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于能关中原突围的研究成果里,对突围前后及最终保存兵力数量尚无统一而可信的说法,本运用翔实可靠的材料,通过动态考察,对各家说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推理判断,得出保存兵力的准确数字,从而为实事求是地评价中原突围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转变,即从“保卫中央苏区”转向全面开展游击战争。人们一般把一九三五年的“二月突围”作为这个战略转变完成的标志。但我觉得中央革命根据地战略转变的最后完成的标志是一九三五年四月的长岭会议,中间又可分为三个小的阶段。现将这个意见冒昧地提出,以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3.
追踪西楚王     
1驰骋中原,纵横大河上下,函谷关内外。以破釜沉舟的胆略,消灭秦军主力。所向无敌,叱咤则风云色变的岁月过去了,项羽平生第一次陷入了真正的重重包围之中。兵无粮、马无秣,外无援军。垓下弹丸之地,四面是一片大平原,无险可守,不能打持久的坚守战。项羽长于野战,不善固守,也无法在此长时间地固守待变。他是军事天才,深知垓下这一仗的败局已定,惟一的出路只有突围求生。打成这样的结局,心中异常难过,但也无可奈何。胜败兵家常事,冲出去,当会有再起之日。夜已深,他毫无睡意。坐在统帅的帐篷中饮酒,用朦胧醉意来消除心中的烦…  相似文献   

4.
中原突围是中共党史、人民军队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是一个壮举 ,是中共中央、毛泽东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将开始前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原解放区的主要领导人李先念 ,在突围前夕按照党中央的指示 ,作出周密而果断的部署 ,为突围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充分体现了李先念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的胆略和机智。一顾大局 ,坚决按党中央精神办事 ,在政治思想上作好应变的充分准备。 194 5年 8月 15日 ,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 ,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 ,坚决反对内战 ,要求建立联合政府 ,建设新民主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中原雄师”的浩然突围,将一段历史凸耸为惊心动魄的不朽丰碑,然而,它的意义并不仅仅只是让我们去缅怀、去追思,继而去珍爱眼下的一切。其实,没有谁为我们停留,历史的、现实的、理想的都无一例外地横越我们的时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原雄师"以史实的气度超越了一定时代形式的伦理教育意义,实现了突围价值的世俗去蔽,为中华民族的哲学路向追问了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粟裕在1948年4月向中央军委建议“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被军委采纳以后,亲临前线指挥华东野战军取得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的胜利。紧接着他又向军委提出“举行淮海战役”和“与敌主力决战于长江以北”的建议,促使军委迅速作出了淮海决战的重大决策,把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胜利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7.
1947年夏秋,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其后,陈谢兵团、陈粟大军相继南下,互为犄角,逐鹿中原,重建中原解放区。中原解放区的重建,像一把插入敌人心脏的尖刀、牵制了敌人的大量兵力,掩护了全国新式整军运动的开展。中原解放区是消灭蒋军的关键战场,是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桥梁,是人民解放军继续前进的战略基地。邓小平在主持中原局工作期间,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重大政策性问题,丰富了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8.
中共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描绘了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美好蓝图,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与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一同构成了河南发展的总体战略,  相似文献   

9.
中原解放区的税收是当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为解放区建设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试就中原解放区税制建立、税收内容及历史经验作初步探讨。一、中原解放区税制的建立中原解放区税制是1947年夏秋人民解放军挺进中原后,在摧毁国民党反动政权、废除旧税制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南下大军远离战略后方,“无经常收入,打土豪、向大商人等筹款,亦难解决大兵团供给”①,所以部队供给十分困难。1947年10月,中共中央中原局要求各地政府一经成立,便着手建立合理的税收制度,使部队逐步实现有秩序的供给。②根据中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包含着科学的生态思想,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国家重要发展战略过程中,也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把中原经济区打造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富于魅力的主体功能区。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认为,周恩来对新四军建立、巩固和发展发挥了别人难以替代的杰出作用,其重大的历史贡献在于:请叶挺出面组建新四军;协调叶、项关系,商定新四军发展方向;时刻关心新四军安危;“皖南事变”前后的英勇斗争;努力使中原部队胜利突围。  相似文献   

12.
中原解放区的重建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建中原解放区是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的重要任务。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为中原解放区的重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中原解放区的重建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1947年8月至1948年3月为重建阶段;(2)1948年4月至1949年2月为巩固阶段;(3)1949年3月至6月为发展完成阶段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电视自从20世纪80年代出现以来,在发展我国社会大教育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但是在当前新传媒环境下,其发展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通过对教育电视现状的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的展望.对教育电视战略突围进行深入思考,以便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工程”的要求,我省把农村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课程改革实现战略“突围”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强农村学校校长,教师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完善教研制度,创新教研机制,  相似文献   

15.
略论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全局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也是一个总体战略的概念.河南提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对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深化,是要充分发挥中原的比较优势,加快实现中原崛起,进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设中原经济区具有重大的全局意义: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  相似文献   

16.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已上升到国家战略。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定位准确,思路清晰,对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就豫北来看,就要发挥一体化的作用,推进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7.
互动共赢:中原经济区与河南高等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是统筹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手笔。商丘须应天时,秉地利,聚人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走前列、挑大梁。构建中原经济区,既为河南、商丘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也为河南高等教育破解发展的四大难题提供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带来的良好机遇,实现教育与经济之间人才链、学科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11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相似文献   

19.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从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4次“围剿’中突围出来,向西转移。于12月9日进抵汉中地区,12月19日入川,连克通江、巴中、南江诸城,建立了仅次于中央根据地的第二大根据地。1933年2月7日,成立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至1935年4月21日红四方面军最后撤离根据地,前后历时两年多。  相似文献   

20.
建设中原城市群是实施中原崛起伟大战略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鲜明现实意义的中原城市群,也有着浓厚的文化根源.远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原城市群即具有了最初的雏形,其后得到不断健康发展,终于在唐宋时期达到其历史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