默和辛辣讽刺……""好吧,我先读《羊脂球》。"女儿被我说动了,跃跃欲试。为此,我们还去眼镜店专门为她配置了平光  相似文献   

20.
感谢穿帮镜头,它让我们明白,艺术的真实是怎样从破漏的细节中一点一滴地流失的。先是《封神榜》穿帮一:我记得里面有一个人,好像是大臣什么的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当时我都晕菜了,这是哪跟哪呀穿帮二:还是《封神榜》中的一个镜头:纣王搂着苏妲己和那个雉鸡精欣赏宫廷舞蹈,镜头拉远,可以看到我们漂亮的妲己小姐穿着一双跟很高的乳白色高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