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教育部教研[2003]3号文件关于《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的指示精神,哈尔滨体育学院与苏州大学共同决定于2006年继续联合培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学生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就读,由苏州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并授予硕士学位。报考须知一、拟招收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名(含委培和自费生)。二、考生统一报考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须注明与哈尔滨体育学院联合培养)。三、报名条件: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2.
根据控制论基本思想,遵循研究生培养规律,立足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申越联合培养体育硕士研究生办学实践,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访谈法,对中越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监控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并初步构建了中越联合培养体育专业硕士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期为我国中越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监控的过程化、定量化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于浩毅  汪晓赞 《体育科技》2012,33(2):152-154,158
针对我国2009年推行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主要特征、培养状况进行分析。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招收对象以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本科生为主,招收"入口"与培育目标"出口"之间的巨大落差给实际工作带来挑战。我国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状况整体上与国家的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各院校在具体的实施操作方面有所不同,培养模式不尽完善。建议更新研究生教育理念,给予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以合理的定位,同时各院校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本职工作,借鉴国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和精神的培养,提升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郑继超  赵娜 《体育科研》2015,(3):98-103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苏沪两地5所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发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如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且与其培养目标吻合度低,教育实习环节薄弱,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完善等问题。故提出建立并创新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完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校内+校外”联合培养机制,实行“双导师制”;开拓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联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加大对学生教育实习期内的监管与考核力度等合理化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2004年开始与郑州大学体育系联合招收了第一届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研究生教育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等3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2010年我院招收了第一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将更加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我院从2005年起开始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改革和完善体育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我院从2005年起开始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和现行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体育科学学位相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招生办法、教学内容、培养模式、质量标准等更突出职业要求;更注重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更强调面向体育行业,为体育系统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实践性体育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9.
根据西南地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的凸现,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西南地区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院校的培养质量问题进行调查与访问。力求为今后提高西南的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硕士生教育为研究视角,着重从影响硕士生培养质量的几个重要方面——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学制、导师队伍、招生等入手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对提高上海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影响江西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发展的教练员、运动员两大人力资源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教练员专项运动经历和比赛经验相对欠缺;缺乏应有的竞争上岗和奖罚机制;专职比例很小;缺乏高级别的运动员;"一条龙"的课余训练体系尚未形成;运动员参加基础训练的年龄偏大等。针对这一现状提出拓宽生源渠道,突出自身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优化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等相应的对策,旨在为优化江西省普通高校高水平田径队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探索数字技术在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冰雪运动竞技训练向“科技体育”的方向发展。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数字技术在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选拔、训练、医疗、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数字技术与冰雪运动的融合发展是当代冰雪训练科技化的必然趋势,能提高冰雪运动后备人才的培养效率、提升冰雪竞技运动水平。建议在今后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中广泛应用,为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后备人才培养效率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建国 《体育科研》2009,30(5):41-44
日本的体育人力资源分3大类29种,在地区、学校、产业有明确的岗位,分工较为精细。日本的体育指导员培养、认定制度比较完善,社会体育指导运营模式比较合理、灵活,日本的体育志愿者比例较高,且培养效率较高。日本在体育人力资源分类、岗位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运动项目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运动项目运作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问题开始凸显。承担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任务的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新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运动员(学生)培养工作亟待强化和提升。在新时代背景下,分析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传统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运动员(学生)的培养导向、身份定位、能力养成和培养设计等方面,探讨运动员(学生)培养的创新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是贯彻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体育方面的直接体现,是新时代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响应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有关青少年体育素养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旨在全面梳理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从以往研究中发现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具体途径和相关对策,同时也为后续加强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培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提供参考和样本。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成果集中在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概念界定、提出的背景、构成要素、培育现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青少年体育素养培育的国际经验以及青少年体育素养的促进策略等8个方面。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在研究内容上集中在概念辨析、要素构成、评价指标以及培育现状及策略上;在研究方法上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方法偏少;在研究理论上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认知主义理论上。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研究的未来展望如下:第一,体系上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青少年体育发展的青少年体育素养评价体系;第二,途径上采用多种措施协同发力共同培养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责无旁贷;第三,目标上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改革必须把培育青少年体育素养放在重要位置和关键环节;第四,效果上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体育素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可靠人才。  相似文献   

16.
推进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结合的战略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颁发[1],我国竞技体育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现有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中因体教脱节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与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全  相似文献   

17.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一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要取得进步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抓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是实现体育强国关键之所在,是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统计等方法,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建设开发现状出发,找出我国现阶段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友清  徐祥峰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1):103-105,87
医疗体育是一种医疗性质的体育活动,它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必将成为人们推崇的锻炼手段.高等学校体育院系在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医疗体育教学开展欠缺,体育人才对医疗体育知识学习与掌握情况较差,这与社会需求有脱节现象,也影响体育功能的执行和体育活动的实施.通过分析,提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中开展医疗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在培养...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体育专业人才供需问题及战略选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育人才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是体育事业构成的核心要素。未来社会对人才 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浙江省体育人才的培养将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浙江省11所高校体育 院(系)的专业设置、招生情况、毕业去向的调查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研究,考察浙江省体育 人才的培养及需求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浙江省体育院(系)所培养的学生就业市场面狭窄, 导致一部分学生的一次就业率较低,而社会上许多部门却缺乏体育专门人才。提出构建新世纪 浙江省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人才培养的方式、理念及战略选择:校内资源整合型、校际资源整合 型、学校自身发展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我国朝鲜族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深入剖析影响我国朝鲜族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战略及具体措施,为发展和繁荣我国朝鲜族体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