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当前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应尽早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因其可以有效的规避股市的系统性风险。本文在对我国股市交易制度和市场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规避股市风险的有效性展开探讨,得出其避险功能目前难以实现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钢材期货的功能及钢材期货交易的六大风险制度。举例说明了施工企业利用钢材期货的套保功能锁定成本的可行性。对施工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做出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元GARCH—VaR的期货组合保证金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确定保证金的非线性风险对冲原理、整体风险覆盖原理和动态预测原理,借助多元GARCH(1,1)模型所预测出的多种期货组合的协方差矩阵,计算该期货组合的波动值,并结合风险价值(Value-at-Risk,VaR)思想,建立基于多元GARCH-VaR的多种期货合约组合市场风险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大连商品交易所多种期货合约组合的保证金.本模型的特点一是通过保证金确定的非线性风险对冲原理,利用多元GARCH(1,1)模型在预测风险时对风险进行非线性对冲,解决了SPAN和TIMS系统对组合风险的直接线性相加减,导致预测值不精确问题.二是通过整体风险覆盖原理应用VaR模型计算整体市场风险,应用VaR模型计算任意期货合约组合的整体市场风险,满足了市场监管对整体风险覆盖的需要.三是通过动态预测原理,利用多元GARCH(1,1)模型对期货组合的风险进行预测,准确反映了期货价格时间序列具有波动聚集效应和时变方差效应,保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实证结果表明,本模型在保证较高风险防范能力的基础上可降低保证金的收取水平,为期货交易市场价格波动程度的衡量及浮动式保证金的确定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我国金融期货交易的开展及其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期货在微观上具有价值发现、回避风险的功能,在宏观上有助于完善一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但由于其高度杠杆性、复杂性,风险发生的突然性、传染性使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个体风险可能会转化为对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对一国的金融体系造成极大的危害性。因此,要发展我国的金融期货市场就要建立并完善由政府监管、自律性组织监管和市场参与者自我管理组成的风险防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李琦  谭毓澄 《大众科技》2010,(2):209-210,205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渐成熟,特别是创业板2009年10月的启动,我国的金融证券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股票价格指数期货这一尚未在我国实行的金融衍生品逐步走进人们视野。文章将对这种新兴的金融衍生品进行系统介绍,并用VaR对其金融风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期货交易具有规避价格风险的功能,但由于期货投资本身的特点所致,进行期货投资同时具有很大的风险。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是规避期货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8.
股指期货在海外已成功运行几十年,为所在的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我国已正式推出了自己股指期货并取得初步成果,但仍有许多路要走.分析了海外推出股指期货后的影响,并对我国股指期货中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首支股指期货将于20lO年4月16日正式上市交易.对于股指期货是否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观点.通过分析股指期货的推出以及股指期货在金融海啸中的表现,得出股指期货有利于平稳股票市场,降低市场风险.我们更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股指期货的实质是一个风险规避工具,而不是投资产品.  相似文献   

10.
11.
刘轶  李久学 《现代情报》2003,23(12):195-197
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风险在经济生活中凸现。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化解利率风险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国债期货有效规避利率风险的积极作用,分析了恢复国债期货市场的可行性,并从完善期货市场的三级监管体系、以长期附息国债为基础,设计期货合约、以交易所为依托。实行严格的出入市监管、健全风险控制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恢复国债期货交易,进行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赵敏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3):20-21,23
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法和基于协整理论的误差修正模型(ECM),对可以跨市场进行做空交易的新华富时A50ETF等三种指数型产品对标的指数变动的相关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跨市场交易因素的影响,这些指数型产品对标的指数变动的相关程度不高,其用于规避我国系统风险存在着局限性。此外,还对非跨市场交易的上证180ETF等四种产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将OLS模型法和ECM模型法用于检验指数型产品对指数变动的相关程度是适当的,在不存在特殊因素的影响下,四种产品对指数变动的相关程度高。我国卖空机制正式实施后,这些指数型产品可以作为投资者规避系统风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3.
套期保值并没有将风险完全转移出去,而是用变化较小的基差风险来代替变化较大的价差风险.随着价差的变动,套期保值者仍然面临着风险.实践经验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投资机构对套期保值的风险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为倒,利用VaR方法对基差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力求通过具数据让投资者对套期保值中的基差风险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股票指数期货这一新型的金融衍生交易工具以其各方面优点受到各国青睐。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高层透露,我国股指期货交易的推出时间初步定于明年四月。近日股指期货模拟交易测试已经开始了。本文推出股指期货的风险度量方法,涵盖了参数估计方法和一种风险度量模型的论述,对我国股指期货的到来提供了先行理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远期/期货交易对进出口外汇套期保值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勤  魏嶷 《预测》2000,19(5):51-53,59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考虑交易费用,决策人对风险的态度,汇率相对风险大小等因素,用Von Neumann-Morgenstern效用函数和Bernoulli决策法则建立了研究利用远期/期货和约做外汇套期保值问题的一般模型,然后后一种典型情况下的最优套期保值率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17.
金融衍生证券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智 《现代情报》2003,23(8):222-223,209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所瞩目.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加快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然而.与经济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不相称的是.金融衍生证券在中国的应用还很薄弱,其对经济发展独具的巨大潜能还没有真正发挥出来。中国要保持GDP以每年7%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必须充分发挥金融衍生证券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金融衍生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8.
贝叶斯网络在股指期货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在为套期保值者规避和转移风险的同时,也为市场管理者和其他投资者带来了风险,文章通过分析股指期货风险的特征,提出了股指期货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的措施,充分证明贝叶斯网络是识别和预测股指期货风险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9.
林杨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6):152+44-152,44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包括期货交易在内的衍生金融产品交易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不可也不能忽视的力量。国家也相应加强了对金融期货市场的监管,因此会计监督在期货市场的规范方面应该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期货、期货会计的概念开始,论述了期货会计的作用,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信息披露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依据对成熟市场上股指期货运行的一些研究结论,指出我国开展股指期货的可能条件与主要问题,并依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这些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